即时新闻

肩负起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使命担当

来源:羊城晚报     2024年09月27日        版次:A11    栏目:辉煌75载 粤进新征程    作者:周建伟

  □周建伟

  

  改革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动力,开放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鲜明标识。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立足新征程、把握新形势、着眼新发展,对新时代新征程上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作出了战略性部署,是推动全面深化改革向广度和深度进军的集结号。广东是改革开放的排头兵、先行地、实验区,肩负着为全国改革开放探路的责任和使命,新征程上,广东要更好地担负起这一历史使命。

  

  中央点题 地方答卷

  

  古语云:“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四方”即地方。中央的部署必须变成地方的行动,才能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是“要在中央”,地方各级党委、政府和社会各方面的理解、作答、落实,是“事在四方”。

  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鲜明特征是中央点题、地方答卷,二者缺一不可。《决定》深刻阐述了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大意义、总体要求、重大原则、根本保证等一系列方向性、根本性问题,把我们党对改革的规律性认识提升到全新高度。从《决定》内容看,中央提出了300多项重大改革举措,为新征程上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点了题、破了题,定出了原则和方向,下一步则需要地方和部门持续跟进,拿出具体的实施方案,并在实践中检验和完善,创造丰富多彩的鲜活经验,形成科学可行的制度机制。

  一分部署、九分落实。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和《决定》的各项工作部署,既是地方的责任,更是推动地方发展的机遇和动力。《决定》开列60条,提出了300多项改革举措,是中央向地方发出的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动员令,地方必须有令必行,以钉钉子精神抓好改革落实。也要看到,《决定》的300多项改革举措,也是推动新征程上地方全面深化改革的强劲动力,对出现改革疲软的地方是一针“强心剂”,对具有改革精神的地方是一副“催化剂”。结合地方实际,将《决定》提出的300多项改革举措予以落实,将有力地推动各地高质量发展。地方全面深化改革和高质量发展汇聚在一起,就是全国的全面深化改革和高质量发展。

  《决定》强调,要坚持以制度建设为主线,加强顶层设计、总体谋划,破立并举、先立后破。制度建设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主线,意味着改革的目标要求更高,顶层设计与地方探索必须更好地结合。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已有制度需要不断健全,新领域新实践需要推进制度创新、填补制度空白。制度是管长远的行为规则,也是各方利益分配、成本分摊的机制,牵涉方方面面,建立一套科学、完善、可行的制度体系绝非易事。《决定》提出的300多项重要改革举措,涉及体制、机制、制度层面的内容,是中央为制度改革和制度体系建设点题,地方要及时跟上,在制度机制建设上着力,探索制度的具体内容,并在实践中予以检验,为形成统一的制度提供鲜活经验。

  对广东这样的改革开放先行地区来讲,新征程上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要强化大局意识、机遇意识、责任意识,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和责无旁贷的使命感,把智慧和力量凝聚到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上来,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中继续走在前列,把《决定》的“大写意”转化为地方的“工笔画”“施工图”。

  

  知重负重 勇挑大梁

  

  广东是改革开放的排头兵、先行地、实验区。从国家发展大局来讲,广东这样的先行地区肩负着为全国改革开放探路的历史重任;从自身发展来讲,广东当前各项事业发展的大好局面,得益于改革开放,新征程上开创广东工作新局面,最根本的还要靠改革开放。新征程上,广东要知重负重,勇挑大梁,当先锋、作表率,走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前列。

  广东要更好发挥“四重”作用。一是更好发挥窗口作用。广东要始终聚焦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深化改革,把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作为深化改革开放的大机遇、大文章抓紧做实,深入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在“引进来”“走出去”中实现改革互鉴、发展互鉴、文明互鉴,更好地向世界展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带来的勃勃生机,展示中国式现代化的光明前景。二是更好地发挥先行示范作用。广东要始终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开拓创新,始终保持“闯”的精神、“创”的劲头、“干”的作风,强化改革探索、塑造改革品牌,创造更多改革新鲜经验,书写更多“春天的故事”。三是更好发挥排头兵作用。以“杀出一条血路来”的气魄、只争朝夕的干劲、雷厉风行的作风,在落实中央改革部署上行动在前,在解决突出问题上勇于突破,在推动制度完善上更大作为,紧紧依靠改革开放打开广东改革发展新天地。四是更好发挥挑大梁作用。牢牢把握经济体制改革这个重点,牵引带动其他领域改革,充分激发经济发展活力和内生动力,推动各类要素活力竞相迸发、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为国家改革开放大局和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更大的“广东贡献”。

  广东有知重负重、勇挑大梁的物质基础。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对广东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为广东新征程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科学的理论指引,注入了强大的精神动力。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广东以“敢为天下先”的担当,率先解放思想,率先改革开放,率先创办经济特区,以“先行一步”的勇气,创造了许多全国第一,也创造了举世瞩目的“广东奇迹”,完成了从经济相对落后农业省份到全国第一经济大省的惊人跨越,地区生产总值连续35年位列全国第一。广东坚持实体经济为本、制造业当家,已形成8个万亿级、3个5000亿级产业集群;世界知识产权组织《2024年全球创新指数》显示,深圳—香港—广州科技创新集群连续五年位居全球第二,2023年,广东拥有高新技术企业7.6万家,连续8年居全国第一,广东已经形成以实体经济为支撑、科技创新为特色、具有韧性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新质生产力正加快形成。

  广东有知重负重、勇挑大梁的能力条件。在改革开放的历史征程中,广东是改革开放精神、特区精神、科学家精神、工匠精神的主要贡献者,形成了解放思想、开拓创新、求真务实的光荣传统。广东在改革发展上从来不玩“虚的”,始终求真务实、追求实效,这正是勇挑大梁所需的精神所在。经济体制改革是广东的强项,广东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始终走在全国前列,积累了丰富经验;更为重要的是,广东培养了一大批熟悉市场经济,了解国际经贸规则,深刻理解产业发展和科技创新的人才。习近平总书记在关于《决定》的说明中强调,深化经济体制改革仍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注重发挥经济体制改革牵引作用,这也正是广东改革开放的特点所在、优势所在。当前,广东全省上下正在深入实施的“1310”具体部署,充分证明了这一点。

  

  勇立潮头 走在前列

  

  发展出题目,改革做文章。发展出题目,是要明确高质量发展的重点和难点;改革做文章,是要写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智慧和勇气。新时代新征程,发展的题目越来越复杂,改革的文章也要越写越深入。广东要锚定“走在前列”目标,勇立改革潮头,继续承担起为全国改革开放探路的重任,推动中央部署向广东实践、广东贡献有效转化。

  2024年9月13日,广东省委十三届五次全会通过了《中共广东省委关于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走在前列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抓住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需要破解的重大体制机制问题,提出了500多项改革任务,对广东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进行整体谋划和布局,绘制了广东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具体“施工图”和“路线图”。广东各项工作的重点,就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结合省委“1310”具体部署,扎扎实实落实省委全会《意见》提出的改革任务,增创制度新优势,塑造开放新格局,强化创新新动能,“再造一个新广东”。

  广东要继续发扬敢闯敢试、敢为人先的改革开放精神,着眼国家所需、广东所能、群众所盼、未来所向,增强全局意识、前瞻意识,科学回答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面临的战略性课题,在省域层面为中国式现代化探路。省委十三届五次全会总结了广东全面深化改革“六个始终坚持”的经验:始终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始终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始终坚持敢闯敢试、敢为人先,始终坚持发展第一要务,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始终坚持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新时代新征程,要用好这六条宝贵经验,继续谱写勇立改革潮头、不断开拓进取的壮丽篇章。要更好发挥经济体制改革的经验优势和人才优势,强化粤港澳大湾区规则衔接、机制对接,为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经济高质量发展体制机制、支持全面创新体制机制、宏观经济治理体系、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高水平对外开放体制机制等提出“广东答案”,作出“广东贡献”。要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推进党的建设,用改革精神和严的标准管党治党,进一步凝聚推进改革的强大动力,以钉钉子精神把改革任务落细落实落到位,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提供坚强保证。

  (作者系华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广东党的建设研究院执行院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