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学生拎着大包小包准备踏上春假旅程 |
![]() |
印贤文 受访者供图 |
文/羊城晚报记者 蒋隽
图/羊城晚报记者 李可欣
“好激动,别人上学我们居然可以放春假。”3月26日,广州市玉岩中学初一年级的同学们叽叽喳喳坐上旅游大巴,开启春假旅行。这是广州市首个试行春假制度的学校,让孩子们拥有5天的时间享受春日时光。
数百学生开启春假
“跟其他学校的朋友‘炫耀’我们要放春假,他们可羡慕了”
3月26日7时,玉岩中学的310名初一学生拉着行李箱回到班级集合,分发研学手册、胸牌、小组名单及通讯录、听老师再次提醒注意事项。
“我们出发啦!”初一3班的同学们兴奋地集体大喊。“昨晚激动得睡不着,带了好多零食,期待跟好朋友一起出去玩。”初一4班林弦可同学说。
“跟其他学校的朋友‘炫耀’我们要放春假,他们可羡慕了。”初一3班同学吴邦正说,父母一开始听说也挺吃惊,“看了学校安排觉得很安全也很有意义,非常支持。”
7时20分,班级点名集合完毕之后,各班同学来到校园广场,登上大巴,开启3天2晚的研学之旅。加上周末,他们共有5天的春假。
春季假期怎么放?
可以跟父母自由行,也可以参加学校组织的行程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文件,鼓励有条件的地方结合实际探索设置中小学春秋假。在黄埔区教育局的支持下,广州市玉岩中学率先探索“春假”制度,3月26日至30日,初一年级学生享有为期5天的春季假期。
考虑到不是所有父母都有假期,而且有些学生也更希望跟同学一起旅行,玉岩中学决定让学生自主选择:可以跟父母自由行,也可以参加学校组织的行程。
为此,玉岩中学严格遵循《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施方案》中关于综合实践活动的相关规定,精心制订了春假期间的综合实践活动计划。最终经过学生自愿报名选择,310名初一学生跟随学校前往中山、珠海两地开展研学实践活动。玉岩中学相关负责人介绍:“44名学生不跟学校行程。其中,1名学生要备战重要赛事、4名学生请病假,其他跟父母外出。”
玉岩中学初中部教导主任李小兵介绍,研学活动以“历史情怀”“科技探索”“海洋文化”为主题,行程涵盖孙中山故居纪念馆、港珠澳大桥、珠海太空中心、知名高校及长隆海洋王国等特色景点。活动期间,学生们将聆听高校教授主讲的生涯规划讲座和国防教育讲座,实现知识性与趣味性的有机结合,获得全方位、多角度的沉浸式学习体验。
耽误的课程怎么补?
学校已预留教学弹性时间,不会影响正常教学进度
作为广州市首个“吃螃蟹”试行春假制度的学校,玉岩中学与教育主管部门在前期进行了充分沟通,同时进行周密部署、深入研究实施方案、召开家长会进行充分沟通。
家长们关注度比较高的问题有:春假耽误的课程怎么补回?研学期间安全如何保障?
李小兵解释,学校已预留教学弹性时间,春假不会影响正常教学进度,春假前后的自习课将用于补足课时,确保完成国家规定的教学任务;制定了详细安全预案,由校领导带队,实行网格化管理,每位教师负责8-10名学生小组,并配备急救物资。
此外,对于极少数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学校将帮助学生解决,确保没有一个学生因为经济困难而落下;因故必须留校的同学,安排专门的老师进行管理,并安排相关活动,确保学生健康愉快地度过假期。
据了解,未来玉岩中学计划继续适时推出秋假制度。学校将精心设计覆盖全国的研学路线,让孩子们在金色秋季领略祖国壮美河山,在行走的课堂中感悟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在实践探索中书写绚丽多彩的青春篇章,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新时代人才探索创新路径。同时,学校也计划将春秋假的制度,延伸到初二、高一、高二等非毕业班年级。
为何敢做首个放春假学校?羊城晚报记者对话玉岩中学党委书记印贤文:
希望给女儿提供什么教育 就给学生提供怎样的教育
羊城晚报记者 蒋隽
3月26日,随着初一310名同学踏上春假之旅,玉岩中学成为广州市首个试行春假制度,让学生“错峰旅行”享受春光的学校。玉岩中学为何敢于“吃螃蟹”?
“放春假”的想法,源于广州市玉岩中学党委书记印贤文的一次带娃旅游。“去年暑假带两个小孩去上海和南京,那个热啊!不敢去没空调的地方,他们烦躁我也烦躁。本来以为是一家人的幸福时光,结果变成受罪。”印贤文回来后一直思考:寒暑假,不是最热就是最冷的季节,天气不好、人流扎堆、价格昂贵,难以实现假期应有的亲近大自然、亲子沟通的目的。由此,他想到了给学生“错峰放假”。春天感受万物复苏、秋天享受秋高气爽,在最好的季节与家人、朋友去旅行,感受美景、亲情、友情,去体验一场山川湖海中的成长。
印贤文认为,人生有三场旅行不可缺席——年幼时跟父母、少年时跟朋友、中年时陪伴父母,走天下、看山河。他想让女儿拥有这份幸福的人生体验,也同样想让学生们拥有。
考虑到不是所有父母都有假期,而且有些孩子也更希望跟同学一起旅行,印贤文决定让学生自主选择:“可以跟父母出去玩,也可以和同学一起参加学校组织的行程。”
一开始的计划是放5天、不占用周末、省外游。这个计划让印贤文的亲友团“捏把汗”,不断有人来提醒:“出点事儿咋办?干嘛自己给自己找麻烦?”
印贤文心里也有点怵,但他坚持“正确的事情、有意义的事情、应该做的事情,就要做。”
他平日教育自己的女儿“学习重要,但人生有比分数更重要的东西,比如健康、友谊、习惯……”作为学校管理者,他信奉“希望给我自己的女儿提供怎样的教育,就给学生提供怎样的教育。”
出于各种考量,此次春假最终设计为省内游。“第一次,我们探索和积累经验,安安全全、玩得痛快。”但他承诺全校师生,“只要这次旅行大家安安全全、开开心心、顺顺利利,打消各方的各种顾虑,以后每年初一初二、高一高二的同学都能有春假和秋假,而且还能走得更远。”
印贤文相信,学生的成长在活动中,而不仅仅在教室;教育的真谛不仅在于知识的积累,更在于生命的体验。用一周的时间,放下书本,走进自然,去感受大地的脉动,去聆听花开的声音,才是青春应有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