汝湖渔歌 2022年07月22日 罗春彦

  □罗春彦

  

  头梳妈祖髻,手拿大葵扇,见惯“大场面”的90岁刘阿婆,面对着电视台的摄像镜头,轻松自然地唱起汝湖渔歌。

  汝湖渔歌是东江疍民以惠州方言演唱的淡水渔歌,是惠州方言语系唯一淡水民歌,历史悠久,在东江一带传唱。汝湖的疍民常常与江对岸的水口、横沥等地疍民对歌。

  一首渔歌就是一段珍贵的生活记录,先祖们在江上劳作时,男女老少唱汝湖渔歌,常常即兴创作歌词,触景生情,把日常劳作、所见所闻用渔歌形式唱出来,把与人相处、追求爱情的故事唱出来,把看过的景、走过的路也融进歌中。

  刘阿婆没专门学过汝湖渔歌,小时候只是听别人唱,很快就学会了。她没有读过书,不认识字更不会写字。有一次去农村信用社取钱,工作人员让她签名,刘阿婆唱道:“出生出到不合时,不曾摸过那书皮,爷姐贫穷没书读,弟妹又多阿奶又盲。”这个山歌式的回答让信用社工作人员感到很新奇,当刘阿婆打完指模拿到钱后,工作人员让她多唱几首。刘阿婆边走边唱:“歌仔有,这个时候不得闲,下次有闲再来唱,与你唱到日归山。”

  刘阿婆出生在惠城区横沥镇一个疍民家庭,母亲双目失明,8岁时,脚有残疾的奶奶因跑不动,被日寇所杀害,之后,刘阿婆就成了父亲下河打鱼的帮手。每当父亲生病无法下河捕鱼,家里没了收入,一家人只能饿肚子,“我只好带着弟弟妹妹去讨饭”。

  “山歌唱来闹洋洋,渔民生活好凄凉,江河讨吃河边住,水面漂流没定期。”汝湖渔歌唱出疍家人一生在风雨中漂泊的无奈和凄凉。

  疍民常年漂泊江海上,又被称为江海上的“吉卜赛”人,以居住环境划分,疍民主要有两种:濒海的称为咸水疍,内河的称为淡水疍。

  按照吴永章先生《疍民历史文化与资料》的观点:岭南疍先民,源于新石器时代贝丘遗址的贝丘民,是汉代“断发文身”越人的一支,是汉唐时期“采珠民”与汉晋“鲛人”,曾被写为“蜒”或“蜑”。

  在古文献里最早出现疍民记载的是《隋书·南蛮传》:“南蛮杂类,与华人错居,曰蜑,曰獽,曰俚,曰獠,曰狏,俱无君长,随山洞而居,古先所谓百越是也,其俗断发文身,好相攻讨。”从文字上看,“疍”被视为“贱民”,当时的人对疍先民充满歧视。

  宋朝的《太平寰宇记》载:“多生于江海,居于舟船,随潮往来,捕鱼为业,漂泊无定。”千百年来,以舟为居,以船为家,浮家江海,人不离船船不离江海,是疍家人最显著的特点和生活状态的写照。

  苏轼被贬谪居惠州时,诗句中记录了蜑户、蜑酒、蜑叟、蜑船:《追饯正辅表兄至博罗,赋诗为别》的“舣舟蜑户龙冈窟,置酒椰叶桄榔间”、《丙子重九二首》的“蜑酒蘖众毒,酸甜如梨楂”、《和陶拟古九首》的“海康杂蛮蜑,礼俗久未完”、《和陶归园田居六首》的“江鸥渐驯集,蜑叟已还往”、《连雨江涨二首》的“床床避漏幽人屋,浦浦移家蜑子船”以及《十一月二十六日松风亭下梅花盛开》“岂知流落复相见,蛮风蜑雨愁黄昏”。

  南宋的记录更为详细,《舆地纪胜》记载:“蜑家。《图经》云:蜑户以船为生,居无室庐,以捕鱼自赡。”范成大《桂海虞衡志》的“蜑”条详细叙述了蜑户充满危险的劳动现场和悲惨场面:“海上水居蛮也,以舟楫为家,采海物为生,且生食之。入水能视。……旁人以绳系其腰,绳动摇则引而上。先煮毳衲极热,出水急覆之。不然寒粟而死。遇大鱼蛟兽诸海怪,为髻鬣所触,往往溃腹折支,人见血一缕浮水面,知蜑死矣。”

  明代废除了元代依民族和身份分类的做法,实行按类分户制度,按职业区分户类,如民户、军户、匠户、灶户等,疍民在明代户籍册(黄册)上自成一类,列为疍户。疍民在户籍上被划分出来单独成类,疍民不许识字读书,不许参加科举考试,不能像岸上人家那样享受同等的文化生活与教育的权利。

  疍民喜欢唱渔歌。万历年间,明代礼部尚书、惠州人杨起元称鹅城“渔歌樵唱,朝夕相闻”。过去汝湖盛行渔歌,汝湖疍民无论男女,大多会唱渔歌。

  对于疍民常受歧视、在生活上经常遭受陆地居民的欺侮状况,即使是深宫中的皇帝,也被引发了恻隐之心。清雍正七年(1729年),雍正皇帝下发了一道《恩恤广东疍户》令,允许疍户上岸建屋居住,疍家人就有了独特的居所——疍家棚。

  传统疍家棚屋,基本都是以木头竹子为架,旧船板铺地,用椰子叶交叉编织成的席片做外围,棚顶以茅草覆盖遮挡,门窗则用削扁的竹片编制而成。建造的时候在外围半腰高的位置留下一个方形的框架,用竹篾编制成方形竹块,并且用铁砧和锤子敲紧间隙使其密不透风,悬挂于方框之上,用木棍撑起,便成为能遮风避雨和采光照明的竹窗。同样的,疍家棚的屋门也是竹片编制。在民风淳朴的疍家人聚居区,夜里敞开屋门睡觉,外出时在竹门上穿个棍子就算锁门,有屋门防风不防贼的说法。

  雍正这道圣旨下达后,地方上的执行力并不强,成功转型为农民的疍民并不多。清《惠州府志》记载:“(疍)以渔钓为乐,以舟为宅,语音与土人微异。其籍隶河泊所,有长有民,岁课计户,验船征之。土人不与结婚。近亦有土著服食,视平民,间与下户通婚姻者,然亦鲜矣。蜑人属籍,归善有河泊所,有蜑户。海丰、河源、龙川俱无河泊所,有蜑户。”

  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疍家人形成自己独特的生活习俗和风土文化。疍家人喜欢戴“疍家帽”,看到年轻未婚的姑娘戴着疍家帽在船上劳作,岸边就传来一阵歌声:“凉帽又新人又美,两边额角起云鬓,手臂生成莲藕笋 (即又白又嫩),容颜好似牡丹花。”

  船上的姑娘没有理会,只是将头上的凉帽取下拿在手中继续劳作。很快,对方的歌词又有了变化:“凉帽织成八角花,头中不戴手中拿,凉帽那头花带子(即凉帽的编织花带),映斜人子没归家(吸引别人家儿子不想回家)。”

  最具特色的是疍家婚礼。按疍家风俗,疍家女出嫁时一定要唱哭嫁歌,不唱哭嫁歌就是对父母不恭不孝,所以每个疍家女必须学唱渔歌。刘阿婆说,当年自己出嫁前,为了唱好哭嫁歌足足准备了三个月。

  婚礼要在水上接亲,疍民成婚时,迎亲选在黄昏时刻,夕照红霞,洒在江面上,浮光跃金,浪漫而富有诗意。新郎家早已装饰好船只,虽然“新房”只有两三平方米,但新郎与一帮朋友开船向新娘家的船进发,新娘却不肯立即跨船而至,而是驾着船荡开。新郎哪里肯放,也驾船追逐,与新娘对唱情歌。歌声、笑声、喝彩声,还有泼水声,在江上回荡。男女青年相互对唱对和,热闹非常。这是水上人家的“闹洞房”,据说唱输了的就要做俘虏,所以,男女青年都使出了多年积攒的看家本领,力争赢得“赛歌会”。不过,一般都是新娘认输,被新郎俘获过船,举行合卺仪式。

  新中国成立后,刘阿婆家购置了小船,之后一家人生活在小船上打鱼为生,这艘不大的小船,最多时住有6口人。

  生活有了很大改善,刘阿婆的渔歌又有了新歌词:“春水起来鱼上江,渔民阿哥工作忙。今日打鱼大着进,早早晚晚上市场(鱼打得太多了,早晚要去两趟市场卖鱼)。”

  1968年,响应“上岸定居奔小康”的号召,水上居民全部搬家上岸。2007年,陪伴刘阿婆快60年的小船也被晚辈们抬到院子里,水上人家从此成为历史。在汝湖水上社区,刘阿婆一家安居乐业,后辈们也很争气,有了稳定的工作。刘阿婆生活幸福美满,在小船旁忆苦思甜,兴起唱了起来:“我水上人家住上高楼又大厦,一家大小笑嘻嘻。”

  汝湖渔歌纯朴、充满原生态气息,它的艺术魅力引起了社会各界关注。作为汝湖渔歌的代表性传承人,刘阿婆常常受邀演出,进入校园教孩子们唱渔歌。汝湖镇文化站和市民协的老师按照安排,帮助其整理了100多首渔歌。2015年,汝湖渔歌入选惠州市第六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央及地方媒体都对汝湖渔歌进行了相关报道。当地的音乐爱好者对渔歌整理、改编、传唱,制作音频、视频在网上流传。当地组织成立渔歌协会,举办渔歌培训班,以改编、创作、展示等方法推广汝湖渔歌。

  翻阅着古老的方志,竖排繁体的文字中写满了疍家人的悲惨、苦难与凄凉。一次次走进水上社区的乡村,昔日的疍家人告别了往日的世代漂泊,党建引领下的乡村振兴让水上社区越来越美丽。疍家人一次次唱起汝湖新渔歌,歌唱疍民的幸福新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