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羊城晚报记者 陈辉 通讯员 潘增丽
热热热!近段时间各地开启高温模式。高温之下,“热死人了”真不是开玩笑。广州番禺22岁的小伙子小罗也被“热”进医院ICU,体温高达40.8℃,神志不清、多次抽搐,被诊断为热射病,经紧急抢救才脱离生命危险。
小伙烈日下坚持劳作,下班路上昏迷倒地
前段时间,广州番禺的室外温度高达38℃,小罗顶着烈日连续工作两三个小时后,感觉阵阵头晕、乏力、胸闷,但他仍坚持劳作,至5点半下班才回去休息。不料骑车回宿舍的路上,他忽然倒地不省人事。路人急忙查看发现他呼喊不应、浑身发烫、伴随抽搐,便马上拨打120将他送往广东祈福医院急诊科。
急诊科赖幸桦医生发现小罗体温高达40.8℃,呼吸急促、脉率增快、血压下降、多器官功能损伤,情况危急,立即为他进行紧急降温、快速补液、纠正脱水和电解质紊乱等处理,清除身体内由于热损伤产生的代谢产物,帮助脏器恢复。
根据诊断,小罗是长时间在高温环境中进行高强度劳动,导致身患“劳力型热射病”。这是中暑中最严重的一种类型,具有发病急、病情恶化快等特点,如果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救治,病死率高达60%以上。
病人家属资金不足?先救人!
小罗家属匆匆赶到医院后,面对住院费却犯了难:他们来自广西,长期在番禺钟村做建筑工,手头并不宽裕,住院资金不足。“先救人!”急诊科了解情况后报备总值后,医院立即开通绿色通道,将小罗收进 ICU 紧急综合救治。
ICU黎秀丹医生持续为小罗进行补液、多器官支持治疗等,小罗各项生命体征终于趋于正常,第二天便转回普通病房,现已顺利出院。
户外工作应如何防暑降温
小罗的经历并非个例,因热射病就医甚至死亡的病例在全球每年都有发生。当下正值暑期出游高峰,不少人都有出游计划,旅途中更应做好防范。
赖幸桦提醒,夏季天气炎热,为防止中暑,应避免长时间在高温下暴晒。夏季出游,尽量避免上午10点到下午4点之间外出,出门记得准备好防晒用品,外出时穿轻薄透气的浅色衣服,戴太阳镜、戴遮阳帽或打遮阳伞。旅途中注意及时补充水分,适量补盐、饮食清淡、保证能量充足,不要饮用含酒精或大量糖分的饮料。如果可以的话,选择避暑路线,会让旅途更舒适。户外作业时要少量多次饮水,最好是淡盐水或清凉饮料,工作前睡眠要充足,户外工作中途休息或者结束后,一定要到阴凉地避暑,这样可以快速散热。
“我们还接收过在室内中暑的患者。”赖幸桦医生同时指出,并非只有室外暴晒才会导致中暑,家中厨房、室内工作车间、封闭的汽车等,都有可能成为“被热进医院”的场所。
Tips:
不同程度中暑这样处理
赖幸桦提醒,如发生中暑,可按病情程度不同做出相应处理:
先兆中暑:此为中暑的初始阶段,一般会有头晕恶心、口渴冒汗、胸闷气短、全身无力等症状,此时应及时到阴凉地方休息,尽快散热,补充水分,不适症状一般可自行缓解。
轻度中暑:在先兆中暑症状的基础上,还会伴有心慌气短、大汗淋漓等症状,体温可达到38℃以上,但手脚异常冰凉。这个阶段也需要及时到阴凉处待着,及时补水,充分休息,如仍无法恢复正常需及时就医。
重度中暑:此为中暑最严重的阶段,可分为热痉挛、热衰竭和热射病,体温可达到40℃以上,还可能出现谵妄、嗜睡或昏迷等意识改变表现。一旦发展成重度中暑,须立刻送往医院抢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