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里“淘金”!这对夫妻的“藕”遇人生 2023年08月11日 杨雪薇、张练周

藕农谭小红和妻子唐凤霞

唐凤霞在藕田劳作

谭小红在采藕

  

  文/图 杨雪薇 张练周

  

  盛夏是荷花绽放的时节,也是夏季莲藕收获的季节。在珠海市斗门区白蕉镇东湖村藕田里,一些挖藕人活跃在泥地里“淘金”,有人甚至曾一天挖了1700斤……藕农谭小红和妻子唐凤霞就在其中。

  

  夏藕收获季 采收正当时

  

  眼下正是夏藕收获季节,斗门区白蕉镇东湖村藕农们紧抓农时忙着采收上市,为市民餐桌送上当季美味。

  谭小红在东湖村种植莲藕已有15个年头,目前有20亩藕田,正在采收的品种是从武汉引进的“鄂莲6号”脆藕和“3735种”粉藕,预计每亩能产2500斤-3000斤,夏藕采收将持续至8月底。

  谭小红对笔者说,夏藕收获以脆藕为主,其个头大,藕节匀称、皮薄肉嫩、口感清甜脆爽,可以用来炒菜、凉拌,比如莲藕藕片、炒藕丁等,吃起来很清爽开胃。冬藕收获则以“3735种”粉藕为主,和土豆、芋头等根茎类食物口感有些类似,做熟了之后用筷子一夹就碎,适合炖煮,比如莲藕炖排骨、莲藕炖猪蹄、糯米藕,吃起来非常软糯。

  

  一半顶烈日 一半入淤泥

  

  今年43岁的谭小红有着18年的挖藕经验,他说,挖藕不仅考验体力,更考验技巧。只见他弯着腰,在泥水中一阵搜索,不一会,额上的汗水如雨滴落,搜寻到藕簪后,谭小红顺着莲杆掏下去,抠住藕簪的分叉点,用水枪顺势冲走淤泥,一根莲藕被小心翼翼地拉出水面。

  谭小红表示,挖藕要讲究技巧,由于莲藕是横向生长,采挖时须靠脚慢慢地试探藕的根茎走向,两脚再左右配合挤压,最后才将手伸进泥里,顺着藕的走向慢慢将藕拉出。

  “只有力道分寸恰好,藕才能被完好无损地挖出。藕如果被挖断,就会影响卖相,卖不出好价钱。没有经验的人,很难挖到一根完整的藕。”谭小红表示,由于藕身脆弱,仍然要靠纯人工去藕塘中一根根挖掘收集。

  谭小红还告诉笔者,以前挖藕仅靠手,不仅辛苦还效率低下,遇到坚硬的石块杂物,手指常常被划破。近年来,有了高压水枪冲刷田泥,采收莲藕会轻松许多。在高压水枪“助攻”下,不一会工夫,新鲜白嫩的莲藕就装满了一筐。谭小红把它拖到塘边,又折回藕田,继续采挖。谭小红坦言,由于常年浸泡在水中,挖藕人很大概率会患上风湿性关节炎。他指甲缝隙里有几圈洗不掉的黑泥,也算是常年挖藕留下的印记。

  烈日下,和谭小红在藕田劳作的还有他的妻子唐凤霞,她今天的主要工作是采收藕尖。藕尖,又称藕带、藕苗,是连接藕节和嫩荷叶的茎,采摘藕尖的工序并不复杂,完全依靠手工,一件涉水衣,一条塑料“船”便是其全部工具。凭借多年经验,唐凤霞仅从水面的莲花和茎杆就能判断出水底下是否有新鲜的藕尖。她凭手感在水底一番摸索后,稍用力一拉,一根带着泥的藕尖就跃然手上。

  采收藕尖也是个辛苦活。即便像唐凤霞这样的“老手”,花上一个多小时,也只能采摘个10来斤。一番操作下来,唐凤霞早已一身汗一身泥。“藕尖十分鲜嫩,口感也非常爽脆,加上营养价值高,市场上可以卖到每斤25元。”忙着采摘藕尖的唐凤霞介绍,藕尖可以从4月份一直采收至9月底,平均每天可以销售20斤左右,主要供应周边市场和饭店。

  荷叶田田,白藕出水。夫妻俩经过几个小时的采挖,一根根白嫩的莲藕、藕尖浮出水面,夫妇两人将它们一一拾进箩筐里,蹚着半人深的水,艰难地将它们推上田埂。“那筐35公斤,这筐38公斤……”当天19时,谭小红夫妇两人正在给一筐筐莲藕称重装车,此刻,一天的工作才正式结束。

  “我们夫妻两人一天挖1000斤没有问题的,但挖藕的工作量是根据头一天客人订货量决定的。”谭小红说道,现在一天两人的采挖量在300斤左右,主要供应周边市场和饭店。

  

  虽苦亦甜 他们一路走来

  

  据了解,这片20多亩的藕田谭小红夫妇已承包15年多。采访时,当被问起当年两人如何认识的话题时,他们相视一笑。

  2000年,来自阳江的谭小红和来自肇庆的唐凤霞在珠海一家针织厂打工,那时年仅17岁的唐凤霞凭借勤劳能干,入厂仅半年便当上了车间主管助理,甚至有3500元-5000元不等的月薪。“当时阿霞是厂里的一枝花,聪明能干,仰慕她的人很多。”谭小红笑着说道,见上第一面,两人就感觉对上眼,几番交往后便确定男女关系。

  2005年,两人顺利步入婚姻的殿堂,次年,唐凤霞便怀上了宝宝。那时,谭小红还只是一个普通工人,每月工资1500多元,为了能赚更多钱养家,他多次有辞工创业念头。2006年,在一次聚会中,他从老乡口中了解到,白蕉、白藤有大片农田种植莲藕,莲藕的销售行情非常好,经常处于供不应求状态,尤其每年夏冬采收季,挖藕用工需求很大,工钱水涨船高。于是他决定辞工,和老乡一起去斗门藕田“淘金”。

  “那年莲藕上市旺季,挖一斤莲藕工钱为0.55元,一个成年男子一天挖个800多斤赚个500元完全没问题,但那时我为了能赚更多的奶粉钱,曾在一天内挖了1700斤莲藕。”谭小红说,对于一个没有文化的农村人来说,这个酬劳不少了,或者直接说在淤泥“淘金”也不为过。

  在挖藕的过程中,他了解到,斗门位于西江出海处,淤泥丰富,有机养分含量高,出产的莲藕品质好、产量高,市场前景好,他心里便萌生承包农田,自己种藕的想法。“2000年那时候,斗门有很多农户种植莲藕,莲藕面积超3000亩,当中以白藤湖出产的粉藕最靓。它肥硕、多粉、松化,以无渣,藕断无丝而驰名,又名无情藕。”谭小红表示,白蕉镇东湖村紧挨着白藤,地质、气候一样,这里种植出来的莲藕一点都不逊色于白藤,且农田承包租金更低,于是在2008年,他和唐凤霞商议,决定在白蕉东湖村承包60亩藕田,开启创业之路。

  同一年,唐凤霞便从厂子里辞职了,跟着谭小红一起创业。挖莲藕是一门技术活,只能慢慢挖。有时市场行情好,为了卖个好价钱,唐凤霞曾泡在冷水中连续挖藕7小时。“其实刚开始时感觉很辛苦,夏天热,冬天冷,至于蚊虫叮咬、被蚂蟥吸血都是家常便饭。尤其是冬天挖藕,半个身子泡在冷水中,还要用手不停挖藕,导致手指经常被冻伤。”唐凤霞说。

  采访过程中,唐凤霞表示,两夫妻辛苦一年,除去七七八八的成本开支,收入还是很可观的。他们不怕辛苦,因为辛苦过后,会有收获,但他们最怕台风,因为台风过后,会让所有心血付诸东流……“台风会折断叶柄,会影响莲藕生长发育,对收获造成很大影响。”唐凤霞说,印象最深的是2017年那场“天鸽”台风,他们种了十来年的莲藕,从来没遇到这么猛烈的台风。几十亩藕田被摧打得破败不堪,损失惨重。以至现在,唐凤霞每每回忆起这事,都感觉恍如昨日,历历在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