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织公共阅读之网 书香浸润莞邑大地 对话东莞基层图书馆人 2024年07月31日 书香东莞 余宝珠、石梦卓、郭雅诗

虎门图书馆馆长黄良仁

虎门图书馆绘本馆

塘厦图书馆馆长江升华

塘厦图书馆 受访者供图

大岭山图书馆副馆长黎少玲

大岭山图书馆 受访者供图

  

  策划/统筹 余宝珠

  

  文/羊城晚报记者 余宝珠 石梦卓 实习生 郭雅诗

  图/羊城晚报记者 石梦卓(除署名外)

  

  城市末梢处,书香沁人心。自东莞提出建设“图书馆之城”目标以来,二十多年间,无数图书馆员潜心耕耘,把书香的脉络延伸到东莞城市的每一个枝节。经过多年的努力,一张书香充盈的城市画卷在东莞正徐徐展开,莞邑大地上“处处有书香、时时飘书香、人人享书香”的愿景变得具体而清晰。

  截至2024年6月底,东莞图书馆通过总馆、分馆、服务站、图书流动车、24小时自助图书馆、城市阅读驿站、绘本馆等三级网络、多种形态的合理布局,在全市范围内建立起1个总馆、53个分馆、102个图书流动车服务站、535个村(社区)基层服务点、149个城市阅读驿站(含25个粤书吧)、74家绘本馆、435个“我+书房”家庭图书馆以及115个阅读加油站,实现全市33个镇(街、园区)24小时自助借阅服务全覆盖的服务体系,并实现了“一馆办证,多馆借书;一馆借书,多馆还书”的服务模式,形成了新时期公共图书馆全面创新服务的新形态。

  让图书馆的公共服务抵达更多人群,织就莞邑大地公共阅读之网,这离不开广大基层图书馆人长年累月的深耕与坚守,他们结合东莞各镇街文化特色和历史底蕴,用图书馆人的专业技能为当地群众建设打造“家门口”的图书馆。近日,羊城晚报记者先后走进东莞虎门、塘厦、大岭山这三个镇街图书馆分馆,对话分馆相关负责人,了解东莞基层图书馆人散播书香的动人诗篇。

  

  虎门图书馆黄良仁:

  发扬历史文脉 留住乡愁记忆

  

  7月每天的清晨,位于公园内的虎门图书馆门前,读者们早早地排起了长龙,等待图书馆开门。每一天,图书馆“门庭若市”,前来读书、借书的读者们络绎不绝。这便是虎门图书馆馆长黄良仁最乐于看到的一幕。

  红砖绿瓦,融传统艺术与现代装饰于一体的建筑风格,晨曦中,虎门图书馆更显雅致得体。但在黄良仁看来,有着“广东十大最美图书馆建筑”之称的虎门图书馆不仅“有颜值”,其“内涵”和服务更是留住众多忠实读者的关键。2023年,虎门图书馆(总分馆体系)年外借量达60.77万册次,排名全市第一,进馆读者近100万人次。2024年上半年,文化和旅游部办公厅公布了基层公共阅读服务推广项目名单,虎门图书馆入选其中。

  高居的人气背后,与基层图书馆人不懈努力和用心付出有着很大的关系。黄良仁介绍称,除整体布局外,馆里的每一个细节都经过考究,灯光、窗帘、桌椅、陈设等会随时根据读者的需求进行调整和更新,提高读者的舒适感。

  “基层图书馆作为文化的传承者和传播者,对地方文化的发掘和保护意义重大。”黄良仁在虎门生活工作超过30年,对这里的文化故事信手拈来。作为太平手袋厂陈列馆馆长,黄良仁参与了该馆文献收集、整理和研究工作,现在虎门图书馆的会议室里,还有许多太平古墟相关的历史物件,包括清朝咸丰年间的地契、民国初年的东莞老地图、刻有“太平戏院会计用”的老算盘等。黄良仁说,后续还计划整理“太平古墟的十个故事”,将其渗透进图书馆的阅读活动中,传承发扬虎门的历史文脉。

  记者了解到,虎门图书馆全年阅读活动不断。去年,虎门图书馆举办线上线下阅读活动150多场次,读者服务覆盖全镇近100万居民。此外,为了让图书馆的公共文化服务触及更多群众,虎门图书馆在虎门辖区设置27个社区馆之余,还设有阅读服务点13个、城市阅读驿站4个、绘本馆7个。“虎门178.5平方公里的面积内,两三公里之内就有一个阅读点。”黄良仁说。

  

  塘厦图书馆江升华:

  加强图书馆与人之间的联系

  

  距离虎门图书馆50多公里的塘厦图书馆,这里同样人气“火爆”,成为广大读者暑期的好去处。

  江升华担任塘厦图书馆馆长7年的时间里,许多小读者从稚童成长为少年,出现在图书馆的场馆也从绘本馆转移到自习室。“有人在图书馆收获了友谊、遇见了爱情,更有人因为图书馆改变了命运。”江升华说,有位在塘厦图书馆做志愿者的母亲,之前常常带着两个孩子来图书馆看书,现在孩子们都考上了不错的大学。

  “只有图书馆跟人发生更多的联系,阅读在这里才能得到更好推广。”江升华认为,形式多样的阅读活动让读者对图书馆产生更大的兴趣,来图书馆的频次也自然增加了。

  “从绘本开始,让孩子们去享受阅读、喜欢阅读。”每周末,位于塘厦图书馆一楼的绘本馆都会举行绘本故事分享会,大朋友小朋友共同在这个“大舞台”上读绘本、讲绘本。此外,为了让更多优质图书惠及儿童,塘厦图书馆每月精选500本优质绘本图书,采用“送书下乡”的方式让书籍直达孩子手中,每月进行2次流转。目前,该活动已推广到塘厦全镇的20余所幼儿园。

  多年来,江升华强化图书馆绘本体系的建设,从线下到线上、从绘本馆到绘本服务点、从图书馆到幼儿园、从室内到户外、从住宅小区到家庭图书馆,全方位搭建了以大“塘”盛“绘”为主题的儿童绘本阅读立体网络。去年,该系列阅读推广系列活动共举办了229场次。塘厦图书馆“大‘塘’盛‘绘’少儿绘本阅读推广项目”入选中国图书馆学会2021年阅读展示项目名单。

  此外,塘厦图书馆针对不同区域、不同人群的线上线下阅读推广活动,主动出击深入社区、学校基层。每年举办了知识讲坛类、读书交流类、读书比赛类、文化下乡进厂类、评选示范类、亲子活动类、成果展示类等各类读书活动300多场次,各类品牌读书活动已成为营造“书香塘厦”和培育城市人文精神的重要载体。

  与此同时,塘厦图书馆不断强化硬件设施建设,优化升级场馆空间,并增加了室外的休闲空间,阅览座位从100多个扩容到600多个……去年,塘厦图书馆升级改造完成,宽敞舒适的阅读环境受到读者的热捧,进馆人次、图书外借量双双创下历史新高。

  

  大岭山图书馆黎少玲:

  立足当地文化 让文献“活”起来

  

  图书馆环境同样出现较大变化的,还有大岭山图书馆。

  大岭山图书馆新馆于2019年10月建成开放,馆内宽敞明亮,精心布置的灯光和家具让人感受到“大岭山人民大书房”设计理念呈现的温馨舒适。

  大岭山图书副馆长黎少玲全程参与了新馆建设及装修的全过程,也伴随着新馆的建设完善不断成长为一名合格的图书馆人。

  走进大岭山图书馆,科技智慧之感扑面而来。智慧墙上实时更新着借阅、入馆等各种数据,读者可刷脸实现快速智能借还图书。馆内数字阅读体验区的瀑布流电子屏、朗读亭、听书机、少儿故事一体机、书法机等阅读设备一应齐全,为市民提供不一样的阅读新体验。为缩短书与读者的距离,图书馆在二楼设计了专题借阅区,含红色书屋、文学之友、艺海拾贝等12个专题,每个专区编撰了经典推荐书目,并放在进门的荐书宣传栏上。

  “为书找人,为人找书。”在黎少玲看来,公共图书馆就必须想方设法,让读者轻松找到自己所需书目,让阅读更轻松更便捷。“新馆开放以来,受到广大市民的喜爱,来往读者络绎不绝,年均入馆人次近40万。”黎少玲告诉记者,“小朋友可以参加绘本故事会、少儿读书会,大人可以看展览、听讲座,或到一楼喝咖啡、或到微农业园感受农耕文化的魅力。”

  立足当地历史文化资源,大岭山图书馆也是展示大岭山文化的一扇重要窗口。

  大岭山镇是莞香的主要产地,为了让来往读者可直观地感受到莞香文化,大岭山图书馆的莞香园还种植了51棵来自大岭山鸡翅岭村的莞香树,在每年农历小雪采莞香时节开展一系列的莞香文化阅读活动。此外,为了进一步讲好东纵故事、让东纵文献“活”起来,大岭山图书馆将馆藏的东纵文献全部进行数字化,并设立“大岭山之歌”红色文化展示中心,包括“数字文化长廊”“革命旧址体验区”等七个功能区,通过对文献进行再开发,每年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红色夏令营、走读研学行等“红色文化月”系列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