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汕头澄海革命老区红色文化展览 位于鸿一村委会附近的林灿旧居 ▲ |
|
12月13日,羊城晚报记者跟随由汕头市委宣传部组织的“追寻红色足迹 锤炼践行四力”主题活动采风团,走进了澄海区的盐鸿镇,重温当年革命先辈为民族解放事业抛头颅、洒热血的英勇事迹和家国情怀。 记者在走访中看到,盐鸿镇的鸿一村内有一座“林灿旧居”,这座略显破败的普通老宅,原是鸿沟乡红色据点的核心,并且作为秘密红色交通线副线的重要节点,曾成功掩护叶剑英赴中央苏区,在潮汕的革命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页。如今,昔日的硝烟早已散去,为更好地传承红色基因、发扬革命精神,仍居住在此的林灿后人呼吁,当地党委政府要对该处旧居进行更多的抢救性保护。 峥嵘岁月,独特的地理人文环境成就革命沃土 鸿一村干部林天锷告诉记者,鸿沟乡的地理位置属于边远村落,是国民党力量相对薄弱的地区,又背靠莲花山,面临南海,有利于革命力量潜伏壮大和信息互通,可接应莲花山武装游击队,又可联结潮州、饶平、澄海、南澳,为红色革命事业的发展提供便利。 据悉,早在新民主革命初期,鸿沟乡就有林灿、林云、林胜合等一批热血青年学生外出求学,接受进步思想熏陶。他们积极加入党组织,并利用假期在家乡传播革命理论,促进农会组织的发展,为党的地下革命活动奠定了坚实的群众基础。 在鸿一村村委会附近,一处门口挂着“林灿旧居”四个大字的“三落式”老宅,便是当年鸿沟乡的红色据点核心。值得一提的是,鸿沟乡还是我党一条秘密红色交通线副线上的一个重要节点,而这个红色交通站就设在了林灿家中。 据悉,以汕头为中转站的秘密红色交通线,是周恩来同志在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主持建立的,曾在危险时期成功保护了一批中央领导人和革命同志安全转移到苏区。 红色情谊,革命伴侣先后为民族解放献出生命 鸿沟乡革命据点的建立,离不开林灿与吴文兰两位革命伴侣的努力。 据悉,林灿(1905-1942),原名林长开,字建南,1905年出生于鸿沟乡一个农民家庭。据林灿的侄孙林天守介绍,林灿在澄海读书时,被选为学生会会长,活跃在县城一带组织学生开展爱国与反帝革命宣传。毕业后,林灿作为中共澄海党组织的领导人之一,仍在澄海参加革命工作,1927年“四·一”(广东“四·一五”)反革命事变后,林灿被捕,后经多方营救才得以出狱。出狱后,他潜回家乡,以自家祖屋、杉厂等为据点开展地下革命活动,继续巩固鸿沟乡这个据点。 而吴文兰则是林灿在澄海中学的同学,两人志同道合,建立了革命爱情。第二次东征期间,吴文兰在周恩来、邓颖超的直接领导下,致力于妇女运动。此后,在负责中共汕头地委妇女工作期间,她的足迹遍及潮梅各县市,也曾多次回到鸿沟,进行地下革命活动,及时传播党的先进革命理论,分享潮汕各地妇女工作的先进经验,培养妇女干部,为鸿沟乡革命工作注入新鲜血液。 据鸿沟乡老一辈人口口相传和一些资料记载,在吴文兰的影响下,当时鸿沟乡据点参与地下工作的女同志就有十几位之多。1928年因叛徒出卖,吴文兰被国民党反动派杀害。吴文兰牺牲后,林灿将对她的思念化为动力,继续砥砺前行。1942年,林灿在苏北作战中英勇牺牲(时名林建南),而令人遗憾的是,林灿和吴文兰这对革命伴侣最终也没能成为正式夫妻。 赓续基因,深挖红色资源助推乡村振兴结硕果 记者在日前的走访中看到,林灿的旧居就位于鸿一村村委会附近,林灿的侄孙林天守仍居住在此,这座“三落式”传统潮汕民宅已略显破败,如果不是大门处挂有“林灿旧居”四个大字,以及一块关于林灿旧居简介的展板,很多人可能都无法辨识这处红色革命旧址。 “因为有他们的牺牲,我们才能有今天的幸福生活,他们的英勇事迹和革命精神值得代代相传。”林天守对于“老叔”林灿的印象,自然是无从说起的,但谈起像林灿一样的鸿沟乡革命先辈时,林天守变得非常激动。林天守说,他非常希望当地党委政府能够尽快将林灿旧居修缮保护起来,作为后人们缅怀革命先烈,学习和传承革命精神的重要载体。 对此,记者在采访中也获悉,为让后人记住鸿沟乡曾经的峥嵘岁月,盐鸿镇当地的党委政府正在积极挖掘鸿沟乡的红色资源,同时把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建设美丽乡村和纪念革命先烈更好地结合起来。 据介绍,为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各项工作落到实处,盐鸿镇专门成立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工作领导小组,并开展“百村示范、千村整治”美丽乡村建设三年大行动和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完成所有村(居)村庄整治规划编制。目前已完成坛头村美丽乡村示范村一期工程,启动二期工程,加快推进港头社区美丽乡村示范村建设和启动上社村、鸿四村第二批示范村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