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深圳市深汕特别合作区党工委书记产耀东,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黄伟平主持会议,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副主任吴曲波介绍了一年来全区建设发展成就。历任区党工委、管委会领导班子成员马裕滨、沈木荣、余锡权、宋兵、郭经纬、周建文、丁强、王苏生等出席活动。 座谈会上,大家纷纷感慨,一年时间里,深汕合作区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得益于体制机制的创新,也离不开这片土地干事创业热情。展望未来,大家对深汕合作区未来充满期待,希望深汕合作区继续在创新、实干中实现高质量发展。 马裕滨(深汕特别合作区第一届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 回忆当初工作生活条件很艰苦,就连平时洗澡的水都是黄泥水。在深汕合作区工作那会儿,我们的同志经常拎着个包,有人开玩笑说,看起来就像卖保险的一样。那时候,我们走访企业时,经常吃闭门羹。如今再回来时发现,这里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余锡权(曾任深汕特别合作区党工委副书记): 用“四个不”梳理了对这片土地的印象:事非亲历不知难,统一思想不容易,开拓创新不简单,未来发展不寻常。他进一步解释自己亲身经历了深汕合作区成为深圳第“10+1”区体制机制调整的过程,这是一个曲折艰难的过程,当时都是没有条件创造条件开启工作。从一块过去贫穷落后的粤东“经济洼地”,成为现在的“飞地经济”代表,深汕合作区走出了一条不寻常的道路。 宋兵(曾任深汕特别合作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 “深汕合作区如今的变化让我心动、激动和感动,是我们作为‘深汕老知青’不忘初心的创业之情,是我们对当时那一段激情燃烧岁月的眷恋之情,更是一份对深汕特别合作区高速优质发展的礼赞之情”。 丁强(曾任深汕特别合作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 谈及深汕合作区的变化,丁强感慨道,从过去的特别偏远、特别艰苦,到今天深汕人的“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担当、特别能创新、特别能务实、特别能包容”,从一片厂房到东部新时代大厦、绿地中心地块及周围的高楼林立,不但创造了土地管理的经验,我们还见证了这座新城的面貌变迁。深汕合作区的变化不仅体现在硬件方面,软件方面也在发生潜移默化的变化。(蔡鹏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