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时新闻

二十八位老人口述历史 留住紫南的“集体记忆”

来源:羊城区域     2020年07月24日        版次:FA14    栏目:    作者:张闻

     工作团队成员与紫南村充美村潘广荣进行访谈

     工作团队姜美珍(左)、梁沛玲(右,梁苏虾之孙女)与梁苏虾老先生合影

  文/羊城晚报记者 张闻   图/口述史工作团队

  2020年4月17日,工作团队走进紫南村村民潘广荣的小屋,88岁的老人经不住再三劝说,终于缓缓打开了记忆的抽屉。他永远记得,1942年自己上私塾后,一天放学被日本人拦住,要求自己立正鞠躬问好。自己坚决不从,被其中一名日本人踢倒在路上蜷缩起来。“我也见过有些人,因为立正姿势不好,被日本人一尖刀刺到肚子上,鲜活的生命就这样没了。”——如果不是工作团队李振邦、黎荷妹的记录,或许这段记忆,只能永远尘封在历史中了。

  上述场景只是禅城区紫南村《桑基鱼塘话紫南·二十八位老人口述历史》工作团队走访的其中一个场景。从2019年11月至2020年6月,采访团队走访了紫南下属15个自然村二十多位75岁以上的村民,将这群普通人经历的“紫南史”点点滴滴记录下来。“只有知道我们从哪里来,才能知道要到哪里去”,紫南村党委书记潘柱升这样说道,这是他这一届党委班子给紫南村留下的“礼物”。

  

  抢救紫南村2007年以前的记忆

  

  全国文明村、中国最美村镇、全国十佳小康村……说起禅城区南庄镇紫南村,如今早已是鼎鼎大名、如雷贯耳。然而,真正深入紫南史的人会发现,紫南村2007年以后的历史记载详尽、脉络清晰,但2007年以前的紫南史却鲜有文字资料记载,特别是紫南的历史典故、演变脉络,几乎是一片空白。而随着紫南村产业、生态、组织振兴早已领先于时代,文化振兴的需求越来越迫切。

  契机出现在2019年11月,紫南村文化顾问姜美珍提出希望能编纂“紫南史”,将紫南村的发展脉络提炼总结。然而,一个现实问题摆在眼前:“前期摸查发现,紫南村2008年以后的历史很详细,但1949-2007年的历史就比较粗略,明末清初时期历史只能口口相传,几乎没有文字记载。”要从这些资料中“平地起高楼”,谈何容易?

  经过村“两委”会讨论,最终,紫南村将目光定位在1929-2019年之间紫南老人们的“口述史”上。姜美珍表示,这主要是考虑到村里还有一批1929年前后出生的老人,希望能从普通村民的角度,将他们记忆中的紫南历史“抢救”成文,留住前辈的“集体记忆”。

  

  大半年走访数十位紫南老人

  

  就这样,紫南村正式组建工作团队,由曾在华南农业大学任教的姜美珍牵头,在村委会工作的年轻人为主体。工作团队走访每个村小组挑选出来的3位75岁以上的老人,将老人的口述内容一一记录整理。

  虽然在外人看来,工作团队好像只是在听故事,但身在其中的团队成员知道工作的不易。姜美珍告诉记者,从程序上,工作团队成员要先接受历史知识培训和写作培训,包括访谈时该如何入手,如何将录音资料转变为口述史等。此外,由于90年间涉及多个历史时期,甚至涉及一些敏感时段,“个人记忆和宏观史实的叙述是否存在矛盾?涉及一些敏感的历史时期,能不能都写出来?”“简单”的口述史,背后是庞大历史资料的查证,对于一个各成员都有本职工作的工作团队,难度之大,可想而知。

  “此外,我们的访谈也并非一帆风顺,部分村里的老人不愿意再提当年的事情,更不愿提其中某段经历;部分老人记忆出现偏差,或是说得不够具体,村里开了很多次座谈会,我们又 ‘三顾茅庐’,才能拿到一段采访;对于细节不清晰的,我们更要多次造访,不断核对。”姜美珍告诉记者,繁重的工作,让自己一度也打起了“退堂鼓”。然而,潘柱升却一直坚持到底。“要人给人,要资源给资源,如果人手不够,我们再外聘一些。”就这样,工作团队又加入了华南农业大学两位研究生共同完成采访。2020年6月,口述史采访工作正式完成,剩下的,是细致的整理和审读,力争今年完成全部工作,2021年正式面世成书。

  在工作团队的努力下,一幅幅紫南村曾经的生活图景再次展现在世人面前。图景的主角是修表匠、赤脚医生、小学老师、大队会计等普通村民。在抗日战争中,村民们犹如惊弓之鸟,一听到汽笛声就东躲西藏,只为避开日寇的扫荡;旧社会里,村民们用船运送粪便,依然在船上开灶煮食,乐观地面对生活的苦难;改革开放,村里急需小学老师,本来只有初中毕业的“文化人”夜以继日接受培训,撑起紫南基础教育的四梁八柱……“宏观历史只是背景,我们重点要写的就是生活在着这片土地上的普通人的故事,用一粒粒往事尘埃反映出紫南村历史的变迁,用口述史体现出老一辈坚忍不拔、迎难而上的精神,这都是现在的年轻人需要继承的。”姜美珍表示。

  

  受感触最大的是年轻一代 

  

  正如姜美珍所言,访谈中,老人们在时代洪流中坚忍不拔的精神,让不少参与采写的年轻人有了许多新的感悟。“新一代年轻人出生在优越的环境,平时长辈说一些当年的往事,许多年轻人却会觉得厌烦,不想听。然而,当访谈结束,许多年轻人真正感受到老一辈在生活中的不易,对苦难的抗争和乐观心态,年轻人的心态都有很大变化。”

  “历史的每一位参与者,都被时代的浪潮裹挟着往前走,而身为独立的个体,他们都有着属于自己的人生故事……尤其在中国的农村,人们扎根于土地,从他们口中吐露的话语,传达的是那片土地最真实的声音。”《桑基鱼塘话紫南·二十八位老人口述历史》工作团队成员陆嘉仪两次走访梁荣锦老人后,在“后记”中这样写道。

  “如今,80岁以上的老同志越来越少,启动《桑基鱼塘话紫南·二十八位老人口述历史》的编辑工作不能再拖了。”潘柱升告诉羊城晚报记者,《桑基鱼塘话紫南·二十八位老人口述历史》是紫南本届“两委”给紫南村的一份“礼物”。“口述史所涉及的经历,是紫南村一代人乃至数代人的集体记忆,只有了解过去,我们才不会迷失方向。”潘柱升表示,这也是自己坚持组织人力、物力开展口述史项目的初衷。他希望,口述史能激发紫南6500余名村民的共鸣,“紫南也会通过知识竞赛、有奖竞答等方式,让更多人了解紫南的过去,思考紫南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