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时新闻

江逢辰:被张之洞梁鼎芬激赏的惠州才子

来源:羊城区域     2020年11月13日        版次:ZHA15    栏目:    作者:徐志达、吴定球、何志成

     江逢辰画作(资料图) 插图/杜卉

     江逢辰 肖像图


  【编者按】

  

  晚清民国的大变革时代,中国出现不少大才子,如写《少年中国说》的梁启超、写《革命军》的邹容,引领新文化运动的胡适……而在惠州,也有一位大才子。

  东坡是惠州的文化名片。谈起东坡给惠州发展带来的变化时,人们会脱口而出“一自坡公谪南海,天下不敢小惠州”,但很多人却不曾知道这句诗出自何处?谁之手?

  此诗是为《东坡白鹤峰故居诗》的头两句,作者是惠州才子江逢辰,作于清光绪十九年(1892),那一年,江逢辰33岁,已经是才华横溢的年纪。

  此外,坊间流传有江逢辰孝敬母亲的故事,称为江孝子传说,老惠州人时常给子孙后辈讲述江孝子传说,以告诫他们要懂孝道,知礼节。

  但可惜的是,惠新西街江逢辰故居、西湖丰渚园江孝子亭、紫薇山江逢辰墓等遗址却在逐渐淡出惠州人的视野,引得不少惠州人叹气惋惜。

  (林海生)

  

  统筹策划/羊城晚报记者 马勇 陈骁鹏

  作者/徐志达 吴定球 何志成

  

  江逢辰(1859—1900), 字孝通,一字密庵,号雨人,惠州惠城区人。清光绪十八年(1892)进士,官至吏部主事。早年读书于丰湖书院,深受丰湖书院山长梁鼎芬赏识,尝谓:“归善江生逢辰执业甚恭,考其行文,佳士也!”因此特别写了一首诗相赠,诗的头四句说:“水木清深讲舍开,得人胜获百琼瑰。义犹兄弟真投分,行尽江山见此才。”字里行间充满了“得人”的喜悦。年余,梁鼎芬调长端溪书院和广雅书院,江逢辰都追随其后,是有名的“丰湖十子”之一。

  

  壹 不愿暗通关节谋差,真才实学应考

  

  光绪十八年江逢辰考进士时,有人建议他暗通关节谋一优差,江将此事如实报告了梁鼎芬。梁回应说:“此路为我当年所不取。”这就更坚定了江逢辰以真才实学应考的决心。结果虽然只当上户部主事的穷京官,他并不后悔。

  甲午战争爆发,官僚们风声鹤唳,纷纷弃职逃遁,江岿然不动,尽忠职守。战后见清廷割地求和,丧权辱国,又愤然辞官归里。他的这种疾恶如仇的品格,既体现了惠州人文的传统精神,也离不开梁鼎芬的教育和影响。

  近代西方文化通过传教、通商及学者交流等各种途径进入中国,渗透到世俗生活的各个层面。一些考取功名出外任官或游历的惠州士子,面对这些新事物,增广见闻,开阔眼界,思想认识有了新飞跃,江逢辰就是其中佼佼者。在他的《江孝通遗集》里,便载有《铁甲船》《鱼雷》《炮台》《洋炮》《铁路》《电线》诸诗。如《洋炮》云:“将军留号说红衣,神武犹传旧日威。割地已分越南国,轰天空仗佛郎机。万金争购军容壮,一战无成羽檄飞。不解韜铃解坐拥,谈兵诸将总轻肥。”

  江逢辰是个对不平之事现实充满批判精神的诗人。在他早年创作的《苏山集》中,载有一组近乎白话体的刺世诗,如《官征粮·悯无辜也》,刻画了贪官墨吏强征暴敛、残民自肥的丑恶嘴脸;《仓生草·著贪赎也》揭露了“官仓老鼠”们监守自盗、化公为私的无耻行径;在《门锁鼓·伤无告也》中,对地方官员只顾阿附权贵、巴结富豪,对平民百姓的冤屈充耳不闻的黑暗现象作了无情的抨击。

  

  贰 痛骂李鸿章误国,“自惭无学救时艰”

  

  甲午战败后,江逢辰“独居职,终日忧愤,咯血盈斗”,心胸“伊郁而恒不自解”。这一时期的作品充满了对国家前途命运的忧伤,以及对执政者昏庸无能的愤怒。他痛骂李鸿章庸懦误国:“空传丞相纡筹策,未见匈奴断右肱”;也抚心责问自己:“不能执殳讨凶逆,读书万卷究何益?”

  次年“马关条约”签订,他更是向朋友倾诉心声:“伤心昨事可堪说,蒙耻求和不成战。十时斗酒论衰敝,热泪迸落如集霰。我充司徒中士职,仰屋持筹数叹息。岁征不足偿敌国,新法搔求亦何益!自惭无学救时艰,短气吞声徒仰塞。愿执犂锄耕畎亩,归去来兮白水侧。”

  中国海军在甲午战争的失败,也宣告了洋务运动的失败。江逢辰对清政府已完全失去信心,毅然辞官归里。

  

  叁 与同学梁启超交谊甚深,曾同游罗浮

  

  梁启超与江逢辰是广雅书院的同学,交谊甚深。江自京都辞官归里,梁有《扬州慢·送江逢辰归山》,其词曰:“战鼓摧心,征衫涴泪,乾坤无限秋声。望青山一发,又商略归程。问摇落、天涯倦客,十年尘梦,可也苏醒。念故山兰蕙,背人一样凄零。罗浮西去,有年时、游屐曾经。算醉眼看云,冷肠漱石,彀遣今生。便似诛茅天外,任人间、憔悴兰成。怕劫灰无赖,等闲惊起山灵。”

  按词中“罗浮西去,有年时、游屐曾经”句,是指光绪十九年(1893)江逢辰偕康有为、梁启超同游罗浮事。期间,三人同访博罗龙华武进士李国标,适逢李氏家祠竣工,江、梁二人应请,合作一联云:“仕作执金吾薄宦风尘久京洛;家住神仙窟开门朝暮见罗浮。”联为江逢辰所拟,梁启超挥毫书之,李国标将此联刻于家祠上房回廊红石立柱上,至今仍存。这些故事,都很能说明江逢辰和康、梁二人声气相应的密切关系。

  

  肆 才华受张之洞赞赏,“可惜江生今南还”

  

  时为湖广总督张之洞,也非常赞赏江逢辰的才华。当梁鼎芬推荐江逢辰他时,即延聘他为湖北尊经书院院长。在汪康年所撰《穰卿随笔》中,记述了此事:“江君为人绝清洁,人世营谋一切,若未知也。诗文均如其人,又孝于母,而家寒不可为活,尝游番禺梁节庵先生(梁鼎芬)门。梁后游于鄂,乃言于张文襄,请江君至鄂分校某书院,即主于梁。”

  江逢辰除诗文外,画也很出色。他离开张之洞后,张之洞写过一首《登凌霄阁》诗,其中就有“江山雪霁好画本,可惜江生今南还”之句。连当时张之洞这位国内一流的人物都这样欣赏江逢辰,可见梁鼎芬用“行尽江山见此才”来称赞江逢辰,实非过誉。

  又据惠州坊间传说,有一天逢辰的岳父要他画一幅画给他,并催促频繁。此时江逢辰正忙着一些事,无奈之中,只好提笔绘画了一幅《石蟹图》给他了事。该《石蟹图》主要画的是一块大石压着一个苦苦挣扎的小蟹,寓意他岳父是大石,自己是小蟹,岳父催他画画就是大石压死蟹,充分显示出江逢辰诙谐的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