斗门环境越来越美 |
文/图 杨雪薇 曾经,不少斗门人都想在珠海市区购房;现在,在珠海市区居住的人纷纷将目光投向斗门。据初步统计,如今斗门常住人口高达80万,已成为了全珠海人口最密集的区域。这不禁让人思考,斗门究竟是如何厚积薄发? 据悉,“十三五”期间,斗门区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超过6.7%,连续两年(2018年-2019年)跻身全国百强区;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8.9%,综合实力大幅提升。根据部署,斗门“十四五”时期将以“打造一个斗门新中心,构建两大产业带,建设四大现代化园区,做大五大产业集群,激活六大镇域经济板块”为战略,打造“一二四五六”现代产业体系。 产业 重大项目集聚黄杨山下 政策“组合拳”激发市场 2020年是不平凡的一年,纵使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斗门的产业发展仍在加速前进。 去年4月28日,总投资150亿元的珠海宋城演艺度假区在斗门开工,项目将打造中国文旅产业的标杆,预计2022年建成开业。项目建成后将对斗门乃至珠海市提升旅游产业品位、推进乡村振兴、统筹东西部协调发展发挥标杆引领作用。据透露,这个“巨无霸”型文化项目,从签署协议到正式动工建设仅用了221天。 两个月后,总投资超110亿元的12家先进制造企业在斗门智能制造产业园现场签约,总投资27.1亿元的6个产业项目及2个园区配套工程正式动工。一批重点项目集中签约,是斗门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中取得的丰硕成果,对于斗门打造智能制造产业集群、促进区域经济转型升级,具有重要的意义。 营商环境持续向好,也吸引越来越多的优质项目来斗门区落户投产。据悉,2020年,聚科半导体封测研发及应用生产总部基地、金爵精密金属塑胶零部件生产基地、源呈科技智能制造产业基地等18个重点产业项目先后签约,投资总额超235亿元,有力推动斗门加快建设珠江西岸智能制造示范区。 大项目的集聚,离不开当地政府的政策引导。就在去年年初疫情之时,斗门率先提出关闭宗教场所、率先用大数据追踪核对重点人群、率先实施居家隔离……斗门用“十个率先”打响了迎击疫情的保卫战。同时,斗门区运用财政支持、金融扶持和创新支持等多种手段,出台“暖企25条”有序推进企业复工复产。 事实上,斗门区一直不断加大政策供给力度,对标最高最好最优,提供高效、便捷、优质的政务服务,出台了《珠海市斗门区促进建造业发展扶持办法》《珠海市斗门区文化产业扶持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珠海市斗门区科技金融发展风险补偿金管理办法》等一系列重磅产业扶持政策。 城建 推进城乡生态“三化”建设 疏通道路融入湾区枢纽 这五年里,斗门城乡面貌日新月异,黄杨河“一河两岸”十里滨水长廊魅力凸显,白藤、白蕉、尖峰南、井岸“四大组团”建设初步成形。一座“生态新城+特色小镇+美丽乡村”的城市格局让人身心向往。 我们看到,斗门区着力推进城乡“美化绿化净化”,摘得“国家生态区”等国字号荣誉,“绿城花城公园之城”建设成效显著。黄杨河湿地公园自建成以后,迅速成为斗门市民常去的网红打卡点,珠海市首个民法典主题公园、尖峰桥西公园、禾益湿地公园等十大公园相继落成,斗门体育公园完成改造并重新开放,一幅“公园之城”的美丽画卷在斗门大地徐徐展开…… 在“十三五”期间,斗门区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长远谋划、高端布局、持续发力,在建设滨江田园生态新城过程中,一方面持之以恒推进“三城三化”建设,构建“自然公园+城市公园+社区公园+附属绿地”的绿地体系,打造四季常绿的绿城、四季花开的花城和公园之城,获广东省唯一国家级新型城镇化标准化试点;另一方面,深入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大力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农村人居环境实现“质”的提升。 “装饰”了家里,门前的道路也疏通了。“十三五”期间,斗门区建成道路总里程达874公里,区内三大主道珠峰大道、省道S272斗门段(湖心路、白蕉路)、国道G228斗门段(黄杨大道)升级改造先后竣工,从“出门无船便无路”发展为路网交错、四通八达的西部枢纽。 民生 全面完善教育医疗配套 乡村振兴创下“斗门特色” 想要把人留住,创建了优质的环境,还需要有优质的配套。 为解决公办中小学学位紧张问题,教育部门2020年计划总投资16490万元,截至去年12月底,实际完成投资19545万元,年度计划投资完成率118.53%。2020年计划启动建设项目32个已全部启动并持续推进,改扩建项目将提供学位2160个。 去年年底,一期总投资约3.6亿元的斗门区妇幼保健院新院项目正式动工,将新增床位300张。新院建成后力争再通过三年的建设,建设成为功能齐全、设施完善、管理科学、环境优美、交通便利的二级甲等现代化妇幼专科医院,打造全区乃至珠海西部地区最适宜为妇女儿童提供医疗保健服务的新型医院。 作为珠海拥有最多乡村的行政区,斗门区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举全区之力创建具有斗门特色的全国乡村振兴示范区,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作为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的有力抓手,着眼“示范区、示范镇、示范村”建设,逐渐形成了“以点带面、示范带动、全面推进”的全域乡村振兴新格局。截至2020年年底,累计投入45亿余元持续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打造13条市级样板村和12条区级样板村,建成各级各类新农村建设示范村59个、省级新农村示范片区1个、市级新农村示范片区2个。 此外,斗门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作为珠海市唯一的全国试点,在省级试点建设过程中,斗门摸索出了初步经验。2020年斗门区启动全国试点建设“智慧一公里”项目,激活全区志愿服务“造血功能”,建设耳边的“村村通”广播、眼前的户外高清电子大屏、电视端文明实践专栏,以及指尖的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小程序,为全国试点建设探索“鲜活管用”的方式和方法,为“善雅斗门”增添更丰厚内涵。 链接 票选市民心中“十大” 2020年,斗门坚持稳中求进,在全面建设中取得明显成效。近日,斗门梳理了20条候选项目,让市民共同投票选出心中的十件大事。即日起至1月24日,市民可在“今日斗门”微信公众号进行投票,得奖者将有丰厚大礼。 1、斗门区“十个率先”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出台“暖企25条”有序推进复工复产。 2、斗门区首提“一二四五六”产业布局,“十四五”规划蓝图谋定。 3、斗门区投入9000万元建设首批30个党群服务中心示范样板。 4、总投资150亿元的珠海宋城演艺度假区在黄杨山麓动工。 5、斗门区110亿元项目集中签约动工,智能制造产业园跑出“加速度”。 6、重奖100万元!斗门4家企业摘得首届“区长质量奖”。 7、最高奖励3000万元!斗门区出台促进建造业发展扶持办法,一系列政策“组合拳”激发市场活力。 8、“国家生态区”品牌不断擦亮,斗门构筑生态新城+特色小镇+美丽乡村城市格局。 9、黄杨河湿地公园成为“网红打卡点”,斗门体育公园等十大公园落成,“公园之城”建设成效初显。 10、双湖路跨鸡啼门特大桥贯通,斗门加快建设融入粤港澳大湾区交通网络。 11、珠峰大道、白蕉大道、黄杨大道升级改造,斗门高标准建设区域交通枢纽。 12、全年推进32个学校新建改扩建工程,斗门区新增优质学位2160个。 13、斗门区妇幼保健院新院动工,将建成珠海西部首个二级甲等现代化妇幼专科医院。 14、斗门区打赢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收官攻坚战,共侦破涉黑恶违法犯罪案件89宗。 15、斗门区8条黑臭水体通过“省考”,河长制成效明显。 16、斗门区建成6个镇街综合养老服务中心和118个居家养老服务站,民生保障再上新台阶。 17、斗门入选全国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试点典型案例,上线全省首个区级农村集体资产网上交易平台。 18、斗门区全面推进“五大工程”,举全区之力创建全国乡村振兴示范区。 19、斗门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全国试点建设通过验收,文化体育旅游加速融合发展。 20、斗门全力支持云南福贡县打赢脱贫攻坚战,助其如期实现脱贫摘帽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