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时新闻

深汕西高速全线改扩建 助力深汕合作区“腾飞”

鹅埠至龙岗段开工至今累计完成投资约26%

来源:羊城区域     2021年03月10日        版次:ZA14    栏目:    作者:蔡鹏飞

    

  3月1日,广东省交通集团所属深汕西高速改扩建项目发布消息,项目潭西至鹅埠段合同签约仪式暨建设动员会于日前顺利召开,标志着项目全线全面动工。

  深汕西高速改扩建项目起于汕尾陆丰,路线向西途经汕尾市、深圳市深汕特别合作区(以下简称“深汕合作区”)、惠州市、深圳市,终于深圳市龙岗区,全长约146公里,全线按照双向8车道高速公路标准进行改扩建。项目分两段建设,深汕合作区鹅埠至龙岗段(深圳惠州段)约75公里,于2019年10月开工建设,目前建设已驶入“快车道”。

  在建设粤港澳大湾区背景下,深汕西高速改扩建必要性和意义是什么?据了解,随着车流量不断增长,该路段服务水平下降,交通拥堵时有发生;此外,粤东地区外出务工者主要分布在深圳、东莞等珠三角核心地区,节假日返乡高峰期深汕高速公路拥堵情况尤为严重。同时从区域大路网来看,本项目将衔接惠盐高速、惠大高速、广惠高速、潮惠高速连接线、惠深沿海高速、河惠汕高速、天汕高速等公路,项目在区域路网中的交通衔接转换功能较为突出,目前仅为四车道,难以满足区域路网的交通集散需求。本项目是深汕合作区东西向功能拓展轴的骨架性高速公路,为深汕合作区打造粤东经济腾飞的“桥头堡”提供向外辐射的运输大动脉。

  截至目前,鹅埠至龙岗段(深圳惠州段)新增用地约3636亩,现已基本完成用地交付。该路段概算总投资约128亿元,开工至今累计完成投资约26%。针对原深汕西高速公路老路技术标准低,沿线地形、地质复杂多样,既有车流量大,安全管控挑战大以及路地矛盾因素多等诸多问题,项目创新突破,采取一系列措施有效促进项目高质量建设。值得注意的是,该项目是国内首次将BIM技术应用于复杂路面改扩建设计,通过建立三维实体路面结构模型,运用自动匹配路面改造方案技术,突破了长期困扰公路改扩建路面设计和施工瓶颈。

  据悉,由近日启动的潭西至鹅埠段工程全长约71公里,采用双向8车道,设计速度为120km/h。主要设特大桥6座、大中小桥梁63座;大跨扁平隧道6座,互通立交8处,服务区3处。结合工程实际,为打造专业化、信息化和现代化项目建设管理,项目创新突破,积极践行标准化设计、工厂自动化预制、装配化施工理念,着力推进装备研发与技术升级。引入边坡机械化开挖及装配化施工,实现防护结构安装便捷、防护及时,大大缩短工期;对预制梁板采用工厂化、信息化、自动化流水线预制施工;对部分桥梁及长沙湾跨海特大桥准备采用工厂化预制和一体化架桥机建造,对超大跨径单洞四车道公路隧道采用一洞九线机械化、信息化机群施工,结合BIM设计和建管一体化平台,实现全过程安全快速、工业化智能建造,这些技术方案很多在国内或者省内属于首次应用。

  (蔡鹏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