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时新闻

跟着河长走碧道 水清岸美入画来

最美小镇以“碧水保卫战”打造生态名片,清溪河旧貌换新颜

来源:羊城区域     2021年04月27日        版次:DA13    栏目:    作者:陈泽煌

     徒步活动在清溪市民广场举办

     东莞市河长办领导及各镇街河长参与活动

     市民沿着碧道愉快前行

  

  文/陈泽煌  图/王俊伟

  

  最美人间四月天。站在清溪河河畔一侧望去,可见夹岸花草竞相生长,河面碧波荡漾,清澈见底,不时可见鱼儿浅游或白鹭低飞。漫步碧道之中,“水清岸美鱼鹭欢歌”的生态廊道尽收眼帘。

  作为精心打造的生态碧道,清溪河碧道是众多市民茶余饭后休闲健身、游玩散步的好去处。这得益于“碧水保卫战”的开展,东莞清溪镇河长办等多部门联合推进水生态治理,从河道疏浚、截污处理、景观补水、智慧管控等方面进行全方位改造,使得河涌旧貌焕新颜,极大地提升生态环境质量。

  

  风景如画

  清溪河碧道成打卡点

  

  4月24日,阳光明媚,气候宜人,中国最美小镇迎来了一场特别的徒步活动——由东莞市河长办、市水务局、团市委主办,清溪镇人民政府、广东麦天文化传媒公司承办的主题为“行走清溪碧道 传承红色基因 跟着河长走碧道”的徒步活动在清溪河河畔举行。该活动通过当地河长带队,近600名市民、志愿者走近清溪河,结合“网红打卡点”“有奖游戏”等方式欣赏沿线迷人风光。

  以水为脉,碧道为轴。据介绍,清溪河穿越整个清溪镇,是当地名副其实的“母亲河”,其中已完工的清溪河碧道工程全长约5.18公里。当天的徒步活动围绕碧道一圈,沿线设置了多个打卡点,设立多重小游戏和闯关任务。市民除了漫步亲水栈道,倚栏观景水乡风光,还可以欣赏客家特色歌舞表演,闯关打卡成功就能赢取精美礼品。“赶上周末也想带上家人沿着碧道散心了,特别是看到沿线新建了这么多文化墙,想必对了解清溪文化又是一种好途径。”一位参加活动的市民表示。

  “眼看着家门口的碧道建得越来越漂亮,谁能想到以前这里的水质又黑又臭,现在看起来舒服很多,沿着碧道走也觉得惬意。”附近社区的居民李大伯欣喜地说。事实上,像他一样的常住居民就很清楚,这条河涌在改造前的水质情况实在不容乐观。上世纪90年代以来,工业化进程加速和人口增加使得清溪水成为“纳污渠”,岸上的污水没有处理直接排进河涌,河水越来越臭、越来越黑。周边的居民群众也由于环保理念缺失,习惯向河中倾倒垃圾,让河涌不仅水质变差,生态环境也遭到了严重破坏。

  然而,这一切在清溪镇全面推行河长制后有了转机。当地镇委镇政府把河(湖)长制作为一项重大政治任务和头号民生工程来抓,通过截污治污整治、补水工程、水环境改善及水生态修复等措施,使得该河涌的水质迅速提升,并对河流两岸环境进行综合治理,建设成为美丽迷人的碧道。

  据了解,碧道建设并非是简单的河岸改造,而是在保证连贯性的基础上,尽可能地去恢复河岸原有的自然植被和生物多样性。建成后的碧道两岸栽种了各色花卉绿植,就地取材的石块砌成长椅,生态砌块形成了一道生态挡土墙,铺设有沥青骑行道、慢步道,为群众散步、运动、观景提供好去处。

  清溪河碧道的建设注重与周边小区生活的有机融合,通过开设小区后门便道与现有绿道相结合路网方式,极大地改善了居民的生活空间和生活质量;通过将碧道与现有周边公园相贯通的方式,提升了居民的活动范围及休闲去处的选择多样性。“碧道建成后,不仅是当地居民休闲的好去处,也吸引许多的游客和骑行爱好者前来打卡。”清溪镇河长办相关负责人表示。

  

  攻坚打造

  守护水清岸美好风光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更是环境治理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清溪河基本完成了排污口整治,河涌的水质一天天开始变好。随着水质和河岸生态环境的改善,白鹭等野生动物时有出现。

  而清溪河的成功治理只是开展碧水保卫战的一个缩影。自去年以来,通过污染治理、生态修复等一系列措施,镇内43条河涌河道环境持续向好,市考马滩断面2020年1-12月氨氮均值1.49mg/L,同比下降67.29%,总磷均值0.33mg/L,同比下降60.54%,水质情况得到了明显提升,已达到V类水标准。

  正是有了这一段5.18公里的“样板工程”,清溪镇的万里碧道建设得以稳步推进。“接下来将分期逐步推进石马河干流(清溪段)、铁矢岭河、清溪湖和契爷石水等河段碧道建设工作。这是落实河长制与城市品质提升改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举措。”清溪镇河长办相关负责人介绍称,这将为清溪镇建设成宜居城市和生态城市,打造风景秀丽的城市名片,提升城市的文化品位将发挥重要作用。

  据悉,下来清溪镇将坚持河长负责制,切实做好巡河工作,继续深入开展查漏补缺,按照“控源、截污、清淤、调水、管理”工作思路,深入实行“一河一策”“挂图作战”,统筹上下游、干支流、左右岸,进一步通过查漏补缺,不断完善截污纳管、污水处理厂扩容增效、控源减排、生态补水等各项治水措施,在坚持提升治水工作业务水平,深入推进全镇河湖治理工作的同时,多形式、多途径展示全镇河湖治理的决心和成果,扩大河湖治理社会关注度和参与度,进一步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发展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