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园新园部分景观 |
梁园内风景秀丽 |
梁园新园奇石众多 |
文/图 羊城晚报记者 景瑾瑾 汾江草庐、笠亭、汾江吟馆、榕阁、种纸处、无怠懈斋、富荣里……为恢复一代名园风貌,重现梁园昔日的繁荣景象,佛山市、禅城区两级政府高度重视,于2016年启动梁园及周边环境改造提升工程,修缮梁园老园,重建梁园历史景观及打造一批便民设施。日前,梁园新园七大景观对公众开放。以此为契机,梁园片区也将被打造成为禅城区文旅展示平台,加快禅城区形成“岭南文脉轴线”进程,推动文商旅融合发展。 有业内人士表示,梁园的修缮和扩建给广东传统园林的活化和升级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借鉴。 无怠懈斋等历史景观悉数亮相 七大建筑重现梁园昔日风采 佛山梁园是清代粤中四大名园之一,自古享誉在外。作为文人园林的代表,梁园低调崇简却不乏匠心独运,梁氏家族创园者将各自心曲化为造园意境,组合成梁园建筑群体,浑然天成,独具韵味。被誉为秀水、奇石、名帖的梁园三宝,体现了岭南园林的自然风格和人文底蕴。 为恢复一代名园风貌,重现梁园昔日的繁荣景象,佛山市、禅城区两级政府高度重视,于2016年启动梁园及周边环境改造提升工程。改造提升工程包括修缮梁园老园,重建梁园历史景观及打造一批便民设施。目前,该工程已全面进入尾声。5月16日,佛山梁园新园七大景观正式对公众开放。 新姿焕彩,古韵犹存。记者现场走访获悉,新开放的七大景观包括汾江草庐群体、无怠懈斋、富荣里等建筑及其周边园林。其中,汾江草庐群体又包括汾江草庐、笠亭、汾江吟馆、榕阁、种纸处等。榕阁为水边两层楼阁建筑,为整个梁园的至高点,旁有大榕树,树荫茂密簇拥高阁,故名榕阁;种纸处有蕉树数丛,历史上为芭蕉,现种植的是旅人蕉,芭蕉叶硕大能遮阳避雨,还可作纸张,在上面题诗作画,故称此处为种纸处;汾江草庐为临水三开间建筑,游人可于此处临湖赏景。 无怠懈斋是梁园原主人之一、岭南知名诗书画家梁蔼如营造的读书觞咏之地,取名无怠懈意为告诫自己不要懈怠,表达其勤奋治学的志向;富荣里则有三间保留建筑,为清代沙洛铺富荣街的民居大屋,是研究佛山古建筑的样本。 “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初佛山政府花大力气抢救梁园景点,九十年代出巨资重整古园,如今又再创辉煌,梁园的风貌越来越好。” 对于梁园的恢复和重塑,梁氏后人梁旭旋赞口不绝,“相比过去,如今梁园的面积更大了,园林设计也比原来好很多。看到一些原来有记载的园内建筑的恢复,作为梁氏后人,我内心非常震撼,也十分感动。” 与周边适安里古民居群互添姿彩 感受老城区人文魅力 记者以游客视角体验发现,梁园新园与老园相通,市民游客可通过老园区的韵桥走进新园区,近距离欣赏新园景观,还可到榕阁登高望远,一览岭南园林的大好风光、感受佛山老城区的人文魅力。 登上梁园的至高点榕阁,除了园内美景,游人的目光还会被北侧的古民居群所吸引。该建筑群是适安里古民居群,为民国时期建筑,现存建筑19栋,布局规整,自成一街,是佛山现存为数不多具岭南建筑特色的民居群,以精细的木雕屏风门作室内的各种间隔,门楣、窗楣及天井小院多有精致的灰塑装饰,为佛山市文物保护单位。 作为梁园及周边环境改造提升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修缮后的适安里古民居群被打造成兼展览、体验、培训、销售为一体的非遗技艺展示区,与梁园和佛山古镇历史风貌展示馆形成互为一体、各有侧重的文化综合体。适安里古民居群非遗体验区已于今年初面向公众开放,现已有蔡李佛鸿胜堂、刘传艺术馆、满洲窗玻璃工坊、名荟木雕艺术馆、镛正堂铜工艺美术馆、国药集团冯了性国医馆、佛山老字号文化体验馆、邓春红剪纸艺术馆、匠曼延香云纱馆等入驻。 推动文化地标串珠成链 凸显岭南名园园林特色 “梁园的修缮和扩建给广东传统园林的活化和升级提供了一个很好的例子。”在清晖园博物馆馆长梁冠蓝看来,梁园依据传统的布局和历史文化底蕴,以符合现代文旅的思路进行提升,把造园者的情趣进行了很好的修缮和保存,同时,也将周边的民居进行活化,相信梁园片区将会成为禅城区文旅融合的一个新的提升点。 “梁园新园开放后,我的第一感受就是比以前更漂亮更大了,配套也更完善了。相信接下来,梁园在文旅融合方面会做得更加好。”余荫山房管理处负责人沈瑜元表示,“广东四大名园各有特色,也是经常有互动的,大家取长补短,前段时间我还来梁园学习过。将来四大名园可以加强联动,比如文创方面,共同打造广东四大名园IP。” 佛山市文广旅体局局长陈新文表示,佛山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梁园的修复,要将梁园的历史荣光充分挖掘,也利用梁园的修复和扩建打造佛山博物馆之城的聚集区。“希望梁园在将来运营过程中,能够更好地立足禅城区自身作为岭南文化核心区和展示中心的思路,继续深挖梁园的历史文化底蕴、深挖梁园的岭南园林特质、恢复当时的生活场景,打造岭南文化高地。” “禅城区将以梁园的恢复与重塑为契机,进一步打造以‘塔坡庙—佛山鸿胜纪念馆—广东粤剧博物馆—国公古庙—佛山祖庙—岭南天地—佛山梁园—琼花会馆—水上关帝庙—佛山精武体育会会址’为节点的优质‘佛山老城旅游文化线路’,加快禅城区形成‘岭南文脉轴线’的进程,推动文商旅融合发展。” 禅城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张红兵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