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时新闻

惠州启动西湖优化提升“第一拆”

千年人文遗址重建新游客中心 五湖联通再造古韵迎新局

来源:羊城区域     2021年07月16日        版次:ZHA13    栏目:    作者:李海婵、苗理洁

     丰山隧道(含地下停车场)及丰山公园未来畅想图

  

  统筹策划/羊城晚报记者 陈骁鹏 马勇

  文/图 羊城晚报记者 李海婵

  通讯员 李亚平

  

  近来,不少市民经过惠州下角南路北侧时发现,盘踞丰山长达30多年的历史遗留建筑“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热火朝天的施工现场。“这是惠州西湖优化提升工程的‘第一拆’!”记者从相关部门获悉,未来丰山隧道(含地下停车场)及丰山公园将拔地而起,极大地缓解西湖停车难、拥堵等交通问题。接下来,惠州市委、市政府还将有序开展一系列西湖更新优化工程,真正“还湖于民、还绿于民、还景于民”。

  值得关注的是,此次项目位于惠州最负盛名的寺院——永福寺遗址,历史名迹甚多。数百年菩提古树高高屹立,相邻的还有惠州抗战史迹——抗日军事机要庋藏室。专家提醒,改造开发要提前做好勘探考古工作,挖掘保护文化遗存,为重要遗址设立纪念标志,讲好文化故事。建成后,还可如纽带般将平湖、菱湖、鳄湖及丰渚园、紫薇山公园、植物园等周边景点资源融合一体,破解西湖景点“冷热不均”问题,打造一流景区。

  

  实地走访 

  纾解交通拥堵 西湖周边将增逾500地下车位

  

  七月酷暑,热浪扑面而来。丰山,南临鳄湖,东靠菱湖,环境深邃幽静。近日,记者实地走访了位于丰山南麓的施工区域。现场,机器声轰鸣,好几辆装载车、挖掘机加长臂来回穿梭,施工人员正有条不紊加紧作业。记者环顾四周,沙石尘土飞扬,斑驳野草覆盖缠绕着断垣残壁,钢筋外露,显得荒凉破败。很难想象,这里与热闹繁华的惠州西湖仅一街之隔。

  一直以来,借国家5A级旅游景区东风,西湖完善了不少旅游基础设施,提升旅游综合接待能力,全力打造旅游亮点,不过周边交通问题依然让人诟病。惠州市人大代表、惠城区人大专职督办员邓苑萍介绍,每逢周末或节假日,大量游客涌入景区,车辆堵塞、停车难等交通难题亟待解决。

  与此同时,丰山南麓存在着一整片残破的“毛坯”建筑,环境脏乱,但由于种种历史遗留原因,一直没有得到妥善处理,难于进行改造,与西湖格格不入。30多年来,这里过半楼房一直闲置着,仅部分租给外地人居住或做生意。

  此次重拳出击拆除改造,市民纷纷叫好。80多岁的徐三妹在丰山加油站旁开了家餐饮店,生意火爆,见证着丰山30多年来的发展。此次店铺也被列入拆迁改造范围,她二话不说积极配合签字。拆迁当天,她站在一旁密切关注着,“只要是惠民工程,作为党员我带头支持。”徐三妹代表了不少拆迁户的心声。有位业主是上世纪90年代购入房子用于投资,没想到楼盘迟迟盘活不了,“沉睡”至今。尽管心里难受,他没有任何抱怨,十分支持拆迁工作。

  承载着人们期待的丰山,未来将如何开发改造?“结合惠州西湖及周边区域更新优化工作,计划实施丰山隧道(含地下停车场)及丰山公园项目!”相关部门透露,隧道主线起点位于丰山路以南,终点与现状合生大桥接顺。主线隧道车道规模双向6车道,在丰山路北侧设置一对平行匝道,原下角南路地面道路仅通行非机动车和行人。在隧道东侧建设停车位500多个的地下停车场。同时,在地面部分规划建设以红色为主题的丰山公园、游客服务中心、集散广场和西湖西入口。如此一来,便可在一定程度上破解西湖拥堵、停车难等交通问题,同时解决惠州西湖没有一个能代表景区形象的游客服务中心的窘境。

  

  文化深厚

  古寺人文荟萃 苏东坡曾亲笔为其留下题刻

  

  施工现场,与热火朝天景象不同的是,一棵古老的菩提树静静伫立,闲时工人在树下乘凉休憩。“这是永福寺遗址最后的见证物了。”惠州民间艺术大师刘汉新介绍。说起永福寺,惠州人对红花湖重建的永福寺更为熟悉。而历史上,丰山南麓的永福寺是惠州坊间历来所说的福地,是惠州最古老的寺庙之一,也曾是东江领域乃至岭南有名的佛教道场。

  永福寺,始建于唐朝贞观年间,原为神霄宫址,宋唐庚在此有“永福古寺钟崛奇”诗句。描绘永福寺的景观“野寺岚烟”是西湖著名的历史风景之一。明洪武初年,惠州西湖的栖禅寺、嘉祐寺、圆通寺、光孝寺,通通撤并到永福寺,并成立僧纲司(官署名,掌有关佛教事务)。

  永福寺与苏东坡渊源颇深。寓惠期间,苏东坡与永福寺住持相交甚厚,北宋绍圣二年(1095年),长老募建寺中海会殿,苏东坡为之作《海会殿上梁文》并“助三十缗足,令起寝堂”,又募资买寺旁水陂(即今天鳄湖)筑池放生。相传,苏东坡还为这座海拔仅44.2米的丰山题刻“万山第一”,可见丰山永福寺名气在当时非同一般。

  “这里名迹甚多。”刘汉新介绍,古神霄宫、永福寺、无寿院、文昌阁、清惠阳书院皆在此,山左有平远台、湖山揽胜亭,山前有归云洞、菩萨泉。值得一提的是,此地曾人文鼎盛,响起琅琅读书声。明代建起的横槎精舍是著名“三尚书”中的两位叶梦熊、杨起元读书的地方。清雍正九年知府吴简民兴建惠阳书院,后迁建黄塘并易名丰湖书院,是广东四大著名书院之一,至今延绵不息。刘汉新回忆,上世纪80年代,那时候没有车水马龙,丰山、紫薇山及高榜山互联相通,山前横槎河流清澈透亮,树木葱郁,“很多古墓埋于底下。”

  令人惋惜的是,众多名胜古迹随着岁月的流逝而湮没了,仅存古菩提树一棵。“别小看这棵树!”刘汉新介绍,这可能是惠城区最古老的菩提树。“佛教视菩提树为圣树,永福寺距今上千年,古树应该远不止三百多年。”

  与永福寺遗址相邻,在丰山东北山麓,惠州抗战史迹——抗日军事机要庋藏室仍保存较好。刘汉新介绍,1938年,国民党军队第151师镇守惠州,规划布防,司令部设于永福寺。师长莫希德为“谋僚属安全及机要庋藏起见,于(永福寺)左侧隙地筑地下室,以备不虞”。莫希德还撰刻“抗日室记”碑镶于室壁。后日军第二次侵占惠州,焚烧抢掠永福寺,地下室也无幸免,碑记遭破坏,碑文中的“日”字“敌”字“莫”字均残损,据考证,是刺刀所凿而致。由此可见日本侵略者的心虚。

  

  专家建议

  五湖联动互通 提升风貌打造一流西湖景区

  

  丰山历史文化遗产资源丰富,在开发改造时,应该如何保护?刘汉新建议,在挖掘过程中,注意勘察考古,做好文物保护工作。建设时,在重要遗址设立纪念标志,延续城市文脉。

  对此,邓苑萍深表赞同,“不仅要保护好,还要讲好惠州历史文化故事,让人们了解到这片土地悠久的历史与灿烂的文化”。在得知丰山改造消息后,邓苑萍十分激动欣慰。多年来,她做了大量的调研工作,为建设更好的西湖“发声”。其中,《关于促进土地复合开发 打造一流西湖景区的议案》等引起广泛关注。

  她分析,目前下角南路道路弯曲,为景区北门所在,节假日车辆拥堵情况严重、大量人流横穿道路,险象环生。而且该路在西湖核心景区内部穿越,景观的整体性、延续性被割裂。丰山隧道建成后,将彻底解决这一问题。机动车交通下地后可完全实现“人车分流”,地面则成为完整的步行空间,为游客市民打造出一个优美怡人的慢行系统。“同时,隧道两侧地下空间可进行综合开发利用!”她建议,可建成一个旅游商业中心和地下停车库,可彻底解决西湖景区停车位、特色旅游商品、餐饮及体验式服务设施的不足。

  西湖景区每年接待游客数千万人次,但目前惠州西湖尚无能代表景区形象的游客服务中心。此次改造提出,在地面部分规划建设以红色为主题的丰山公园、游客服务中心、集散广场和西湖西入口。她认为,要建设符合市民游客需求的综合型的现代化游客服务中心,集景点售票、宣传推介、导游服务、集散换乘、咨询投诉、餐饮购物、监控监管等于一体,真正让游客无障碍畅游西湖五湖!

  邓苑萍说,如此一来,也能像纽带般将平湖、菱湖、鳄湖及各丰渚园、祝屋巷、丰山公园、紫薇山公园、植物园等景点资源融合一体,有效解决西湖“冷热不均”问题,提升景区风貌,打造一流景区。同时,她反复提醒,相关部门谋定而后动,做好长期细致的规划,反复论证推敲,“动一草一木,需要慎之又慎。”

  

  文脉现场

  

  6个半小时 啃下“硬骨头”

  

  7月4日下午3时半,丰山南麓一栋历史遗留建筑轰然倒下。“30多年的建筑,6个半小时基本拆掉,清场面积共约9638.09平方米。”江南街道办事处副主任杨剑犀介绍,包括这栋建筑在内,此次项目清场面积约35亩,涉及约32个临街商铺、约60处建构筑物,建筑面积约15862.25平方米,预计本周日将全部完成拆迁工作。

  西湖整治,民心所向。下角南路北侧片区地块清场,是西湖整治的重点。“一接下这个任务,我们就摁停了休息键。”杨剑犀介绍,4月30日,他们收到《关于江南下角南路北侧片区地块项目用地清场的通告》后,他们以最快的速度组织实施,以“5+2”“白加黑”的工作模式推进项目征拆。

  “项目涉及历史遗留问题较为复杂!”杨剑犀说,工作人员认真分析每一户权利人的情况,依据政策标准细致开展各项征收补偿事宜,挨家挨户约谈,讲清道明项目实施的重要性和意义。

  拆迁不仅有法度也有暖度。杨剑犀介绍,工作人员注重了解承租户经营情况,与承租户一起商量解决搬迁腾空等困难。如有几户承租户比较困难,重新找店铺需要资金,街道便先行垫付承租户的停产停业征收补偿款,并安排人员协助承租户,共同解决困难,“工作人员甚至用私人车辆帮助承租户一起搬货物,减轻了承租户因转移场所而造成的经营亏损,获得了他们的理解与肯定。”  (李海婵)

  

  文脉众议

  

  熠熠明珠耀鹅城

  

  文/苗理洁

  

  闻名遐迩的惠州西湖,似一颗熠熠闪烁的明珠,光照鹅城。西湖真正成为湖,是宋治平三年(1066年)陈偁在惠州做知州的时候。

  在此之前,西湖是东江改道遗留下来的古河床。追溯至远古,东江从江西三百山发源,一路携带了它大大小小的儿女——俐江、新丰江、秋香江,扭捏着向西逆行。也许是上苍的旨意,它在横沥转了个大弯折向西南,又汇合了从惠东奔流的姐妹河西枝江,一路向西北悠然而去,奔向珠江口。也不知哪年哪月,在如今惠州城的西面,遗下长长一片洼地,后有横槎、天螺、水帘、榜山几支山水注入成湖。明代郡人叶萼在《全湖大势记》中写道:“因是溪化为湖,广袤十余里,汪洋千顷,波光若练。”

  陈偁来惠州,眼见偌大的一个湖竟经常枯涸,实际是湖江相通,无法蓄水,影响民生。已届天命之年的陈偁便领着百姓修湖堤(今通向丰湖书院之堤)、植竹径(今市中心人民医院)、筑拱桥(今五眼桥)。惠州人感恩陈偁的功德,命堤为“陈公堤”。陈公堤筑好之后,湖水可浇灌田数万亩。“苇藕蒲鱼之利,施于民者丰矣!故谓之丰湖。”陈偁还建亭馆、开六桥,筑荷花浦,形成了生产与风景俱备的湖泊,“明珠”雏形初现。

  宋绍圣元年(1094年),苏东坡谪居惠州,他在《赠昙秀》诗中写道:“人间胜景略已遍,匡庐南岭并西湖,西湖北望三千里,大堤冉冉横秋水。”由于苏东坡,丰湖改称西湖,扬名天下。期间,苏东坡助款筑堤通西山,后人称之苏堤。他足履遍西湖,题额天庆观(现元妙观)、修永福寺、筑放生池,葬王朝云于孤山,建六如亭,给后世留下绵绵美谈与传说。至南宋著名诗人杨万里过惠游西湖时,曾发出“三处西湖一色秋,钱塘颍水与罗浮”的感慨,并说“海内奇观,称西湖者三,惠州其一也”。

  西湖的形成,始于陈偁兴题筑桥、蓄泄湖水、灌田养鱼,又经后世代代建设而完善。由最初的八景:丰湖渔唱、半径樵归、山寺岚烟、水帘风瀑、荔浦风清、桃园日暖、鹤峰返照、雁塔斜晖,到清朝康熙年间又补充了六景:象岭飞云、合江罗带、黄塘晚钟、苏堤玩月、榜岭春霖、西新避暑。即使如此,人们还爱它不够,游湖的才子们又增列二十余处。如,野港观鱼、三台晓日、红棉春醉等。西湖这颗天赐的明珠,越发绚丽多姿。

  这颗明珠也曾遭劫难。那是日本侵华期间,惠州前后经历四次沦陷,湖内横槎桥、近秀桥、圆通桥被炸,百花洲埠头和五眼桥河滩成杀人的屠场,秀丽的山水见证历史上最残酷的一幕。

  新中国成立后,西湖迎来了新生。特别是改革开放后,时任广东省委书记的习仲勋明确指示:“西湖风景建设,应与生产相结合,如两者发生矛盾,生产应服从西湖风景建设。”由此,西湖的建设跃上一个新的高度:开辟环湖道路、修缮名胜古迹、收集石刻碑碣、整理诗词书画、修复园林建筑、开发风景资源、广植树木花草等,逐步向大城市大园林的格局迈进,这是社会发展、时代进步使然。

  明珠熠熠耀鹅城,这是惠州人的荣幸。天赐我物,怎不感恩上苍?怎不对这颗明珠爱不释手!故而迫切希望西湖建设再跃新的高度。也许会有刮骨去毒的痛苦,但可换来明珠永耀的幸福。西湖,山会更青,水会更绿。利民功绩,必定永存史册。

  

  【文脉一周】

  

  近日,惠东寨场山森林公园惊现猕猴,属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无独有偶,2017年,惠东莲花山白盆珠省级自然保护区自2004年成立以来首次发现国家二级保护动物藏酋猴。

  

  9月1日开学、接种疫苗“应接尽接”、非必要不离惠……日前,惠州市教育局发布致全市学生和家长的公开信,对全市130多万名学生暑假事宜进行指导和建议。

  

  夏日炎炎,惠东县滨海旅游逐渐恢复往日热闹景象。目前对7座及以下非惠州籍机动车未作出限行要求。但巽寮滨海旅游度假区、平海镇、港口滨海旅游度假区沿海旅游景区对1.95吨以上货车及危化品运输车辆实施限行。

  

  惠州籍跆拳道运动员张梦宇代表中国征战东京奥运会,将于7月26日参加67公斤级比赛。

  

  (李海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