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时新闻

珠海斗门

古驿道有望“复活”

来源:羊城区域     2021年07月16日        版次:ZXA14    栏目:    作者:梅尔

     来自南门村的接霞庄 李华理 摄

     金台寺

  

  文/图 梅尔

  

  鲜为人知的古驿道,可以解读一个地方的前世今生。珠海斗门的古驿道,是广东海防重地、珠江口西岸近代墟市贸易发展的见证,也是五邑地区华侨下南洋的主要陆路通道及战争时期重要交通线,具有重要历史价值。然而,因不再使用或被植被覆盖,曾经重要的古驿道一度被遗忘。眼下,斗门古驿道有望以全新形式迎来“重生”。

  日前,珠海市自然资源局斗门分局发布了《珠海市斗门区古驿道保护与利用规划及示范段详细设计批前公告》(以下简称《批前公告》),其中提出,按照“一心三环”的空间结构规划,以五大古道为基础,构建历史文化游径。其中,示范段选线也有了明确规划。

  

  古道线路原长67.5公里

  

  根据《批前公告》显示,推进本次规划设计是为了全面响应广东省建设文化强省和珠海市建设大湾区魅力之城的战略,充分挖掘斗门古驿道历史文化资源,以古驿道为基础,串联沿线历史人文资源及自然资源,通过“古道+旅游”“古道+文化”“古道+体育”等多种方式,促进斗门地区传统村落的复活再生、珍贵乡土记忆的保存,将斗门古驿道打造成开放式永不落幕的自然历史博物馆,为珠海市民提供高品质的户外运动和休闲空间。

  经文献资料研究和实地踏勘发现,斗门境内共分布茶冷迳古道、大迳古道、西坑迳古道、乾务迳古道、黄杨山古道五条古道线路,原线位长约67.5公里。然而,部分路段因修建水库或植被覆盖已灭失,实际留存约6.35公里。

  在《斗门古驿道线路遗存一览表》中可以看到,原15.6公里的茶冷迳古道,目前遗存长度仅2.65公里,但沿线仍保留有茶亭遗址一处、石桥一处。另外四处古道也存在类似情况,遗存长度不长,但部分重要遗址仍可见,亟待保护。

  笔者了解到,本次重新规划,将综合考虑古道沿线发展节点特征、历史文化价值等要素,以茶冷迳、乾务迳、西坑迳、大迳、黄杨山古道及古道连线为基础,构建历史文化游径。

  

  “一心三环”的规划理念

  

  笔者了解到,《批前公告》提出了“一心三环”的规划理念。三条历史文化游径均有了具体的线路走向设计,且各有各特点,长度合计超130公里。

  其中,茶冷迳红色革命历史文化游径以红色革命历史文化为主题,全长设计为41公里,以茶冷迳古道、大迳古道、乾务迳古道为基础,向北到达斗门墟,向南延伸至虎山村。将邝任生烈士故居、中共小濠涌党支部旧址、健民小学旧址等红色革命遗址实现串联。

  而西坑迳黄杨揽胜历史文化游径,则以突出黄杨山古道风光为主题,全长约50公里,以黄杨山古道、西坑迳古道、乾务迳古道为基础,向西到达斗门墟,向北连接大赤坎,向南连接乾务,向东到达井岸。将黄杨山日机撞山遗址、茶田吐翠、赤脚仙踪、第一石门、金台银瀑等遗址和秘境串联。

  大迳水乡风情历史文化游径则以突出本地水乡风情为主题,全长约40公里,以大迳古道为基础,向南至斗门墟,向北到达莲洲,将西安码头、十里莲江、马南宝古墓、古码头衣冠冢等水乡和遗址有机连接。

  

  示范段规划有望率先落地

  

  据了解,《批前公告》中重点提到《示范段详细设计规划》,该《批前公告》目前正在公示,公示具体时间为2021年7月8日-8月6日。

  《批前公告》显示,通过综合评估,选取茶冷迳红色革命历史文化游径和西坑迳黄杨揽胜历史文化游径的一部分作为示范段进行建设,建设里程约23公里。线路走向为“大赤坎村——御温泉——南门村——斗门旧街——排山村——金台寺——黄杨山郊野绿道——黄杨山古道遗存——黄杨山郊野绿道——黄杨八景——大赤坎村”,形成环形。

  按照规划,示范段由黄杨山古道遗存、郊野绿道和域乡道路三部分组成。其中黄杨山古道沿线将计划依据遗存点和景观兴趣点,设计若干景观节点,丰富游客的体验性,增强古道的趣味性。而连接线为郊野绿道、城乡道路,将更强调通过标识系统讲好古驿道故事。

  《规划》还计划完善沿线交通衔接设施、服务设施和标识系统等。计划在山地型路段共设置3处出入口。还有望整体规划7处停车场,除利用现有西湾停车场、金台寺接驳停车场等5处停车场外,还计划结合沥岐村、黄杨八景驿站增设2处停车场。在完善步行系统方面,另还建议利用水电站—金台寺旧址段东侧现状土路,建设郊野绿道,在起终点设置自行车租赁点,形成小环线,让体验更丰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