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时新闻

旧厂房潮流改造,老旧项目变身艺术街区,文旅业态融合不断创新

惠州谋建岭东雄郡文化创意产业园

来源:羊城区域     2021年08月20日        版次:ZHA14    栏目:城市记忆(13)    作者:林海生

     33号青年文化街区每晚都吸引很多年轻人前来打卡

     工业风与创意相结合的店面

     游客倚着旧墙拍照记录

     野岛社区


  统筹策划/羊城晚报记者 陈骁鹏 马勇

  文/图 羊城晚报记者 林海生

  

  2019年以来,大规模的城市更新和老旧厂房改造在很多城市如火如荼地展开,上世纪的工业文明与当代城市创意活力上演“灵魂碰撞”。潮流的设计风格、琳琅满目且创意十足的文创产品、休闲娱乐的咖啡店等走进历史文化街区和文化产业园,让老建筑重新吸引了一大波目光。

  910文化创意园、野岛文化生活社区、33号公路青年文化街区……惠州也涌现了不少青年人喜闻乐见的网红打卡地。惠州“十四五”规划更明确提出,要加快建设岭东雄郡文化创意产业园,规划建设省级文创园区,培育百强文旅企业,大力发展数字创意、数字娱乐、数字文化产品制造业等,持续壮大文旅产业规模,促进文旅业态融合创新,不断满足文化消费升级需求。

  

  定位年轻人 打造旧厂房新潮流

  

  近期,在不少惠州青年的朋友圈和小红书笔记中,都出现了一个相同的打卡地——藏在惠州市惠城区下角街道910创意文化园内的“非黑即白艺术展”。摄影展以黑白为主色调,将真实、细腻的大幅肖像照,悬挂在富有设计感的空间范围内,令人耳目一新,吸引了不少人前来打卡。

  这个摄影展设在U STUDIO摄影艺术空间,该摄影艺术空间主理人UU(艺名)告诉羊城晚报记者,她从小就很喜欢绘画,办摄影展的初衷是想将对色彩的理解与自己的工作结合起来,用色彩展现工作室的成长,首期主题为“真”,传达的是在充满美颜相机、滤镜ps的当下,要记住自己的本真与初心。她表示,没想到一经推出就意外走红,慕名前来的市民很多,以年轻群体为主,由于疫情防控的需要,艺术空间每天只接待10位市民,且要提前预约。

  前来打卡的市民刘小姐说,她在网上留意到网友们在展内的打卡照,很感兴趣,就过来看看:“惠州不少人都会前往广州、深圳等一线城市看展,这个展颇有一线城市图片展的设计感跟艺术感,感觉还不错。”

  记者了解到,910文化创意园前身为旧工业区,近年来通过转型升级,以“生活+创意”为主打,引进了20余家企业,覆盖了影视媒体、创意设计、美术教育等文化创意商圈。“转型升级后,园区增添了不少创意色彩,鲜艳搞怪的涂鸦、保有工艺感的楼梯等都成为年轻人打卡的热门地。”惠州910文化创意园园区负责人周镇城介绍,园区门牌号码是10号,取名“910”,符合年轻人喜爱的“谐音梗”,谐音“就要你”,整个园区占地将近一万平方米,由十三栋大小不一的建筑组成,主要服务于青年群体。

  除了910创意园区,位于惠州市区港惠购物中心旁的33号青年文化街区,自今年1月份正式对外开放以来,也成为了惠州青年人的打卡地。33号青年街区董事总经理李裕达介绍,街区由一个旧制衣厂房改造而来,定位为惠州首个以青年潮流为主题的工业旅游街区,共设置了“公路商店”“国潮青年公园”“欧色彩工坊”三个主题板块:“与传统的旧厂改造项目不同,33号不仅仅是简单地将旧厂房翻新,而是更加注重构建文化内核,打造可持续发展的青年文化生态圈,已引进了攀岩,滑板,街舞,舞头音乐,涂鸦,电竞文化动漫文化等等,现园区的招商率已经达到了60%。为了扩大影响力,我们不定期会举办一些比赛、活动等,借此引进各类商家,为街区增添活力。”

  根据中国旅游研究院文化旅游研究基地、河南文化旅游研究院编著的《中国文化旅游发展报告(2019-2020)》,文创消费群体主要集中在中高消费水平的年轻消费者。在整个文创消费客群中,文创消费群体女性高于男性,“90后”高于“80后”。“80后”到“95后”占整个文创消费客群的74%,其中女性占了近7成比例。

  目前,惠州抓住这一消费趋势,文化创意产业园正在往年轻化、个性化的方向打造。除了上述的910文化创意园和33号青年街区外,惠州的野岛文化社区、T21创意园等也正在朝着这个方向发展。每天午后,总会有不少年轻人走进这些园区,手捧咖啡,踏着石阶,倚着旧墙,以斑驳的墙体为背景,调好角度与光圈,“咔嚓”一声,记录下旧厂房的新活力。

  

  发展方向 贴近生活服务文化IP

  

  近年来,随着惠州市第三产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旧厂通过改造,重新焕发生机。早在2015年,惠州就印发的《惠州市文广新局关于文化创意产业园区(集聚区)管理办法》(下简称“管理办法”),以引导和促进文化创意产业园区(集聚区)的科学健康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管理办法中提出,“文化创意产业园区(集聚区)”是指惠州市内以文化创意产业为主业态,集聚(包括产业横向集聚和产业链纵向整合集聚)了一定数量的文化创意企业,具有一定的产业规模,具备自主创意创新研发能力,实现文化创意产业资源、文化创意产业要素的有效集聚和产业链的延伸,发挥集聚、辐射和联动、带动作用,并具有专门的服务运营管理机构和公共服务平台,能够提供相应的基础设施保障和配套公共服务的特定区域。

  当下,惠州旧厂改造项目已完成了初步工程。商业改造后,要想让这些项目长期良好运作,还要走差异化、特色化的发展道路,不断提升项目创新,加强维护运营,提高综合服务能力,才能实现项目与商家乃至城市的三方共赢。

  有业内人士称,文化创意产业园及文创街区,在服务市民群众的同时,也肩负着一定的历史使命,即要打造有本地文化特色的文创产品,要服务于本地文化IP的发展。

  今年7月,文化和旅游部办公厅发布的《关于推进旅游商品创意提升工作的通知》也提出,要坚持文化为魂、市场导向、品牌引领、示范带动等,切实提升旅游商品开发水平,聚焦旅游商品综合带动、扩大消费的优势作用,多措并举,在全国实施旅游商品创意提升行动,更好地推进文旅融合发展。

  中国旅游研究院文化旅游研究基地特约研究员宋朝丽认为,文化IP具有超强的变现能力,也是展示城市形象最好的代言产品之一,苏州博物馆江南四大才子这一IP与天猫上的8款茶品牌进行品牌跨界合作,在天猫的推动下,这个系列的商品上线当天就爆卖10万份。“这足见文化IP的变现能力。”她表示,按照文创消费总体趋势,家居日用、文化娱乐用品仍是文创用品核心行业,占比超过80%,文创产品生活化仍是一个大趋势。

  对此,惠州市秋长谷里品牌运营相关负责人也表示认同,该人士认为,文创取得成功的关键元素在于生活化、接地气、能够融入日常生活中,缺乏具有鲜明个性、旅游价值、实用功能的创新型产品,已不能满足现代的生活方式,无法调动年轻游客的购买兴趣。

  

  发展痛点 同质化严重抱团无力

  

  相较于传统的商业圈,文化创意园在面临商业化运作的同时,还承载了一定的文化功能。国内不少文化创意园在运营过程中,逐渐出现文化功能和消费点断层的局面,最终餐馆比展馆多,好不容易建立的文化符号与品牌特色也随之流失。

  管理办法也早就提出,文化创意产业园区(集聚区)以文化创意产业为主业态,具有鲜明的产业定位和特色,并已集聚了一定数量的文化创意企业,且文化创意企业数量占园区(集聚区)企业总数的60%以上或文化创意产业总产值/营业收入占园区(集聚区)总产值/营业收入的60%以上,成效显著,在本市或区域内具有代表性或领先性。

  尽管如此,惠州已经完成旧厂房改造的创意园,也存在这样的问题。羊城晚报记者走访多家文化创意园发现,与广深等地创意园相比,入驻各个创意园的企业存在同质化严重、体量小、效益不高等短板,园区发展处于1.0阶段,园内企业尚未形成良性的互动。UU告诉记者,自己心目中创意园最理想的状态是园内的企业能够达到业务互补、相互引流的契合度。在33号青年街区中经营DIY小挂件的梁女士也表示认同,在她看来,目前街区的企业普遍存在个性化太过明显,与其他企业难以达成命运共同体,抱团发展的效果。

  野岛社区内从事传统文化传播的陆先生向记者分享了自己对于文化创意产业园的理解,他表示,真正意义上的产业园,应该由青年人来打造,服务于青年人。“现在在走进野岛社区,很多年轻人都会在主题的咖啡店、奶茶店内消费、打游戏娱乐,效益上来了但觉得有所不足,倘若换一种方式,年轻人一边在内消费一边创造价值,获提升自身技能,或谋求更好发展,整体氛围更加向上,这样的园区,会随时代不断进步,永不过时,岂不更好?”

  野岛社区运营总监许碧盈表示,文创园的运营发展是一个长期的价值兑现过程,作为运营方,需要有耐心和信心培育品牌符号,见证项目成长:“项目在招商过程中,需要思考如何平衡文化功能和消费点的问题,持续输出差异化的文化创意活动,保持园区独特的调性和活力。”

  除了园区内文化功能和消费点断层问题外,园区的配套也是一大难题,由于多数园区是由旧厂房改造而成,配套远跟不上发展,以停车场为例,园区多数位于老城区,空间规划难,停车难成为一大棘手问题。许碧盈介绍,野岛社区目前规划了部分停车位,供入驻商家和游客共同使用,不过,一旦举行活动,停车位仍是杯水车薪、供不应求,同时会带来一定程度的道路堵塞。

  

  打造岭东雄郡惠州文化创意产业园

  

  “十四五”期间,惠州正在谋划打造岭东雄郡惠州文化创意产业园,应该朝着怎样的方向打造呢?

  惠州学院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罗川山认为,首先要明确园区的建设定位,找准发展方向,建议依托媒体自身优势和新媒体产业发展趋势寻求园区的创业创新创意突破口。其次,要致力文创产业园筹建、运行工作机制的构建,可配套成立“园区开发办”或“招商办”,以确保有专门的人员思考筹划、具体实施,还可考虑与院校或新闻机构合作衔接成立一个产学研机构如惠州新媒体产业研究所,发现和对接各项政策资源和寻求相应上级机构支持。再者,要树立和强化园区运筹的项目化思维。可从探索新形势下广告业新业态的角度,找准社会需求与媒体融合、整合的切入点,论证形成项目并发现项目运营的运筹空间,尝试发展媒体+项目或资源、需求+媒体等灵活形式,跟进广告业态变化和广告市场转型出现的新需求。

  颐高产城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合作人、总裁助理陈言林表示:“从建设园区的角度出发,首先要突出首位产业,梳理出主营业务也就是阳光产业。”陈言林说,在突出首位产业的同时,就要考虑多点定局,强化经营性收入。

  “岭东雄郡文化创意产业园应该打造‘一园多区’的产业集群基地。”陈言林认为,文化创意产业园可以在数字经济、新服务经济、绿色经济、智慧经济、分享经济新经济五大领域产业融合发展,打造成为区域数字文创产业新高地、数字文创产业集聚中心、数字文创产业展示体验中心、文化创业基地·全媒体中心、全要素创业服务聚集区和创新企业策源地。

  万事利集团战略事业部总经理朱诚认为,文化产业和文化创意属于人文主义产物。过去人们多考虑产品的实用性,没有太多考虑审美和情感寄托,随着文创产业逐渐兴起,消费升级改变生活习惯,文创产业也需要转型升级。

  如何转型升级?朱诚认为,从产业园建设上来说,需要“空间换地”,以此提高容积率,增加空间面积,通过这个手段使文创产业链和文创生态系统形成闭环,让更多企业进入到产业园当中。

  惠州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产业科相关负责人向记者介绍,岭东雄郡文创园要按照国家级、省级文创园标准进行高层次筹建设计,争创建设成为惠州唯一的国家级、省级文创示范园区。他认为,当前国家鼓励文创产业发展,引导扩大文化消费,惠州也迫切需要一个高层次的文创园,更需要一个文化IP,来推动惠州创意产业发展。

  “文创园形成文化IP代表着一个品牌和无形资产,可以通过商业化运营产业化经营,转化为文化产品并促进文化消费,实现价值变现。”该负责人认为,打造岭东雄郡文创园首先要重视打造文创园文化IP,从顶层设计着手,进行现代化、时尚化和形象化的演绎,创造特征鲜明的IP形象,打造运营好文创园的文化IP价值,进而扩大创意产业生产服务需求,刺激创意产业发展,围绕岭东雄郡文创园建设引导形成文创产业集聚发展,最终既推动了园区建设又促进了创意产业发展。他表示,岭东雄郡文创园入驻企业宜融则融,能融尽融,伴随着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时代的到来,各行各业入驻融合在一起,创意产业将大有可为,大有作为。

  

  他山之石

  

  羊城创意产业园:

  从旧厂房到300亿元产值

  

  坐落在广州市天河区黄埔大道的羊城创意产业园是国家音乐创意产业基地和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这里聚集了酷狗音乐、荔枝、洋葱等130余家数字音乐、网络直播、游戏动漫、人工智能领域优质企业,成功培育出9家上市公司,2020年各园区总年产值超过300亿元。

  2007年由化纤厂旧厂房改造而成的羊城创意产业园,目前已发展成为广东文创产业的制高点、数字经济的新高地。去年,园区走出了“中国音频行业第一股”荔枝,今年,又诞生了“品质生活品牌平台第一股”洋葱。2014年以来,羊城创意产业园以连续7年每年诞生一个上市公司的步伐,快步迈上文化创意、移动互联产业集聚的快车道。

  羊城创意产业园依托羊城晚报报业集团强大的省级媒体平台,实现“老厂房、新业态”的蝶变。规划之初,园区便高点定位,精心谋划,下足“绣花功夫”进行微改造筑巢引凤,吸引了酷狗、中央车站、荔枝、洋葱时尚集团、西山居游戏、天闻角川、爆米花动画等百余家优质企业入驻,打造创意产业集群。同时,引入了连接汇(华南黑马会)、中科零壹互联网文创加速器,打造了一条“创业苗圃—孵化器—加速器”孵化育成链条,以新型文化产业为目标,以媒体融合为核心,以“互联网音乐”为特色,以“互联网+N”为依托,以“创投+孵化”为平台的现代文化产业园区悄然崛起。

  经过十多年的滚动拓展,羊城创意产业园产业规模和园区经营面积不断扩大,形成包括主园区、东风东园区、广州东园区、南沙星海艺术产业园园区、沙洛园区等“一园多区”新格局,走出一条文创产业发展特色新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