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时新闻

江门将大力实施城乡低收入人口共同致富等五大行动,到2025年年底——

农村人均可支配收入将超3万元

来源:羊城区域     2021年08月20日        版次:ZXA13    栏目:    作者:陈卓栋、江讯、谭耀广

     江门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将进一步缩小(资料图片)

  

  文/图 羊城晚报记者 陈卓栋 通讯员 江讯 谭耀广

  

  记者19日从江门市农业农村局等相关部门获悉,近日,中共江门市委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领导小组印发《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根据《方案》,到2025年年底,农业农村现代化取得重大进展,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基本健全,培育陈皮、大米、茶叶、鳗鱼、马冈鹅、禽蛋等六大百亿特色优势农业产业集群,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3万元以上,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缩小到1.85:1。

  据了解,为实现该目标,《方案》提出江门将大力实施城乡低收入人口共同致富、乡村产业提质、乡村建设行动、基层治理创新行动、乡村振兴政策保障行动等五大行动25项重点工作。

  

  建立常态化长效帮扶机制

  

  为实现城乡低收入人口共同致富,江门将按照全域推进的总体思路,开展“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科研力量”组团式驻镇帮镇扶村,建立健全“三结对”挂钩欠发达地区帮扶工作机制;从市县两级分别选派优秀年轻干部到村担任第一书记,形成由市直单位派出第一书记任队长的驻镇帮镇扶村乡村振兴工作队;实施新一轮“百企兴百村”行动,健全社会力量精准帮扶、精准对接机制。

  此外,结合江门前一阶段开展扶贫线与低保线“两线合一”试点的系列改革成果,《方案》提出要进一步深化“两线合一”扶贫改革成果应用,建立健全解决相对贫困的常态化长效帮扶机制;分层分类及时落实帮扶政策,健全帮扶项目与城乡低收入群众参与挂钩机制;健全分层分类梯度救助体系,将救助范围逐步扩大到刚性支出型低收入对象。

  

  大力扶持六大特色优势产业

  

  乡村产业提质方面,培育陈皮、大米、茶叶、鳗鱼、马冈鹅、禽蛋等特色农业产业集群是关键。《方案》将乡村产业提质行动细化成六项重点工作,其中包括强化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推进畜牧业和水产业转型升级、紧抓种子和耕地两个要害、强化农业科技创新驱动、打造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推进农业绿色安全生产等。

  根据《方案》,江门将深入打造“跨县集群、一县一园、一镇一业、一村一品”现代农业产业集群体系,加快新会陈皮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广东省农产品加工示范区和大湾区农产品交易流通中心等国家、省级农业产业园建设,大力扶持发展六大特色优势农业产业,打造特色农产品公共品牌,探索实施农业产业“链长制”试点,力争到2023年实现六大特色优势农业产业全链条总产值翻一番,达676亿元以上;到2025年培育2至3个省级跨县集群、优势特色、功能性现代农业产业园,认定市级以上农业专业村镇100个,建成一批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

  

  加快发展侨乡特色美丽经济

  

  乡村建设也是此次《方案》的一种重点,记者了解到,通过乡村人居环境的规划与整治,以及区域特色化发展建设,江门将加快发展侨乡特色美丽经济。其中,江门将强化东部都市农业休闲核心区、西部生态农业与乡村旅游区、沿海休闲渔业与渔港旅游带、粤港澳创业农业体验湾区建设,支持探索开展“科普+农业+文旅”的综合休闲农业活动,加快推进杜阮凉瓜小镇国家级田园综合体试点建设,支持引导民宿业发展。

  为了实施乡村建设行动,根据《方案》,江门将要求全面优化村庄规划,推动有条件的村庄全域全要素编制村庄规划,严格按照规划有序开展各项建设。

  《方案》还提出,江门将全面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2022年年底,全市主要交通道路沿线环境达到干净整洁要求。到2025年,所有行政村完成“三线”整治任务。全市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覆盖率达80%,农村黑臭水体治理率达到4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