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时新闻

南海北区村民不忘“以船为家、以渔为生”炼就的疍家人精神内核

弯弯的月亮映照疍家水上人生

来源:羊城区域     2021年08月26日        版次:FA14    栏目:    作者:张闻、黄磊

     避风塘的水桥处停满了小艇

     上世纪70年代党委政府帮疍家人上岸修建的房屋

     疍家人在艇上劳作


  出品 佛山记者站 策划/统筹 谢红

  文/图 羊城晚报记者 张闻 黄磊

  

  “遥远的夜空,有一个弯弯的月亮;弯弯的月亮下面,是那弯弯的小桥;小桥的旁边,是那弯弯的小船,弯弯的小船悠悠,是我童年的阿娇……”

  坐在东平河畔北区避风塘的小艇上,65岁的谭叔偶尔也会听起这首红遍大江南北的《弯弯的月亮》。歌曲中的“阿娇”,或许就是他的母亲、姐妹,又或是每一个疍家人。

  祖籍南海官窑的谭叔,定居到南海三山凤鸣社区北区村小组已经有40多年了。在周边地区早已飞速发展、寸土寸金的今天,北区村犹如一个被时光遗忘的角落,静谧地保存着南海疍家的血脉和精神内核。

  

  “水上吉卜赛人”已经上岸40余年

  

  “以船为家、以渔为生”,关于疍家人的起源,如今早已众说纷纭,甚至在民国时一度被称为“水上吉卜赛人”。根据疍家人自己的说法,之所以被称为“疍家”,主要是因为他们常年与风浪搏斗,生命难以得到保障,如同蛋壳一般脆弱,可见古时疍家人生活之艰苦。

  佛山地处珠江三角洲的冲积平原,典型的岭南水乡风貌自然少不了“疍家人”的身影。新中国成立后,为便于管理和改善疍家人的生存状况,上世纪70年代起,党委政府专门划拨资金,帮助渔民建立路上定居点。1973年,原南海县渔业公社把全县渔民集中到三山定居建房。渔业公社下属东风大队(即官窑)、黄岐大队、联建大队、九江大队600余位渔民成为了后来北区村小组的最初居民。

  “当时为了安置渔民,党委政府想了很多办法,光是选址就有好几个地点。”凤鸣社区居委会书记谭灿斌也是疍家后代。他听村里老人提到,除了如今的三山北区渔村,还有官窑,甚至番禺河岸沿线也在选择范围内。如今看来,当时的选择依旧高明:“一方面,三山新城北区从区位上更靠近珠江口,渔业资源更为丰富;另一方面,相对番禺,北区渔村受到台风等极端天气袭击的概率也更低,村港口也因此有了一个名字,叫‘避风塘’。”

  谭灿斌提到,定居时,渔业公社响应国家号召,扶持渔民建立居民点。在那个年代,由于建筑材料的缺乏,当时建设的部分房屋还使用鸡笼铁、毛竹代替钢筋作为房屋建筑材料,这些房子部分也都使用至今。此外,党委政府更帮助渔民改进捕捞工具,并帮助把渔艇升级为载重2吨的渔船,并装上机械,让他们能到更远的地方去捕鱼。这些举措让渔业产量和渔民生活质量逐年提高。

  “随后40余年,北区渔村行政区划和管理体制数次发生变化,2013年5月改为凤鸣社区北区村民小组。”谭灿斌介绍道。

  

  从打渔到打工 疍家人生活在变化

  

  如今,走在北区村民小组的避风塘沿岸,140余条小艇依旧安静地停在港口水桥处。记者看到,小艇狭窄的空间内,脸盆、坐凳、鱼桶、渔网、鱼篓一应俱全。部分老人甚至依旧保持着在小艇上做饭的传统。“140多条船,每条船2个人,很容易就能算出来现在还有多少渔民会打渔了。”谭叔告诉记者,会打渔的都是老一辈人了。

  传统疍家人的生活,并不像外界想象般那么驰骋江上,逍遥美好。谭叔表示,1976年自己定居北区渔村时,年轻力壮的自己最远可以把船开到广州南沙港,“别看我们没有地图,我们可以根据水流的变化找到回家的路。”后来年纪渐大,身体也出现了各种毛病,打渔的范围也逐渐缩小,“现在大部分时间都只在东平河沿岸打渔,偶尔也会去番禺那边。”

  每天傍晚6点是谭叔和同伴们的“上班”时间。晚上6点到10点,江面黑漆漆,但并不妨碍谭叔熟练地在江面撒网捕鱼。晚上10点,把最后一网捕来的鱼装进鱼篓,忙活了半天的他会在小艇上睡一觉,并在凌晨2点开始回航,“回到避风塘常常已是凌晨4点了,整理渔具再用1-2个小时,就可以把捕来的鱼拿到菜市场去卖了。”卖鱼回来,谭叔立刻要帮家里做饭带孙子,“有时候一天只能睡4个小时。每个月卖鱼大约有3000元的收入,权当补贴家用。”

  实际上,即使在北区,能坚持在水上讨生活的,也只有谭叔这些“老一代”了。谭叔告诉记者,随着社会的发展,他们的下一代都不愿意过这种苦日子。谭叔的两个儿子都在附近的工厂务工。“打渔变打工、渔民变居民,也是党组织发力改善渔民生活的一种方式。”谭灿斌表示,虽然党委在附近给疍家人建立了市场,但单靠市场卖鱼的收入,很难大幅度提升渔民的收入。而疍家人在经历长期的水上生活后,风湿等疾病常常伴随左右。“疍家人的孩子,努力读书就只为了一个愿望,不要再像父辈一样在艇上讨生活了。”为此,从上世纪80年代起,当地政府先后开办了红砖厂、化工肥皂厂、藤器加工厂、塑料厂等,更组织渔民外出务工,最大程度解决北区疍家人的就业问题。政府更修建幼儿园、渔民公寓等配套设施,改善疍家人的生活条件,极大提高了疍家人的生活水平。

  

  用一座文化馆保存疍家人的精神内核

  

  时光如白驹过隙,40余年的变迁,三山北区疍家人生活水平提高的同时,最传统的“疍家”也在逐渐消失。面对这一趋势,疍家人自身又将如何对待他们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我想,无论怎么变,我们的身份不能变,疍家人千百年来传承的精神内核不能变”,谭灿斌表示,长期在水上与风浪搏斗,在险恶的环境下求生存,疍家人不但练就了独特的谋生手段,也炼就了独特的性格与精神——乐观、坚韧、勤劳、自强不息,“年轻疍家人要牢记我们自己的身份,就是要牢记我们疍家人的这些精神内核。”

  为此,凤鸣社区党委及驻点直联团队合作,利用废旧鞋厂在北区村修建渔业文化党建体验馆,展馆总面积350多平方米,墙面主要以展板的形式展示北区村在党组织领导下的变迁情况、各党员对北区村的发展期盼、党组织在北区村开展的活动情景、村民生活情况展示等。展示板下则是展品展示柜,主要展示内容为早期动员各居民捐献的各种渔具、渔船生活用品、船模等。

  “我们修建这个渔业文化馆,希望能在上级党组织的指导下,借助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在三龙湾的腹地助力凤鸣社区北区村发展兴盛,改善北区居住环境,实现乡村振兴,并让更多的市民了解北区村。”谭灿斌表示,如今,随着三山地区迎来发展黄金期,三龙湾南海片区更公布了“人文三山”的发展规划。疍家人的历史和习俗是 “人文三山”精神的一笔文化财富,“希望这笔文化财富能不断改善这个群体的生活条件,也成为疍家人永不忘怀的精神印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