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时新闻

观竹林、游“水文”、探糖业家族兴衰,惠州芦洲镇整合特色旅游资源推动乡村振兴

盘活乡村资源一盘棋 打造林美水美生态美

来源:羊城区域     2021年09月10日        版次:ZHA14    栏目:    作者:陈丽媛

     墩子林场竹林风光

     角楼大夫第墙体斑驳不失气派

     社会组织在芦洲镇开展调研

     东胜村南瓜节喜气洋洋 汤渝杭 摄

  

  统筹策划/羊城晚报记者 陈骁鹏 马勇  文/图  羊城晚报记者 陈丽媛

  

  东江之畔,山林之边,“养在深闺”的山区小镇芦洲镇坐落于惠州市惠城区最北部,生态环境优美,自然资源丰富,人文底蕴深厚。近年来,芦洲镇凭借得天独厚的生态人文魅力,日渐成为周边自驾游客和骑行爱好者的热门打卡“秘境”。

  8月27日,惠州市民政局组织开展惠城区芦洲镇乡村振兴实地调研活动。为进一步挖掘盘活芦洲镇乡村资源,推动当地特色产业发展,该局组织邀请了来自惠州市、深圳市两地共17家社会组织代表参与调研。

  记者随调研队深入走访芦洲镇多个村落,美丽旖旎的乡村风光、古韵犹存的古建筑、耐人寻味的传奇糖业大亨往事、醉人心弦的万亩竹林……芦洲镇千姿百态的生态人文资源编织出一幅田园牧歌式的美丽乡村画卷。

  

  走访

  

  美丽乡村深藏百年客家围屋

  

  青山隐隐水迢迢,俯瞰惠州大地,芦洲背靠群山,三面环水。自古以来,潺潺东江水环绕芦洲蜿蜒流淌,为这片土地带来源源不断的滋养。据了解,芦洲之名由芦岚村和三洲村各取一字而来。近年来,芦洲在整治人居环境的同时,着力挖掘地方特色文化资源,助力美丽乡村建设。

  日前,记者来到位于芦洲镇北部的芦村,村口“田园牧歌,古韵芦村”八个大字映入眼帘。沿着笔直开阔的村道漫步,可以看到道路两侧排布着崭新的民房,不少居民楼外墙体绘上了以传统文化为主题的特色民俗彩绘;田间塘边,高大翠绿的荔枝树拔地而起,撑起了一片片阴凉;举目望去,大片绿油油的农田映入眼帘,巍巍屹立的老树与蓝天白云相映衬,宁静舒适的乡村田园风光让人心旷神怡;许多农户在别致的农家院落旁扎起了篱笆,色彩缤纷的小菜园、小花园生机勃勃,礼赞着大美芦村的蝶变。

  眼前田园青葱,远处苍山如黛,美丽乡村建设为这个恬静祥和的村庄披上靓丽的外衣。“芦村的田园风光成为当地乡村旅游的一大亮点。”据芦村村干部介绍,近年来,芦村因地制宜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守护青山绿水携手共建美丽新农村。如今,芦村的村容村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家家户户讲文明树新风。

  值得一提的是,芦村保留了不少明清时期的古建筑,古朴典雅的古宅为芦村注入了独特的文化魅力。在芦村当地村委干部的带领下,记者来到一座百年古围屋——角楼大夫第。

  记者走访发现,角楼大夫第整体格局保存基本完好,墙体斑驳尽显古韵,肆意生长的杂草为这座古宅增添了沧桑感。古屋里原有的御赐“大夫第”牌匾,现已不知所踪。据载,该角楼是芦村黄姓先祖瑞清公建于清代,瑞清公生于清嘉庆三年(公元1798年),卒于清光绪三年,诰封中议大夫,生有五子。

  角楼平面呈正方形,为“九井十八厅”格局,古宅前面的一块大空地尤为瞩目,据悉原先是一个晒谷场,如今已经长满了野草。据介绍,直到上世纪80年代初,还有七八十户人家近300人居住在此。

  “我们目前正在引进企业力量,共同开发文旅项目。”据芦村村干部介绍,目前芦村计划深挖客家围屋古建筑的历史文化特色,打造一个集特色民宿、文创项目等为一体的文旅空间,带动周边村的生态旅游发展。

  

  溯源

  

  糖业大亨许氏家族富甲一方

  

  芦洲镇历史人文底蕴深厚,除了芦村的角楼大夫第,还有众多特色古建筑星罗棋布,静待世人挖掘盘活。其中,一个名为岚派的古村因古建筑数量众多备受关注。更耐人寻味的是,这些沉睡百年的古屋,竟大多是同一个传奇家族留下的历史印记——岚派许家。

  岚派古村的许氏家族是旧时叱咤一方的糖业大亨,据当地村民介绍,历史上兴旺繁盛的许氏家族留下了众多老宅古屋,如今这些古建筑仍占岚派村全村接近一半的面积。

  要追溯岚派许家发家的历史,还要从岚派古村的地理位置说起。岚派村紧靠东江,潺潺东江奔流不息,江边两岸土质松软肥沃,非常有利于发展种植业尤其是甘蔗种植。

  据族谱记载,明朝万历年间,岚派许家开基先祖许钦贵从福建漳州迁徙至芦洲岚派,经过数代族人的努力,许家在岚派村扎根壮大,聚族而居。清朝乾隆年间,许家族人从种植甘蔗开始发展制糖业,因得东江水运之利进而掌控了船运,许家族人将糖制品通过东江航运至广州、东莞等地出售,逐渐发展成为富甲一方的糖业大亨。

  据考究,鼎盛时期,许家糖业在东江流域的影响力之大,甚至能直接影响一方糖价起伏,东莞的石龙镇作为岚派到广州的糖业中转站,一度兴起一条繁盛的糖业大街。时至今日,人们仍能在岚派村里能找到糖房、糖寮等制糖售糖的历史遗迹,岚派村隔壁的博罗县观音阁的黑糖产业颇负盛名,这也与岚派许家的糖业生意也有着千丝万缕的关联。

  400多年兴衰浮沉,岚派许氏家族见证了东江流域从明清至民国年间的历史变迁。如今许氏家族昔日的繁盛已被蒙上历史的尘沙,只留下了二房大屋、文林第与五房糖房等一座座沧桑的古宅老屋,作为昔日岚派许家糖业经营盛极一时的历史见证。如今,这些古建筑成了芦洲镇发展乡村文旅的宝贵历史文化遗存。

  记者了解到,许家二房大屋至今仍是岚派村最气派的建筑。二房大屋由岚派许氏后人许茂榕和许茂时兄弟共同修建,是传统“九井十八厅”客家民居建筑,由三堂、二横、二角楼、前围、后座构成,大屋外墙厚达六七十厘米。据介绍,二房大院曾是许家晒糖场所,后座则被用作糖仓库。老屋斑驳爬满青苔野草,残存的古韵似乎在向游人诉说东江畔一代传奇家族的兴衰往事。

  

  生态

  

  万亩竹林、魅力水文赋能芦洲

  

  除了漫步东江畔的芦村、岚派村感受美丽乡村的古韵新风,还能前往岚石村龙潭瀑布、天然水库体悟岭南水文的磅礴与温婉,深入墩子林场体验万亩竹林摇曳生姿的生态魅力……这都是游客能在芦洲镇找到的乡村文旅之乐。

  芦洲镇不仅三面环江银滩湿地遍布,其背靠山脉的地理位置孕育了当地独具一格的水文特色。据了解,芦洲镇有秋香江、大岚河等数条大小江河流贯交织,还坐拥10座风景优美的水库,总库容达1800万立方米。江畔河景、浪漫水库,与岚石龙潭瀑布串珠成链,形成芦洲独特的“水文”游径,吸引众多游客前往打卡。据当地村民介绍,近来村里寻路前往水库观赏日出日落的游客越来越多。

  从芦洲镇政府出发,沿着蜿蜒曲折的乡道深入山林,大约半小时车程后即可抵达空气清新、风光秀美的墩子林场自然保护区。夏末秋初,漫山遍野的竹林密密麻麻铺开,连成一片浩瀚的竹海,大片绿色簇拥着,沿着幽静的乡道形成一条竹林风景绿道,惬意而浪漫。据介绍,芦洲镇墩子场村有望依托大片竹林风光,打造竹韵主题特色乡村旅游景区。

  近年来,芦洲镇充分发挥特色旅游资源,以“两江一河”(东江、秋香江、大岚河)为主线,结合浓厚的渔家文化、客家文化,深度挖掘东江河滩野营、秋香江“小漓江”观光等资源的开发潜力。此外,芦洲镇大力打造岚派村和芦村古村落、岚石村龙潭瀑布、墩子场生态绿道骑行、东胜村“南瓜节”等具有芦洲风情的旅游品牌,逐步推动芦洲休闲旅游产业经济发展。

  今年8月初,由惠州市民政局、市司法局、市妇联、港投集团、交行、银保监会、农行和惠州市第二人民医院派员组成的惠州市驻芦洲镇乡村振兴驻镇帮镇扶村工作队正式入驻芦洲镇,为当地推动乡村振兴注入了强劲动能。

  为进一步挖掘盘活芦洲镇乡村资源,推动当地特色产业发展,日前,惠州市民政局组织邀请了来自惠州市、深圳市两地共17家社会组织代表前往芦洲镇开展调研活动。记者采访发现,经过实地走访,参与调研的多家社会组织代表对芦洲镇的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印象深刻,频频点赞芦洲山水风光。

  当天下午,惠州市社会组织调研芦洲镇乡村振兴工作座谈会召开,会议梳理了芦洲镇本地资源优势和特色产业,提出借助社会组织的力量将乡村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推动乡村文化旅游产业振兴发展的思路。

  

  发展

  

  吸引社会力量助力乡村文旅

  

  “芦洲乡村振兴空间广阔、潜力巨大、未来可期。但也面临不少短板,存在许多困难。”芦洲镇政府特邀规划专家陈杭炜认为,芦洲镇生态人文资源丰富,但资源的价值转化路径有待进一步打通。他表示,芦洲镇应在发掘当地资源禀赋的基础上,借鉴国内乡村振兴发展的先进经验,优化乡村结构布局功能,为发展乡村旅游、助推乡村产业,改善乡村环境提供更多可能。

  芦洲镇如何依托生态人文资源优势推动乡村振兴?惠州市民政局有关负责人表示,芦洲镇推动乡村振兴一方面要践行好“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处理好产业振兴和生态保护的问题;另一方面要结合芦洲实际,围绕农业、旅游发力,此外还需要秉承互惠共赢理念,引进社会力量共同参与。

  调研座谈会上,参加调研的各社会组织代表积极建言献策,共谋芦洲乡村振兴发展,并表示将结合自身优势,联动社会多方力量和资源,助推芦洲镇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其中,大族集团副总裁、董事长唐泳表示,大族集团对芦洲的乡村振兴项目很感兴趣,计划在芦洲镇投资风能发电项目,促进当地乡村振兴。惠州市登山户外运动协会会长黄伟强认为,芦洲镇的山野竹海绿道很适合徒步运动,加上当地生态人文环境优越,今后将考虑联动芦洲镇相关资源办活动,拉动人流量推动当地乡村旅游产业发展。惠州市烹饪协会会长梁富杰建议,乡村旅游与美食息息相关,芦洲镇可以结合当地的食材资源打造特色美食,赋能乡村旅游进一步打响知名度,以美食为媒介,吸引粤港澳大湾区各地游客前来观光旅游。

  芦洲镇党委书记罗锋能表示,希望各社会组织通过本次调研,能够更好地了解芦洲,宣传芦洲,发挥各自优势参与到芦洲镇的乡镇振兴中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