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时新闻

廿四节令鼓可在世界舞台上 扮演好中国节气文化的代言演绎

来源:羊城区域     2021年11月04日        版次:YD09    栏目:文脉众议    作者:陈再藩

    

  

  文/2016感动潮州人物、廿四节令鼓创始人、马来西亚国家文化人物 陈再藩

  

  去年,在新冠肺炎疫情开始影响国际间人员的流动时,却有五十几面广东狮鼓从广州装进集装箱,送上远洋货轮,下南中国海,经马六甲海峡,横渡印度洋,航向非洲,送往史瓦帝尼与马拉威。当这批来自中国岭南的狮鼓,在狮子与大象称霸的非洲草原上摆阵擂响时,廿四节令鼓终于完成了擂响世界五大洲的传播宏图。

  2015年,凤凰卫视《文化大观园》节目的主持人王鲁湘到马来西亚拍摄柔佛古庙游神庙会与廿四节令鼓两个主题时曾说,廿四节令鼓最令他惊异的,还不是它的鼓乐编排与表演形式,因为,中国大陆精彩的鼓乐表演也很多,最让他感到震撼的,是廿四节令鼓的传播力。

  确实,在创立迄今33年里,廿四节令鼓从诞生地马来西亚柔佛新山,逐步扎根世界五大洲,发展出全球大约400支节令鼓队,累积的鼓手估计超过40000名,最年长的鼓手,已经年过半百。

  亚洲周刊曾发文表示,廿四节令鼓为中华文化在海外的创新,并且传回中华文化的祖乡,是一种“文化反哺”的现象。中国第一支廿四节令鼓是由马来西亚留学生于24年前带到福建泉州的华侨大学。现在,中国内地有大约90支节令鼓队,其中,将近四分之一的节令鼓队集中在潮州。可以说,在潮州这座潮州大锣鼓的乡音故里,已然形成了一个廿四节令鼓较为完整的文化传承生态。

  廿四节令鼓是一种“声、色”俱全的鼓舞表演,与潮州大锣鼓的鼓乐形式大相径庭,是全然不同的鼓乐形式。身为海外第二代潮人子弟,潮州大锣鼓是我自小便十分熟悉的乡音鼓乐,它与年节庆典结合为一体。我在文化上深深感受到潮州大锣鼓所蕴含的欢欣喜庆,和潮州人通过鼓乐衬托出来的深厚民俗文化底蕴。因此,当我有意以南方狮鼓去创造另一种截然不同的鼓乐时,我心中的意念依然是过年过节,创设廿四节令鼓的初心也是节庆鼓乐。

  廿四节令鼓从一开始便扎根于校园,世界第一支节令鼓乃由新山宽柔中学创立,尔后才随中学生“升学”至高校。因此,廿四节令鼓是一种与青少年分不开的鼓乐形式,也是一种精气神非常充沛的强劲鼓舞表演。近年来,高校的节令鼓队出现许多女鼓手,被问及为何女生也喜欢打鼓,她们几乎不约而同回应:“帅!”。

  廿四节令鼓乃结合狮鼓及以书法将二十四节气书写于鼓身,犹如“刻背”。廿四节令鼓的形制虽然非常传统,但可以很轻易地与小学到大学的年轻鼓手“打成一片”,这些鼓手也让传统文化元素(廿四节气)变得年轻了。事实证明,廿四节令鼓俨然是“东方摇滚”。而且,鼓乐是“共通语言”,它也毫无障碍地被其他种族的年轻人接受,进而被马来西亚文化部列为国家非物质文遗产,两位华裔原创人(陈徽崇、陈再藩)也分别成为了该国的国家文化人物。

  廿四节令鼓显然可在世界舞台上扮演好中国廿四节气文化的代言演绎。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终身荣誉教授及《新跃文化中华讲座》的发起人郭振羽教授,今年邀请我以《节令鼓震五大洲: 谈文化中华的创新与传播》发表演讲。

  在时下的“融媒”发展趋势下,中国媒体必须主动将“世界”纳入视野,并更积极扮演好中国文化软实力的宣传者角色。我个人认为,不论是文化或企业,势必是“线下结合线上”“在线上创设平台”“通过平台发展生态”,并且“让生态滋养文创产业”。

  举个例子,受疫情影响,第三届的新加坡潮州节将在11月5日通过线下结合线上的方式拉开帷幕,活动主办方建构了互联网上的“潮州节虚拟文化村”,包含潮剧、潮州手工艺、潮州美食、跨境文化讲座、虚拟游潮汕等新鲜体验。受困的线下、无远弗届的线上,形塑了未来的文化之旅,也势必改变文化传播的途径与文创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