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时新闻

佛山高明阮埇村:

百年古村书香绵延 今人撰志不忘初心

来源:羊城区域     2021年11月26日        版次:FA14    栏目:    作者:高焓、张闻

     阮埇村中公祠

     护村河上的“连理枝”

     阮埇村护村河

  

  文/图 羊城晚报记者 高焓 张闻

  

  下了莞佛高速,再沿着荷富路向南驱车3公里,就到了有着数百年历史的阮埇村。在粤语中,“埇”和“涌”同音,村子因河涌交织,从空中俯瞰仿佛乐器小阮,故得名“阮埇村”。阮埇村分为阮东、阮南、阮西、阮北四便,亦称为四坊,一条(氵畺)水抱村回环。

  位于高明区荷城街道的这个岭南古村落,曾入选“佛山十大醉美古村”和第五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镬耳屋、龙船脊、灰塑……走在阮埇村的石板小巷里,仿佛穿越了时光。生活在这座百年古村,村民们最珍惜的是什么?在阮埇村土生土长的区雁翎告诉记者:“书香氛围与团结和睦,是先辈留给后人最宝贵的财富。”

  

  学子进士辈出 “三区”名震岭南

  

  因年代久远,阮埇村的历史众说纷纭,比较主流的是两种说法:一是村民多年来口口相传,其开村始祖为南宋年间任蕲州刺史的区朝揖,因仕途蒙尘被贬,携子区璇从南雄珠玑巷迁徙而来,落户生根,繁衍生息。村中年长的村民表示,该种说法出自清光绪年间编撰的《(氵畺)川区氏族谱》。另一种说法则出自高明区政协编撰的《高明三区传略》,该书分析称,区氏家族真正发迹应该在明朝中期。生于明成化十九年(1483年)的区日琳从小喜欢读书,10岁能诗,长大后成为高明县学生员,成为村里令人信服的纠纷仲裁者,他的兄弟区日玑等人则主要以务农为生。

  据《高明三区传略》,明嘉靖十九年(1540年),区日琳的儿子区益中举,成为明代阮埇区氏家族第一个考取功名的人。在广东商品经济日渐繁荣的大背景下,区日玑之子、区益的堂兄区沦涉足商业,“渐至饶裕,广田业”,区氏家族的地位日渐上升。明万历十七年(1589年),区益的两个儿子区大相、区大伦同年考中进士,前者被称为“明代岭南诗家之最”,阮埇区氏成为远近闻名的诗书之家。

  “据族谱记载,我们村先后出过6名殿试进士、17名乡试举人,在高明是少有的书香村落。”高明区旅游行业协会秘书长区雁翎介绍,区大伦曾经在南蓬山建了南蓬书院讲学,周边大量学子慕名而去。

  走到阮北的一座临水凉亭边,区雁翎说,清嘉庆年间,这里修筑了一座三层水楼,是村里最高的建筑和最好的学府。一、二层为书塾,吸纳了不少周边村子的学子就读,三层供村中长老议事,“水楼”可以说是村子的文化和经济中心。“从古至今,阮埇村崇尚读书的风气从未变过。”

  

  古建暗藏智慧阮水环潮护村

  

  在阮北,有一片修建于清康熙年间的民居,呈棋盘式布局,被称为“八大家民居群”。这是由村中富户区元士为8个儿子修建,每个儿子两座,共16座,现存13座。每一幢都采用了镬耳屋和龙船脊的设计,彰显了家族的财力。

  民居群及阮埇村中的不少古屋,都是先从地面起垒了五六层红砂石,再砌灰色的青砖,这是为何?在年逾六旬的村中长老区汉明眼中,这当中蕴含着祖先的智慧:“不仅能防盗,古时候村里的河涌比现在多,用红砂石也能应对水患。”

  “下水道里也有着先辈的智慧。”在每一幢八大家民居的屋外,都围了一圈下水道,其上覆盖的青砖和路面相仿。区雁翎毫不费力地揭起一块砖,解释道:“石头太重不好搬,一块块青砖不仅看起来美观,也轻便,方便检查下水道的问题,哪里塞住了,就定点疏通。”

  距离民居群不远处有一座大夫区公祠,是村中十多座祠堂中保存最完好的,由区元士的孙辈为纪念祖父而修建,因区元士曾任奉直大夫而得名。公祠于清道光初年完工,历经风雨,于2017年翻新。

  在大夫区公祠的正门对面,有一条蜿蜒小河静静流淌。这条宽约10米的护村河穿过阮埇村的四便,外连西江,是村子八景之一的“阮水环潮”。“小时候我们直接从河里打水喝。”在区雁翎眼中,这条护村河不仅风景秀丽,也寄托了儿时的回忆。

  除了地面的小石桥连接河两岸,小河上空还有一道“树门”——一株古榕树的气根跨过护村河,长成了另一棵榕树,这又被村民们称作“连理枝”。区雁翎介绍,这株榕树于清康熙年间栽种,距今已有三百多年历史,“过去有人在河里打鱼,经常有考生到这里讨个‘鱼跃龙门’的彩头”。

  

  村志传之后世 精神永庇后裔

  

  在阮埇村的村史博物馆,展出了清光绪年间编制的村图及部分族谱的复印件。“区氏后裔众多,不少区氏族人会回到阮埇村翻查族谱寻根。”村中长老区汉明介绍,村里存有族谱,在高明区博物馆也有部分光绪版族谱的复印件。

  2020年,阮埇村成立了村志编写委员会,共有12名成员,区雁翎也是其中之一。“阮埇村是高明文化底蕴最深厚的村子,作为土生土长的阮埇村人,我希望让后代和更多人了解这座岭南古村落的文化。”区雁翎表示,争取在元旦前完成村志撰写,并交由高明区档案馆核对。

  村史悠久,区雁翎认为资料搜集是撰写村志最大的难关。“要涵盖村子的历史、经济、文化以及名人等诸多方面,需要搜集大量资料,比如查阅族谱、咨询村中的长老等。”有很多族人身在海外,隔了多代疏于联系,因此村志难免会有遗漏,区雁翎表示:“第一版村志撰写结束后,我们还要不断收集资料进行更新。”

  提到撰写村志的收获,区雁翎念念不忘的是先辈们留下的精神遗产:“先辈们不仅营造了热爱读书的氛围,让村子英才辈出,还留下了崇尚礼仪、和睦团结的祖训,这都是我引以为傲的。无论是在家庭还是在工作中,大家一定要团结才能做成事。”

  

  记者手记

  

  “这里是过去的书塾、那里是旧时的广场……”穿梭在古屋小巷之间,听着区雁翎的介绍,学童抑扬顿挫地诵读“四书五经”、长辈优哉游哉地闲话家长里短,一幕幕生活图景仿佛就出现在眼前的街巷口、榕树下。

  11月的一个雨后清晨,石板路上还有些许积水,晨光铺在阮埇村公祠屋檐的灰瓦上,屋脊灰塑刻画的鳌鱼在水蓝色天空的映衬下显得更为生动。

  走在村子里,不时遇到老人们散步、话家常,年轻人不忘走上前去关心老人的身体状况,叮嘱一句“注意身体!”课间,村里幼儿园的小朋友们在动感的旋律下锻炼身体,银铃般的笑声在操场上空回荡。四百多年前,区大相回到故乡,写下“烟火桑柘外,渔钓竹林边”。如今,护村河静静地绕着村子,古榕树枝繁叶茂,成为村子变迁最忠实的见证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