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时新闻

顺德容桂街道龙涌口村举行首届农耕文化节暨“桃源·龙涌”红色定向寻标活动

打造桃源龙涌特色名片 传承地道顺德农耕文化

来源:羊城区域     2022年01月21日        版次:FA14    栏目:    作者:曹月、容宣

     桃花盛开

     龙涌口村村容村貌有所提升

     龙涌口首届农耕文化节启动仪式现场


  文/图 羊城晚报记者 曹月 通讯员 容宣

  

  “趁着桃花盛开,我们想邀请大家来龙涌口体验地道顺德农耕文化。”日前,“党旗飘飘·青‘涌’众行”——佛山市顺德区容桂街道龙涌口村首届农耕文化节暨“桃源·龙涌”红色定向寻标活动举行。龙涌口村党委书记郑丹妍在启动仪式上向广大市民发出邀约。据了解,龙涌口村位于容桂街道西南角,是顺德多种特色农产品的生产制作基地,桃花、咸生菜、大头菜、竹笋、鱼干等产品远近驰名。

  作为“我在顺德过春节”系列活动,本次农耕文化节特别设置了“桃源·龙涌”红色定向寻标活动,游客只需要根据路线图,在赏桃花、行“桃花运”的同时,在四个签位自助扫码打卡并合影一张,再将四张合影发到微信朋友圈分享,即可获得丰厚大礼包一份。

  

  桃花种植已有百年历史

  

  龙涌口村,位于顺德容桂西南面,原名蛇口,在清朝同治癸酉年(1873年)前,称为“蛇涌”,1853年建筑桂洲大堤时,将“蛇”字改为“龙”字,以示吉祥,村名易名龙涌,1980年地名普查时,因与北滘龙涌大队同名,改为“龙涌口”。

  全村地势平坦,水源充足,红旗路、沙滩路、华基路等主干公路纵贯其中。西南面两边临海,东北面分别与红旗、大福基、穗香相邻,总面积2.825平方公里,下设12个自然村。由于龙涌口地理位置的独特,与其他村落大部分是桑基鱼塘不同的是,龙涌口村内的农耕文化较为多样。除了有小部分的桑基鱼塘,农耕文化以桃花、大头菜、咸生菜最为显著。

  记者走进容桂龙涌口村,迎面而来的是一棵棵含苞待放的桃花树。每逢春节前,都有大批本地及珠三角顾客前来这里采购桃花。据花农介绍,容桂龙涌口村桃花种植已有近百年历史,主要集中在沙滩路靠堤围两侧,保留着十多亩桃花种植基地,很多农户在自家地上也会栽上一两棵桃花,以作观赏。

  “今年桃花的长势特别好啊,临近春节前后这一个月的花期是最好的。”花农向记者介绍,种植桃花要严格监测天气,桃花既要花苞多,又要春节准时开花,不早不晚。因此要非常熟悉二十四节气。龙涌口日照适宜,靠近河边,因此这里水资源丰富,土地肥沃,盛产的桃花特别鲜艳夺目,而且树身粗壮,特别适合观赏,一度吸引港澳同胞前来选购。

  

  匠心打造的“容桂味”

  

  除了桃花,龙涌口村还有独有的咸生菜。咸生菜对于很多龙涌口村民来讲,就是家乡的味道。一提起容桂龙涌口,就会想起家乡的那一锅咸生菜粥。

  咸生菜是由新鲜生菜腌制而成的。五十多年前,龙涌口村民生菜种多了,卖不出、吃不完的时候,便将生菜腌制,延长保质的时间。

  “咸生菜是一种‘宝藏’食物,不要看这些咸生菜颜值不高,但能做出不同的美食,而且咸生菜还有清热降燥功能,有时候喉咙不舒服,可以用咸生菜煮汤或煲粥吃,可能第二天就好了。”采访过程中,一位正在晒咸生菜的阿婆告诉记者,制作咸生菜的过程可不容易,从下种种植到晾晒收获,需要四个月左右时间,历经十几道工序。在太阳很猛烈的时候需要晒上六、七天,将叶子一片片撕开来晒。而去年这位阿婆种植了一万多斤咸生菜,基本都能销售出去。

  像这位阿婆一样,村里有不少老人做了一辈子的咸生菜,正是由于这些龙涌口人坚持严守着这种平凡而又不简单的工序,才能制作出刻在记忆中的味道。

  

  建设“三产共融,三栖生活”特色乡村

  

  村里民风淳朴,是容桂为数不多的较为原始的村庄。近年来,顺德“村改”的东风也吹到了龙涌口村。

  2020年年底,村民以99%的高同意率表决通过了《龙涌口村全面乡村振兴方案》。2021年3月,龙涌口村全面完成村级工业园和沿海工业区厂房拆除工作,释放大量复垦复绿土地和产业发展空间。如何做好“村改”后半篇文章,打响治水大会战、城市大建设、品质大提升,完成全面乡村振兴的工作目标,是摆在龙涌口村党委、村委会面前的难题。

  1月16日,龙涌口村举办了首届农耕文化节暨“桃源·龙涌”红色定向寻标活动,举办本次活动,也是呼应容桂街道“以水兴城”工作部署,做好“村改”后半篇文章的重要举措。“我们要打造‘桃源龙涌’特色名片,建设‘三产共融,三栖生活’的特色乡村。”郑丹妍在龙涌口村首届农耕文化节启动仪式上介绍了龙涌口村落实“以水兴城”重要战略、实现全面乡村振兴的“解方”。

  龙涌口村通过强化党建引领,积极与党建结对单位、行业协会、专业企事业机构开展合作,培育志愿者自组织,初步形成“党委领导+骨干组织+社会支持+村民参与”基层治理格局和行动合力,并积极争取“众创共善”“党群共建”“和美计划”“德益青年”等公益项目扶持,力争将“桃源·龙涌”打造成佛山南部一道靓丽的风景线,更好地传承优秀农耕文化,提高龙涌口村民的幸福感、参与感和获得感。

  下一步,龙涌口村党委将继续围绕服务党中央关于乡村振兴工作中心、省委“1+1+9”工作部署、市委“515”战略目标以及顺德区“以水兴城、以水美城、以城聚才”重要战略,继续发掘自身特色优势,实现城乡融合发展,响应容桂街道号召开展“清岸行动”,实现“水清岸绿、景美人和”,做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记者手记

  

  一把锄头、一条挑担,见证60载春秋

  

  在采访过程中,记者印象较为深刻的是龙涌口村的一对八十多岁老夫妻,他们种植制作了一辈子的咸生菜,被问到为什么这么大岁数还要劳作。他们回答道,“不做不行,不做就感觉不舒服”。一把锄头、一条挑担,60载春秋,种植制作出来的不仅这一亩三分地的咸生菜,更是对千年农耕文化无法割舍的情怀。

  在龙涌口村首届农耕文化节启动仪式上,容桂街道党工委副书记、办事处主任欧胜军还与一众嘉宾揭晓了新鲜出炉的龙涌口村logo。该标志由草书“涌”字变形而来,像是一条水龙在逐日,并带有桃花点缀,寄予了龙涌口村全体村民生生不息、奋发进取的精神和实现和谐发展、绿色发展的良好祝愿。

  在采访过程中,记者也能充分感受到老一辈的村民对龙涌口村农耕文化有着深厚的感情。他们有一个共同的信念,就是希望能将村内农耕文化及隐藏在文化里的龙涌口人的勤劳团结、不畏困难的精神传承下去,吸引更多人对农耕文化进行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