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皓天 广西贺州学院文化与传媒学院2019级 “三角包,三角包,包什么馅?包木耳;三角包,三角包,包什么馅?包豆角;三角包,三角包,包什么馅?包凉薯……” 返校路上听到这奶声奶气的童谣,我摸摸肚子,竟有些许饿意。粉角就是三角包,是指用粉皮折出有棱有角的形状,里面内藏馅料,就是一个三角形的包子。这是一种当地小吃,街头小摊上很常见。 循着童谣的声音,我迈步走向路口,心里盘算着是否能找到一间粉角店,吃上几个垫肚子。路也不远,大步走过去,冬日的暖阳下,我的后背竟渗出一层薄汗。果真有家小店,没有显眼的招牌,就在街边。店前地上坐着两个小人,一边唱一边比划着小手。店里只有三五张桌椅,做小吃的炉灶就在一旁,一个女人正在做着三角包。 进店就看到一张贴在墙上的红底黑字的价格表。店的规模不大,生意范围倒不小,除了三角包,还有大肚糍、油茶、艾糍……那女人看到有客人进来,忙起身问:“要吃点什么?小伙子。”“来一份三角包吧。”看着女人手上还黏着做馅的菜叶,我说,吃的就是这一口新鲜。 三角包不大,大口一点,一口就能吃一个。包的馅料却很丰富,春头的嫩韭、夏收的凉薯、冬里的萝卜,都是些本土食材。蘸上调制的酱料,细滑的粉皮、咸鲜口的馅料,每一口都是舌尖到胃腹的满足。 女人又戴上手套继续叠三角包。一转一叠,馅在里,皮在外,三角立马成了形。这种曾在广府地区流行的小吃不知道什么时候在贺江流域扎下根来,在江水的浸润下,还得到了当地人的认可。 突然就想起家乡的馅卷。三角包的用料做法和馅卷有几分相似,只不过是包馅的手法不同,名称不一样罢了。儿时母亲常做馅卷,但我随着年龄的增长,在家的时间却在变短,母亲做的馅卷的味道大多时候都已落在了记忆深处。眼前的三角包却把这记忆又挖了出来。 母亲每次做馅卷,都要起个大早。不仅仅是为了食材新鲜,也因为做馅卷的琐细人工要花上许多时间。刚买回的蔬果外皮上还未褪下晨露,鲜肉也还留有余温,便开始清洗改刀,起锅炒制。听到“滋啦”一声,油汽从锅里扑出。热油快火,倒入准备做馅的各种菜料,炒勺翻动,三两下便调出了炙香。具体配料倒并无定法,每家调的口味都有自己的特点。总之,料、菜整合就像老广口中的“和味”,百味调,和味生。 母亲接着开始一卷一收地包起馅料,在她手中,刚蒸好的粉皮如同乖巧的孩子,美味的馅卷呼之欲出。母亲细心拾掇好馅卷,拌上调制过的酱油水,伴着氤氲而上的热气,摆上了桌。与眼前这一碟三角包有着同样滑嫩的粉皮、同样美味的馅料,但那碟馅卷里分明还多出了一种专属于家的特殊味道。 作家笔下,柴米油盐中常能感怀星辰大海,锅碗瓢盆中总能吃出诗和远方。一间迎来送往的街头小店,没有华丽的装潢,没有精工的摆盘,或许手艺也比不上酒楼的大厨子,却常常藏着一座城市最特色鲜明的味道,最是牵动食客的记忆。 当我面对着这一碟三角包思绪翻飞,翻越山海,直奔家乡,仿佛看到家中厨灶前飘出的锅气中,母亲正在做着馅卷时,突然,一道身影走向我:“给你一杯豆浆。”原来是店里的女人端来了赠送的饮品。 征稿 “校园达人”版“大学时光”栏目现面向高校学生征稿,稿件要求作者为高校在校学生,内容、体裁不限,每篇不超过2000字。来稿请投邮箱:ycwbqc@sina.com,邮件请注明“校园达人”投稿字样,内文中务必留下作者真实姓名、所在学校名称及院系和年级等详细信息。
-
即时新闻
三角包
来源:羊城区域
2022年01月21日
版次:ZXA15
栏目:大学时光
作者:罗皓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