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时新闻

“陶缘·镜花——石湾陶塑藏品研究展(三)”开展

展出38件 女性题材陶艺藏品

来源:羊城区域     2022年03月09日        版次:FA13    栏目:    作者:景瑾瑾

     刘泽棉、刘健芬作品《李清照》 主办方供图

     黄松坚作品《仕女》 主办方供图

     潘玉书作品《木兰从军》 主办方供图

  

  羊城晚报讯 记者景瑾瑾、通讯员李彩兰报道:作为新石湾美术馆三月陶艺盛会的重头戏之一,“陶缘·镜花——石湾陶塑藏品研究展(三)”于3月7日下午开幕。该展览是新石湾美术馆2021年以来推出的“陶缘”系列展第三期,由佛山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指导,岭南酒文化博物馆协办。主办方从近800多件的藏品中,精心挑选出38件反映了各个时代不同的审美情趣和女性美的代表作品,展现女性形象题材的石湾陶塑魅力。

  据介绍,展出作品所涉及的人物既有王昭君、蔡文姬、李清照等历史人物,又有何仙姑、七仙女、嫦娥等神话仙女,有史湘云、西施等古典仕女,也有替父从军的花木兰、挂帅出征的佘太君等一扫传统女性柔弱形象的古代女英雄。更难得一见的是,展出作品中还包括20世纪50-70年代的“铁姑娘”等女性形象作品,展现了“妇女能顶半边天”的时代特征。

  展出陶艺中不乏潘玉书、庄稼、黄松坚、刘泽棉等男性陶艺家的作品,也有霍兰等女性陶艺家以及专业美术机构集体创作的经典之作,全面展现了石湾陶塑作品当中女性题材的审美观念的演变过程。值得一提的是,其中还有两件极为罕见、现在技艺几乎已经消失的“绸衣公仔”。

  佛山市文联二级巡视员杨凡周认为,这些作品都打上了鲜明的时代烙印,反映了特定时代的社会文化风尚和审美价值取向,其发人深思的历史价值和认识价值远远高于艺术价值。因为以前石湾陶塑所用陶泥相对较粗,釉色古朴浑厚,历来以融合民间传说的仙佛形象和渔、樵、耕、读等世俗形象为主,风格朴拙、粗犷、泼辣、厚重,所以,女性形象在传统石湾陶塑中不占重要位置。到了当代,由于理念、思维的更新和技法、材料的丰富,女性形象在石湾陶塑中的分量越来越重,陶艺家们在女性形象的塑造中寄托自己的思想情感,表现自己的审美意趣,在内涵的挖掘和形式的开拓上,都有了新的广度和深度。

  在开幕式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黄志伟表示,通过“陶缘·镜花”这个展览,不仅可以从女性形象的角度观察到我们社会的进步,也可以看到女性社会地位的改变和提升。“所以说,通过这个展览可以看到社会的进步,也唤起了我们对社会的思考,我们石湾陶艺的创作不仅有以前传统的手法,也跟着时代的审美在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