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时新闻

千帆竞发正当时,“文化航母”载惠再启航

挖掘名城名人资源 讲好惠州故事

来源:羊城区域     2022年03月18日        版次:ZHA13    栏目:    作者:林海生

     罗浮山之晨 廖佩才 摄

     如画般的西湖 惠州市文广旅体局供图

     读者文化园外观图 叶淇 摄

  

  统筹策划/羊城晚报记者 陈骁鹏 马勇

  文/羊城晚报记者 林海生

  图/受访者提供

  

  日前,扎实推进文化强省建设大会在广州召开,对新发展阶段的广东文化强省建设提出了方向和目标。惠州作为历史文化名城,如何为文化强省建设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就此,记者采访了多位专家、从业者,为惠州立足本地建设文化强市,服务广东文化强省建设建言献策。

  

  华南理工大学广东旅游战略与政策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吴志才:

  谱好“挖掘资源,讲好故事,创新转化”三部曲

  

  羊城晚报:就目前来讲,您觉得惠州旅游业的主要特征是什么?在全省地位如何?

  吴志才:惠州的旅游业态可以说是整个广东的缩影,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首先,惠州的资源禀赋很丰富,拥有山河林泉海等多种自然资源,融合海洋、中原等多种人文历史。

  其次,惠州的地域面积广,但目前尚未全面开发,这恰恰也为未来文旅产业新升级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

  同时,旅游业已经成为惠州的支柱产业之一,在推动和支撑社会经济生态全面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

  从目前的发展来讲,惠州的旅游业正逐步从1.0资源驱动到2.0资本驱动型过渡升级,环南昆山产业集聚区,以巽寮湾、双月湾为代表的环海经济带,环城环西湖等文旅休闲集聚区正在加速形成。未来的惠州旅游也将朝向3.0“资源+资本+文创”模式发展,即将惠州的人文故事,通过文创+科技的模式,创作出创意十足、科技感满满的文创产品,创新延伸出文旅的新业态。

  在全省,惠州旅游的地位还是比较突出,总体与其社会经济地位相匹配。其中,乡村旅游带动乡村振兴、文明城市提升全域环境、平台的建设推动了产业升级(即“一湖两山三海文旅产业经济带”)三种模式极具代表性。

  羊城晚报:近年来文旅融合成为一种趋势,这一过程惠州还有哪些提升空间?惠州又该如何处理好两者间的关系?

  吴志才:文旅融合是未来发展的大趋势,但目前来讲,惠州仍处于初级阶段。惠州作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谱好“挖掘资源,讲好故事,创新转化”三部曲非常重要。

  首先从名城来讲,惠州需梳理好自己的文化脉络, “缚娄古国”、岭东雄郡、梁化古郡、千年归善、淡水老城等历史特色资源,都是独一无二的。

  其次,惠州的名人很多,包括苏东坡、葛洪、叶挺、叶亚来等。几千年来,与惠州有关的名人故事、名人精神都是惠州可以打造、对外展示的窗口。

  再者是以中医药为代表的康养文化,如何做好以罗浮山为代表的基地和文脉的传承,再融合当下受大众喜爱的温泉模式,是一个可以突破的方向。

  以上三个方面是比较有代表性的,就这三方面做好“挖掘资源,讲好故事,传承创新”,惠州也将有无限魅力。

  如何做好文旅融合?我认为要处理好资源内部、资源与产业,资源与区域发展三个关系,首先是做好资源的融合,比如说红色文化资源内部如何融合,形成共同体,相互嫁接引流,其次要处理好资源跟产业的关系,构建起“文化+”产业链,比如文化+研学,文化+康养等。再者是从文化与区域联动的关系,比如说龙门的蓝田,如何通过从资源到产业,再到带动整个区域的高质量发展。

  羊城晚报:在广东建设粤港澳大湾区世界级旅游目的地进程中,惠州该如何从自身出发,服务这一目标建设及广东文化强省建设。

  吴志才:建设粤港澳大湾区世界级旅游目的地,对惠州来讲是莫大的机遇,惠州作为湾区的一分子,如何以特色比高低,以功能比强弱,以文化论输赢,做好其特点和制高点非常重要。

  围绕惠州打造一流城市的目标,文旅融合也要做好三个一流,即一流的产品,通过市场打造一流的文旅产品,满足高质量文旅消费;一流的服务,要继续提升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包括文明旅游、营商环境等;一流的(配套)支撑,要利用好三高(高铁、高空、高速)一运(水运),做好大交通体系的优化与联通,并利用好三道(绿道、碧道、古驿道)一径(粤港澳大湾区游径),从而推动惠州文旅的高质量发展以及一流城市的建设。

  

  惠州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副院长、教授申东城:

  五城联盟打造东坡文化品牌

  

  羊城晚报:作为东坡文化研究者,您觉得东坡对于惠州来说,地位如何?具体表现在哪里?

  申东城:苏轼对惠州的影响,至今惠州人有口皆碑。东坡是一座“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的文化高山,是掘之不尽的丰富文化宝藏。

  具体从两方面上来讲,一方面是惠民精神,在农业税收方面,他提出了钱粮自便,给农民带来了实惠;还利用从黄州带来的技术帮老百姓改进农具等。当时东坡被贬惠州,除了俸禄待遇,并无实权,但他善于借助周边力量,他和很多官员和各界人士关系都很好,借助这些人的力量,为百姓做了不少实事。同时,他也自掏腰包,为民办实事,比如捐献自己的金腰带来修建苏堤,方便惠州人通行。

  另一方面是文化影响,苏轼提升了整个惠州的文化自信。寓居两年七个月期间,他写下了500多首诗词、散文和序跋,提升了整个惠州的文化自信,丰厚了当地的文化积淀和底蕴。“一自坡公谪南海”,自此“天下不敢小惠州”。

  苏轼是惠州的一张文化名片,对于促进惠州的政治、经济、文化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羊城晚报:您觉得惠州在建设文化强市的过程中,应该如何瞄准东坡这个文化品牌,发力建设打造,从而服务于文化强省建设?

  申东城:苏东坡身上的优良品质,东坡精神的内核,放在今天,也十分具有借鉴和学习意义。具体来说,东坡精神的内涵是勤奋好学、敢于担当,创新求变、仁政民本,清正廉洁、乐观豁达。我们能从东坡身上学到好学的精神、乐观的性格、做人的准则、担当的品格。

  一直以来,惠州都致力于讲好惠州与东坡的文化故事,现保存有王朝云墓、嘉祐寺及“两桥一堤”等遗存,近年又先后斥资数亿元重建东坡祠、合江楼,2019年还发布了东坡游径,借助文旅融合契机,盘活东坡文化资源。

  在全域旅游时代,文化是旅游的灵魂。苏东坡就像一个旅游形象大使,提升城市文化品质就要用好这张文化名片。惠州可以借助粤港澳大湾区的强大吸引力,开发东坡文化研学教育,吸引更多海内外学者、学生到惠州研学,打造粤港澳大湾区东坡文化研学基地,形成“文化+研学”效应。

  始于2010年的东坡文化节,因东坡诗文“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遂由惠州、儋州、黄冈与东坡故乡眉山等四市轮办,2019年诸城正式加入东坡文化节城市联盟,五城共同推进东坡文化研究与传承。

  惠州可以借助东坡文化节、东坡生辰等重大节点,以东坡寓惠为主题,举办相关文化活动,也可以联合儋州、黄冈、眉山与诸城,联合推出“问墨苏东坡”系列活动,中间融进惠州区域内有关东坡的文化元素,比如惠州西湖、东坡祠等,借助东坡文化品牌,扩大惠州的影响力,传播惠州好故事。

  

  惠州读者文化园负责人邵灿辉:

  规划建设好园区产业生态链条

  

  羊城晚报:作为文化企业,您觉得文化产业的发展过程是怎样的?

  邵灿辉:文化可以作为创意渗透到很多的行业门类当中,它是在不同的层面显现出来的,既有自身的发展,包括自身内部的跨门类、跨要素融合,也包括与外界的跨业态、跨文化、跨地域融合。

  羊城晚报:就目前来讲,您觉得惠州的文化产业发展如何?制约其发展的最大因素是什么?

  邵灿辉:生活中的创意开发无处不在。但缺乏的是从生活中发现创意的眼睛。其实,传统文化蕴含着不少创意,比如说《功夫熊猫》,就是在中华武术文化中得到的创意,融合了国宝熊猫,成为了动漫节备受欢迎的文化大品牌。

  惠州地处大湾区,但相较于广州、深圳等城市,文化消费潜力还没有充分释放出来,多层次、多元化文化消费的满足度还不是很高,文化供给侧还需要推进结构性改革。

  这次扎实推进文化强省建设工作会议,用了不小篇幅讲用好文化人才,要“爱才如命”,形成开展文化人才的机制、政策和举措,赢得满堂掌声。

  我们要充分发挥名城、名人、名气等文化元素,加以创意载体,在惠州打造出更多享誉全国全球的文化品牌。这是文化竞争力的关键。

  羊城晚报:按照省文旅厅“十四五”规划,读者文化园被列入“十四五”广东省文化和旅游重大工程项目,请问读者文化园将如何建设,加以凸显惠州特色,服务于惠州文化强市建设、广东文化强省建设?

  邵灿辉:作为惠州首个文化产业综合体,读者文化园在文化建设、引入优质文化资源维度上深耕思考,制定了“筑底强基、锻造产业链条、服务城市发展”的战略发展纲领,扎根构建园区文化产业链条。

  我们将在惠州打造一个综合性的文化产业园,在文化与科技的融合下,聚集以动漫艺术产业、潮流艺术等为主的文化产业形态,规划建设好园区产业生态链条,在惠州“建设国内一流城市”的目标引领下,努力通过文化讴歌惠州,讲好惠州故事,为惠州文化建设加油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