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时新闻

佛山启动2022年“世界水日”“中国水周”系列普法活动

将在全市实施治水“九大行动”

来源:羊城区域     2022年03月23日        版次:FA14    栏目:    作者:欧阳志强、佛水宣

  

  羊城晚报讯 记者欧阳志强、通讯员佛水宣报道:3月22日是第三十届“世界水日”,3月22日至28日是第三十五届“中国水周”,今年“世界水日”的宣传主题为“珍惜地下水,珍视隐藏的资源”。当天上午,2022年“世界水日”“中国水周”系列普法活动启动仪式在佛山举行,活动现场成立了两支水利普法宣传志愿队。

  今年,佛山提出要成为环境系统治理领头羊。为实现水环境治理方面的领头羊目标,佛山将在全市范围内实施治水“九大行动”,推进“江河两岸、沿路两边、高架桥下”环境整治和景观提升。

  为实现每月小变、半年中变、一年大变,市水利部门作为牵头单位,主要负责两大块工作,先是“清”,二是“建”,即一是江河两岸的清四乱,二是高标准开展280公里的碧道建设。

  首先,就江河两岸的清四乱工作,佛山市水利局作为牵头单位,主要按照水利部和省河长办关于河湖“四乱”(乱占、乱采、乱堆、乱建)、妨碍河道行洪突出问题(简称“河道突出问题”)排查整治的工作部署,结合佛山市实际,对全市所有纳入河长制管理的江河涌湖库存在的河道岸线突出问题进行拉网式全面细致排查,对查实的问题纳入台账整治,在“遏增量、减存量”上持续发力,逐步形成了“清四乱”及河道突出问题整治工作的常态化规范化管理,持续推进佛山市河湖面貌稳步向好。

  其次,做好佛山市的碧道建设工作。自2019年省委、省政府提出高质量规划建设万里碧道后,佛山市委、市政府高位谋划,在全省率先编制《佛山市碧道建设总体规划》,着力构建“三环六带”碧道格局,打造富有佛山特色的水生态名片。2020年,全市完成碧道建设130.28公里,超额完成省下达的碧道建设任务。2021年全市高标准、高质量建设碧道233.65公里,因地制宜建设一批有佛山特色的文史碧道、乡野碧道,让更多市民享受到水生态环境建设成果。2022年,各级水利部门要以高质量建设万里碧道作为佛山市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重要举措,全面推行河长制湖长制、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计划全年高标准、高质量建设碧道285.73公里(其中:禅城区15.7公里,南海区95.02公里,顺德区93.67公里,高明区23.3公里,三水区58.04公里),重点推进三龙湾碧道和40公里的东平河水轴线两个重点碧道项目。截至2月底已开展前期工作230.57公里,新开工28.3公里,完工9.4公里。

  近期,市河长办正在牵头制订《佛山市加快推进碧道建设实施方案》,加强组织领导,坚持共治共建共享系统思维,构建党委领导、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的工作机制,对碧道建设任务进行分解,进一步明确发展改革、自然资源、财政、生态环境、住房和城乡建设、交通运输、农业农村、文化广电旅游体育等成员单位职责分工。

  值得关注的是,为展示佛山市万里碧道建设成果,让市民享受到碧道建设带来的生态“红利”,配合佛山市全域旅游、乡村振兴的开展,市河长办拟推出“约碧道·悦健康”群众性全民健身打卡活动,目前已完成运动打卡的小程序设计与开发。同时将依托佛山水义工志愿服务总队,组织开展碧道行公益活动,包括堤岸绿化体验、碧道水质观察、河湖健康调查、历史人文探究等巡河活动,合力推动高质量碧道建设工作,辐射带动更多市民群众了解碧道、感受碧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