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时新闻

四代传承百年匠心 莞城烧鹅飘香万里

“莞城脆皮烧鹅制作技艺”入选市级非遗项目

来源:羊城区域     2022年03月30日        版次:DA13    栏目:    作者:余晓玲、莞城宣

     莞城脆皮烧鹅

     凌建成在制作脆皮烧鹅

  

  文/图 羊城晚报记者 余晓玲  通讯员 莞城宣

  

  近日,东莞市人民政府公布《东莞市第六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东莞新增21个市级非遗项目,由莞城文化服务中心整理上报的非遗项目“莞城脆皮烧鹅制作技艺”入选其中。至此,莞城共有11个市级以上非遗代表性项目。

  据介绍,莞城脆皮烧鹅制作技艺是以清远黑棕鹅为原材料,通过宰鹅、打气、开肚、吊水、入料、缝针、清洗、腌制、加气、热水浸泡、上皮、造型、上色、风干、烧烤、上油、放汁、斩件等二十多道工艺构成的传统美食制作技艺。

  脆皮烧鹅制作技艺在岭南地区有着悠久的历史。清光绪年间的《广州竹枝词》中记载“广东烧鹅美而香,却胜烧鹅说古冈。燕瘦环肥各佳妙,君休偏重便宜坊。”由此可见,清朝时期,烧鹅技艺在南粤大地已广泛流传。

  “莞城脆皮烧鹅制作技艺”是岭南烧鹅制作技艺的其中一派,东莞以冲积平原地貌为主,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光照充足,雨量充沛,适合鹅类家禽的生长,优越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为莞城脆皮烧鹅提供了丰富的原材料。

  莞城脆皮烧鹅源自二十世纪初,始创人郭福和凌伟根分别于广州和香港学习烧鹅制作技艺十余年,新中国成立后,他们分别回莞开店售卖烧鹅,烤制出炉的烧鹅因“色泽金红,皮酥肉嫩”的特征而闻名遐迩。

  第二代传承人凌耀权,师承父亲凌伟根,熟练掌握烧鹅制作技艺。1960年,凌耀权进入莞城大酒店,主要负责制作烧鹅。1985年离开莞城饭店,在莞城中山路独立经营“中山餐馆”,以“味香油润,醇厚酥脆,斩件烧鹅皮、肉、骨连而不脱,触齿分离”的脆皮烧鹅,深得莞城街坊喜爱,1986年和1987年连续两年被评为“先进店档”,每天销售烧鹅100多只。

  第三代传承人凌建成师承父亲凌耀权,于上世纪80年代开始从事莞城脆皮烧鹅制作。经过十多年的努力,系统掌握了脆皮烧鹅制作技艺。在保证口感和味道的基础上,他大胆创新,改用木炭炉替代传统瓦罐炉,首创“二气三火”法,通过火候及烧制时间的精确把控,确保烧鹅皮脆度和肉质鲜嫩度。

  如今,凌建成已经培养出女儿凌韵清和徒弟邓金柏,继续将莞城烧鹅制作技艺发扬光大。2017年,凌韵清与邓金柏在长安镇开设分店,并于2018年10月,被东莞饮食协会餐饮行业协会评为“地道老字号”,得到行业一致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