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时新闻

梦回

来源:羊城区域     2022年03月30日        版次:YD11    栏目:    作者:原上秋

  □原上秋

  

  过了大堤,下坡,就是黄河滩了。俩老头儿在那里生,在那里长,那里的每一座房屋,每一棵树,甚至路边的荒草,都熟悉。

  这条路,他们瞎摸也不会走错。沿着这个蜿蜒的土路下坡,走不多远,就是他们的村子——泥湾。

  老陈问,今天到你家喝,还是到我家喝?老薛说,到我家吧,去你家要从前街绕到后街,还要绕过一个大水坑,曲里拐弯的,太远。

  老陈说,我家隔壁有一个小卖部,能凑个下酒菜。老薛说,不用,我这里有你弟妹炸的花生米,够了。他把一包花生米拿出来,举了举。

  他们来到老薛的家,就在大路边上,门前有三棵大槐树。院子中间摆着一个石桌,围着石桌,是四个石墩子。那是他们原先经常喝酒的地方。

  他们很熟练地把花生米和酒摆上,一人倒一杯,互不相让。谁喝完,自己倒。就着油炸花生,他们喝出了吃开封大席的感受。不一会儿,一瓶酒见底,晕乎起来。

  老薛说,老陈啊,我咋觉得像在做梦呢?老陈说,你回家,让弟妹掐掐你,掐醒了,那就是梦,掐着生疼,那就不是梦。

  老薛说,在生产队的时候,你当队长,天天领着大伙挖河,不到年根儿泥腿子都不拔出来洗。老陈说,那,也没吃上个啥。

  老薛说,后来呢,包产到户了,虽说饿不着肚子了,可一年忙到头还是不宽裕。老陈说,黄河滩里,你想咋样?

  老薛起身,晃了一下才站稳。他回望刚才坐过的地方,微微一惊。刚发现似的,根本没有所谓的石桌,也不存在四个坐墩。三棵大槐树的地方,变成三个很大的土坑。老陈也站起来,屁股上全是灰土。他们刚才,是席地而坐。几颗花生米在一个白色塑料袋里,像羊粪一样滚着。空酒瓶歪在边上,瓶口滴出剩酒,在泥土上洇出一枚铜钱。

  站立起来的老陈和老薛感觉奇好,他们相视一笑,继而大笑,开始互相捶打。

  阳光散乱一地,这是一个整村搬迁后的废墟。那些残砖碎瓦告诉你,这里曾是烟火气浸润过的地方。老人们靠着几十年的记忆,一回回,总能轻车熟路找到这里,找到自己曾经的家。

  老陈和老薛结伴回来好几次了。他们笑着打着,打着笑着,老薛突然哭起来。老陈,咱们的家,没了。停住手的老陈扶着老薛说,废话,不是没了,是搬走了。

  老薛说,可我每次上那楼,总感觉没迈进这院子脚下踏实。老陈说,你思想跟不上形势。当初政府动员搬家,我第一个响应,你呢?老薛说,我不是也搬了么?

  老陈说,你还不是怕留在黄河滩里,没人和你做伴。泥湾最后一个搬家,你说你,是不是落后分子?老薛说,我哪能和你比,老干部,优秀党员。说真的,当看到你们戴着大红花,站在主席台上领奖,真眼红。所以我得跟你学,到时候也戴个红花啥的。

  老陈说,一定能。说罢,大笑一阵,突然停住。他提议,去他家看看。

  去老陈家,遇到麻烦。他们记得,从老薛家出来,顺着一条大路朝西,见一个大石头再朝北走。可大石头去哪了?没有了大石头,就没了走路的参照。转了半天,大水坑不见了,老陈说的小卖部也荡然无存,记忆中的街道和现地咋也无法印合。

  老陈就说,不找了,回吧。老薛附和着说,不找了,回吧。

  回来的步履有些沉,他们一直推着车走,都不说话。上了黄河大堤,往北瞭望,一片繁华。那是黄陵新区。黄河滩里的人,都沐浴在新生活里……

  老陈打破沉默,问老薛,现在,让你搬回来住,你愿意不愿意?老薛思考一会说,这个,小孩子们肯定不愿意。

  老陈说,没让你说孩子,说你自己。老薛突然笑了,是大笑。

  老陈也笑,笑过,用手抹一把脸,湿了一片。

  他们又出发了。

  前面的路灯一下子亮起来,宽敞的大路一直延伸到一片高楼。那里,是他们的新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