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热词“吃瓜”,用来比喻以事不关己的态度讨论八卦丑闻、围观个人隐私的行为。客观来看,社交网络时代的“吃瓜”既是娱乐方式,也是社交方式,某种程度上有助于引发公共讨论、带来意见表达的多元化。但一段时间以来,“吃瓜”跑偏,谣言滋生,大量低俗、虚假信息占据公众注意力,“吃瓜”变“吃人”,“围观”变“围攻”,给网络空间治理、社会治理带来新困扰。 “吃瓜”成瘾 “扒皮”越界 南京市民王女士是个文艺青年,也是最早一批的豆瓣用户。因为喜欢一名艺人而沉迷在微博、豆瓣等社交媒体上看营销号“爆料”,跟着自媒体“吃瓜”。她告诉半月谈记者:“我也知道浪费时间,但就是一个接着一个停不下来,跟追真人秀、电视剧一样欲罢不能。我提醒自己太耽误事了,但很难戒断。” 沉迷吃瓜不能自拔的网民不在少数。微博热搜曾有一个3亿多阅读量、2.6万原创的话题#吃瓜耽误了你哪些事#,人们在这个话题里分享因吃瓜耽误学习、耽误工作、耽误家务的经历,自嘲“像极了瓜田里上蹿下跳的猹”。 不仅如此,伴随“吃瓜”文化兴盛,娱乐圈这块“瓜田”沃土开始供不应求,网民将八卦的对象泛化至网红甚至是素人的个人隐私。 例如,某新冠病毒感染者的流调显示其一天出入3个夜店,网民以“吃瓜”为由深挖、曝光其私生活;高校学生在教室发生亲密行为被监控拍下,网民以“吃瓜”为由大量转载视频,被删后又以网盘加密链接标价出售;部分公众胃口越来越大,网络上“扒皮”“扒私”“扒坟”现象泛滥。一些网民在发现身边的事情后,会立刻以“吃到一个瓜”扩散出去,丝毫不觉得越界。 “瓜熟蒂落”? 暗藏隐忧 从正向意义来看,“吃瓜群众”所形成的参与式网络围观,通过新媒体渠道对事件的还原,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舆论监督的作用。但负面效应是,一些媒体和个人为了追逐相关的流量红利,变相生产次生话题,随着商业逻辑的带入,公共议题的讨论不免会走向极端。 ——利益化,从种瓜、传瓜到吃瓜已经存在成熟的产业链。一位艺人经纪告诉半月谈记者一套“种瓜”流程——豆瓣“养蛊”(即刻意放出似是而非的假消息吊起网民胃口),再借微博、今日头条等平台发酵,然后在知乎、B站等输出讨论观点。连环套路下,公众注意力的流量密码就被“拿捏”了。 ——工具化,以“吃瓜消遣”为名设置议题、带偏舆论。在一些热搜榜上,常见明星代孕弃子、网红家暴出轨、素人隐私泄露视频之类的事件和信息。有关专家指出一种现象值得警惕,即利用大众对“瓜”的八卦心理,设置争议性议题,比如男女对立、阶层对立,以“吃瓜消遣”为由带节奏,反向绑架公众注意力。 ——极端化,重声讨轻求证,易被情绪裹挟。2021年10月,短视频平台一名网红袒露轻生念头后,一些“吃瓜群众”起哄,她在镜头前喝下农药,自杀身亡。一些未知真假的“吃瓜”事件中,部分网民热衷于声讨,而非求证;当一些谣言被合法删除,网民却解读为“不可说的秘密”,拒绝相信澄清。 专家指出,在这种特定的舆论场,人们对信息是否真实等并不在乎,易被情绪裹挟;还有一些“吃瓜”者,渴望通过窥探、评价他人生活来获取自我认同,或者发泄现实不满,形成庞大声量。 加强事实供给 放大理性声音 如今,众多网民自称“吃瓜群众”。受访专家认为,要警惕“吃瓜”文化愈演愈烈,加剧谣言滋生,推倒个人隐私与社会谈资之间的“隔离墙”,激发出不受约束的窥私欲、攻击欲,要避免“吃瓜”变“吃人”,“围观”变“围攻”。 一方面,应着重放大舆论场理性声量。另一方面,要增强事实信息和严肃内容曝光度。 有网民指出,平台的热搜榜题目设定往往似是而非,能够提供准确清晰新闻事实的媒体往往不在前排展示,网民能够看到的大多是营销号和各类大V的调侃、指责和发泄。平台应该给予事实信息更多曝光权重和置顶资源,让公众在真相的基础上思考问题。(据半月谈)
-
即时新闻
“吃瓜”变“吃人” “围观”变“围攻”
“吃瓜”为何跑偏?
来源:羊城区域
2022年04月12日
版次:ZXA15
栏目:娱塘观察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