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蔡金炎(左)和蔡狄(右)在公司探讨玩具选品 |
文/图 羊城晚报记者 赵映光 实习生 文丽媛 通讯员 澄宣
在不久前闭幕的省第十三次党代会上,“青年发展型城市”首次写入了省党代会报告。近日,羊城晚报记者在汕头市澄海区走访时获悉,该区已于日前成功申报全国青年发展型县域试点,成为汕头市唯一一个全国县域试点。
青年因城市而聚,城市因青年而兴。跻身全国青年发展型县域试点,说明汕头市澄海区在走近青年、争取青年、依靠青年等方面赢得了先机,而青年人也在这片热土上迸发出了青春活力,为这座知名侨乡注入了强劲的动力。那么,汕头澄海是如何推动这场青年与城市的双向奔赴的呢?
青年有情怀 返乡助力乡村振兴
步入汕头市澄海区溪南镇的金港湾葡萄种植基地,雨后清新空气中夹杂着泥土、花草的芬芳,沁人心脾。基地内,除了“阳光玫瑰”葡萄种植大棚,映入眼帘的还有精致而惬意的野营帐篷,卡丁车体验区以及种类繁多的儿童游乐设施。
农业与旅游相结合,种植园地“破圈”突围,这种新潮玩法的背后离不开“会玩”的90后青年彭浩。2015年在美国留学毕业后,他毅然放弃了留在美国工作的机会,回到自己的家乡,扎根广袤的农村大地,全身心投入到发展高效特色的现代农业产业,并先后获得了“2019年度汕头市市级乡土人才”“2020年度广东省农村乡土专家”等称号。
“最开始家里人都很诧异,反对的声音也时常会听到。”提起创业初期身边亲朋好友的不理解,彭浩神态放松,仿佛在说一件日常琐事,“自己认定了方向,就去试,有尝试才有机会,不尝试连机会都没有。”
“作为农民的孩子,家乡情怀、土地情结应该是我返乡创业、并选择农业领域的重要推动力之一。”彭浩说,潮汕地区人多地少,农业素以“绣花式”的精耕细作著称,“农业必须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型,才能在土地资源稀缺的情况下,真正提升经济效益,帮助农民增收致富。”
秉持这种理念,彭浩在全国著名葡萄专家管华明、澄海当地相关职能部门的技术指导和支持下,带领团队从汕头澄海的气候、土壤等实际条件出发,克服了设备技术、种养技术、虫害防治、灌溉养殖用水、用工难等重重困难,运用现代先进农业技术,成功探索出适合当地条件的种养道路,培育出了品质优良的“阳光葡萄”,给“看天”吃饭的产业增加了人为选择的余地。
“以前这里周围都是杂草丛生的土路,如今随着‘四好农村路’建设的推进,道路都实现了硬底化,不仅方便了市民的日常出行,也为周围产业的创收增收发挥了积极作用。”谈起五年多的创业生涯,彭浩以金港湾葡萄种植基地周围的道路改变为例告诉记者,就像优质农作物的成长离不开良好的土壤一样,人才的驻留和发展同样需要友好的大环境,“如今澄海的发展形势和环境日趋向好,我身边也有不少青年人和我一样愿意回到家乡创业的。”
同为90后“新农人”的金书涛,也是搭乘着澄海区各级政府鼓励政策“春风”回乡创业的青年之一。2017年,大学本科毕业的金书涛回到家乡,“子承父业”从事狮头鹅产业,带着在一线城市学习的销售和管理知识,扩展了澄海狮头鹅的销售渠道,为传统狮头鹅产业增添发展新动能。
据悉,澄海每年都会举办专门为返乡青年、返乡学子、社会组织骨干、新生代职业农民、退役军人、致富能手等创业青年量身打造涉农就业创业领头雁农村青年人才培训,为心怀干事创业梦想的农村青年提供“充电”机会,辐射带动更多农村青年创业发展,让青年在广袤的澄海大地更有作为。
在蓬勃发展的青春力量推动下,近年来,澄海区乡村振兴发展迅速,现代农业快速发展,新增7家农业龙头企业、41家农民合作专业社,建成4家村镇助农服务中心,澄海狮头鹅被列入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
企业有担当 助青年低门槛创业
场地租赁费、装修费、水电网络费;电脑、打印机等办公设备购置费;产品仓储费、快递物流费……对于年轻的创业者而言,诸多高昂的成本往往令人望而生怯,如何有效降低创业成本成了许多年轻创业者最关注的焦点之一。
对此,去年开业运营的澄海科创中心正积极助力澄海优势传统产业实现创新驱动发展、集约集聚发展。如今,这个作为产教融合、产城一体的综合型服务平台,既为有创业意愿但缺乏资源的青年提供了发展的平台,也成为了高端人才汇聚回流的“吸铁石”。
其中,入驻企业宏骏电商孵化基地就依托“澄海玩具”这一优势产业,为澄海的玩具电商初创团队创业者提供孵化服务,助力青年创业者低门槛追逐“创业梦”。
曾在广州从事电商供应链工作长达15年的蔡金炎,是宏骏电商孵化基地的副总经理,因一次工作调整回到了家乡澄海。“原先以为澄海的青年会比较内向,没想到回来之后发现他们之间信息的交流非常快速,在创业上勇于拼搏、乐于分享,非常打动人。”蔡金炎说,那一次返乡让他对澄海青年有了全新认识。结合对澄海未来发展前景的看好,2021年,蔡金炎放弃了在广州为某世界五百强企业工作的机会,回到家乡,投入到以玩具产业为基础的电商人才孵化事业。
刚刚忙完“618年中电商大促销”活动的蔡狄,则是被宏骏电商孵化基地引来的有志青年之一。作为去年底首批入驻孵化基地的青年创业者,蔡狄在短短半年多的电商从业经历中,享受到了诸多精准到位的服务,也收获了许多成长与信心。“这是我做电商经历的第一个‘618大促’,其间单是国内的销售额就有十几万元。”蔡狄满意地说道。
谈起创业,蔡狄表示,回乡之初萌生了做跨境电商的想法,但由于自己和身边人没有相关经验和渠道,一时半会不知从何起步。于是,他在各大与跨境电商有关的论坛间流连,向一个又一个论坛的群主讨教。尽管这些群主经验丰富,但物理距离的存在成为进一步深入交流的阻碍,其大多来自一线城市,所熟悉的跨境电商发展模式并不能生硬照搬到澄海。
茫然之际,蔡狄在朋友的介绍下了解到宏骏电商孵化基地。在这里,不仅有免费的办公区间卡位、直播间、选品平台,而且还提供优质的产品,以及售前售后一站式服务,省去了供应链、IP授权、玩具发货等忧虑。相关管理部门不时邀请各大平台的运营专家,向电商创业者分享运营“干货”,帮助他们熟悉各大电商平台的运营政策及技巧。此外,关于行业的最新动态、本土的创业扶持计划、低息贷款等政府政策的引导与扶持信息,都能够在科创中心内第一时间获得。
2021年12月,蔡狄正式入驻。短短半年多时间,这名“电商小白”的成长肉眼可见。迄今为止,宏骏电商孵化基地贴心周到的电商创业“孵化服务”已经让许多青年的创业梦想变为了现实,目前基地内正在孵化的创业团队有40余个,并且还有10个左右即将大专毕业的青年团队将要加入这一队伍,他们都在期待着蜕变成蝶。
政策有保障 留澄青年有归属感
如果说返乡创业、助力家乡建设的澄海青年们,多少有点故乡情怀的“加分项”,那么,越来越多的外来青年选择留在澄海发展,则更多是看中当地贴心周到的服务和发展空间。据悉,自汕头澄海区近年出台鼓励引进人才配套措施,完善创新人才安家落户、医疗保障、子女入学和配偶就业等配套服务体系以来,越来越多的青年选择澄海,留在澄海。
其中,去年研究生毕业的河南籍青年马斌,就在澄海区人才政策的支持下,作为引进人才进入澄海区残联工作。近期,马斌不仅购置了房子和汽车,还把老家的妻儿也接到了澄海生活,真正扎根当地。他表示,正是澄海区为青年人才群体提供的利好政策,打消了自己的顾虑,从而能先“安居”后“乐业”,全身心投入于澄海的建设与发展。
同为2021年澄海区引进的硕士人才,四川籍青年李雪梅也享受到了当地人才政策的红利,她以免收物业费,租金8.5折的优惠条件入住青年人才公寓,获得实实在在的安全感和归属感。
自2021年以来,共青团澄海区委还打造了“青聚澄海”青年人才服务项目,通过实施“思政”“赋能”“咨询”“同心圆”“安居”“交友”“潮趣”等多项工程,为青年人才量身打造服务项目、解决他们遇到的问题,做好“人才引进”后半篇文章,不断延伸和扩展服务对象及内容,让青年人在这里找到“家”的感觉。
“城市对青年更友好,青年在城市更有为。建设青年发展型城市,就是要充分照顾青年的特点和利益,优化青年成长环境,服务青年迫切需求,维护青年发展权益,促进青年全面发展。”共青团澄海区委员会书记曾丽容表示,澄海区将为广大青年创造更多发展机会,切实做好青年人才引进后续服务工作,让青年人才“引进来”,安心“留下来”。
据了解,澄海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青年工作,依托良好的经济和产业基础,出台了一大批促进就业创业的优惠政策,全力打造教育培训、技能提升等发展平台,构建有利于青年发展的良好环境。接下来,澄海区还将推出一个实施方案、一批实事项目,涵盖青年思想政治引领、教育、健康、婚恋与家庭、就业创业、文化等九个领域,希望通过更加周到贴心的服务,吸引越来越多的青年人,踏足、扎根、建设和发展澄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