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州五华“铭记光辉历史·传承红色基因”体验馆展陈图画 五华县委党史室供图 |
梅州五华“铭记光辉历史·传承红色基因”体验馆 五华县委党史室供图 |
古大存出生地 丘锐妮 摄 |
梅州五华“铭记光辉历史·传承红色基因”体验馆 五华县委党史室供图 |
文/羊城晚报记者 丘锐妮 梅州五华是广东省革命老区、原中央苏区范围,革命时期涌现了一大批英雄先辈。他们以坚定的革命信念、顽强的革命意志、不怕牺牲的革命精神竖起高高飘扬的红旗,鼓舞后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中国工农红军第十一军、东江革命根据地和八乡山革命根据地主要创始人之一的古大存便是其中之一。 近年来,在五华县委、县政府结合乡村振兴计划,深入推进名人故(旧)居保护修缮工作的支持下,古大存故居得以重新修缮,并成为梅州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梅州市中共党史教育基地、梅州市中共党员教育基地、梅州市党史学习教育实践基地,梅州“红十景”之一。2022年,古大存故居被列为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 古大存故居遗址的活化利用是五华县加强革命遗址保护,助力老区苏区乡村振兴的一个缩影。连日来,羊城晚报记者在梅州市五华县沿着先辈的革命足迹,了解到该县近年来深入挖掘红色革命遗址,对全县173处红色革命遗址进行分期分批加快修缮保护和活化利用,探索出一条革命遗址保护的新路径,形成了红色资源活化利用的“五华样板”。 玫瑰风骨励后人 走进位于梅州市五华县梅林镇优河村的古大存故居,这座建于清嘉庆年间的客家风格建筑已是游客络绎不绝的红色旅游景点。“2017年以来,至少超过20万人次前来瞻仰学习。”古大存侄孙、故居的日常管理者古汉红表示,故居原名“金山翠秀”,原建筑面积约800平方米,在大革命时期被敌人火烧3次,现保留的是古大存曾居住的左横屋,建筑面积222平方米。 2017年,五华县委、县政府再次对古大存故居进行修缮,在保留古大存出生地及家中环境等原物原貌的基础上,以“农运先驱”“革命忠魂”“玫瑰风骨”“公仆情深”四个主题展出珍贵的历史图照和物品,并通过艺术雕塑、场景再现和多媒体技术等方式呈现古大存光辉而战斗的一生。 “古大存同志不仅自己参加革命,还带领全家参加革命。家属亲人先后被杀害12人,其中10人被评为革命烈士,真的是一门忠烈。”五华县梅林镇宣传委员张秀华说,古大存是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东江地区卓越的农运先驱,东江苏维埃政府和红军第十一军的创建人之一。 “新中国成立后,古大存同志曾任广东省人民政府副主席、副省长,那时我父亲是一名山村教师,村里人曾对我父亲说为何不找古大存同志调到广州谋个清闲职位,我父亲说古大存同志不会搞特殊的。果然古大存听说这件事后鼓励我父亲扎根五华教育第一线,我父亲也听从他的教导一直坚守岗位,做好教育工作。”古汉红说。 如今,古大存故居遗址被列为梅州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梅州市中共党史教育基地、梅州市中共党员教育基地、梅州市党史学习教育实践基地,梅州“红十景”之一,2022年还被列为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政府不仅修缮了故居,还加强了周边的配套设施,新建了红十一军纪念大桥,现在进址道路很宽敞,还铺上了柏油路面。”古汉红说,近年来不仅越来越多人慕名前来重温峥嵘岁月,村里的人居环境也越来越好了。不仅道路硬底化,还进行了绿化和墙绘,设置了公厕和垃圾分类点,“村里越来越美了”。 红色故土新地标 “梅林镇2021年红色革命遗址保护利用项目正在进行中,像梅林革命烈士纪念碑修缮工程、彭剑先烈士墓修缮工程、应魁楼——古公鲁故居遗址修缮工程、五华县农民自卫军训练旧址(梅冈寺)修缮工程等都已经启动了。”张秀华说,近年来,梅林镇根据“红色故土·幸福梅林”的定位,统筹整合利用丰富的红色资源,结合乡村振兴规划,扎实推进“八个红”(即红街、红桥、红道、红址、红村、红校、红馆、红景)项目建设,着力打造建设梅林、优河、梅南三村联动乡村振兴红色示范点。 除了梅林镇,“硬打硬”的五华人民在全县各处都留下了战斗痕迹和革命火种。据2020年革命遗址普查统计,五华全县有革命史迹173处,列入重要革命遗址78处、重要线索遗址70处、一般线索遗址12处,其他遗址13处。 大革命时期,五华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积极参与两次东征,随后成立农民协会,掀起了轰轰烈烈的农民运动,创下了多个梅州“第一”:中共五华县小组是梅州最早建立的中共地方组织;睦贤乡苏维埃政府是梅州首个苏维埃政权;登畲鳌背乡农民协会是梅州第一个农民协会;龙村区杜坑乡妇女会是兴梅区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建立的第一个妇女会……溯自大革命时期以来,五华全县有1594名革命烈士为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献出了宝贵的生命,数量为梅州各县(市、区)之最。 为更好更全面地展示中央苏区五华光荣的革命斗争历程,五华县委、县政府投资1610多万元重点打造了梅州五华“铭记光辉历史·传承红色基因”体验馆。该项目占地面积1085平方米,采用“三位一体展示法”(历史事件+英烈影响+情感升华),利用场景、光影、声像、雕塑、媒体、图版、文字、绘画等传统和现代科技表现手段,全方位展示五华苏区人民光荣的革命斗争历程。每逢节假日,都有不少家长带着孩子前来接受红色文化的熏陶。 记者了解到,该馆设展厅3个,展示珍贵历史文献资料4万多字,历史图照300多张,臆想图40多张,大型油画3张,艺术浮雕3座,多媒体投影系统10多套(台),展陈内容按五华人民革命斗争发展历程分五大华章(寓意“五华”),已成为弘扬苏区革命文化的一个红色文化城市地标,也是梅州第一个通过现代科技方式展示红色革命文化的科技馆。 不忘初心齐奋进 近年来,五华县委、县政府结合乡村振兴计划,深入推进名人故(旧)居保护修缮,高度重视革命遗址的修缮保护开发利用工作,按照“抢救一批、保护一批、提升一批”总体思路,充分利用重大历史事件、重要党史人物纪念活动等重要时间节点,争取中央和省、市财政资金,筹集县级财政资金和动员社会资金,累计投入近5.13亿元用于革命遗址修缮保护开发。 目前已修缮(建)竣工开放的项目有五华县革命烈士陵园、古大存故居、优行乡农民协会旧址、中共五华县委诞生旧址、五华县人民政府成立旧址、留畲人民会堂、五华县革命烈士纪念碑(蒲丽顶)、东征军政治部旧址、揭陆华边行委会旧址(安流中学北楼)、黄国梁故居、曾国华故居、鳌背乡农民协会旧址、中共五华县委党校(红校)等十多处。 这些红色资源的活化利用,促进了红色文化与生态旅游深度融合,有力助推革命老区乡村振兴发展;同时,这些红色遗址成为党史学习教育的实景课堂,让更多人在“红色之旅”中齐奋进。 除了加强革命遗址开发保护和活化利用红色文化资源,五华县还着力编写出版地方党史丛书,铭记光辉历史。“去年以来,我们结合党史学习教育,先后编辑出版《五华县革命老区发展史》《广东中央苏区五华革命简史》《中国共产党五华县历史100年大事记》《红色印记——五华县革命遗址概览》《五华长征人物谱》《五华革命故事选编》6册党史丛书,总字数达130多万字。预计今年下半年可以完成《中共五华县地方历史(二卷)》《军旗红——古大存军长》等地方党史丛书编写出版发行工作。”中共五华县委党史研究室副主任江连辉说,与此同时,近年来,该研究室深入挖掘丰富的五华红色资源,撰写数十篇党史文稿在中央、省、市媒体发布,有力弘扬老区苏区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