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城市景观 |
来自北京大学的黄湛升同学开启在莞实习生活 实习生 彭钦 摄 |
文/羊城晚报记者 李洪宝 实习生 石梦卓 图/羊城晚报记者 王俊伟(除署名外) 7月16日上午,由中共东莞市委组织部联合羊城晚报东莞全媒体传播中心共同主办的东莞市首届“十校百人”暑期实习计划线上启动仪式举行,中共东莞市委组织部副部长姚家庆致辞并宣布东莞首届“十校百人”实习活动正式开启。 改革开放以来,东莞以制造业立市,以城乡一体化发展,从一个香飘四季的农业县快速发展成为国际制造业名城,成为中国改革开放精彩而生动的缩影。2021年,东莞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0855.35亿元,成为国内第24座万亿城市、第15座“GDP过万亿、人口超千万”的“双万”城市。站在“双万”发展新起点,东莞的人才工作做得怎么样?未来又要怎么做?本次“十校百人”实习活动提供了观察东莞人才工作的最佳契机。 “虎门销烟让我认识了东莞” 黄湛升是土生土长的东莞人,就读于北京大学哲学专业,今年报名参加了东莞市“十校百人”实习计划,目前已经在实习单位——东莞市建筑科学研究院报到,开启了他的实习生活。虽然黄湛升是哲学专业,但他选择了东莞市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为其提供的“市场分析”的岗位。“首先,我认为哲学是基于现实,从现实出发的,哲学中的一些逻辑思维能力,让我在市场分析上条理更加清晰。当然,此次我也是选择从象牙塔下来,通过这次实习来不断拓宽自己的认知边界,虚心向同事学习。”黄湛升说道。 实习生梁颖恩来自中国澳门,目前就读于武汉大学,今年也报名参加了“十校百人”实习计划,现在已经到羊城晚报东莞全媒体传播中心开始了她的实习工作。谈到对东莞的印象,梁颖恩表示最初要从历史书中的“虎门销烟”事件说起,除了“虎门”这个家喻户晓的地名外,东莞的美食和传统文化也深深吸引了她,梁颖恩希望在本次实习之旅中,能一览东莞的美好风光。“我发现东莞并不像其他城市般车水马龙,这里更像是一个家。”梁颖恩告诉记者,从高铁到地铁,从入站到出站,她对一路上的旅程进行了仔细的观察,东莞在梁颖恩心目中是一个幸福指数很高的城市。 据了解,此次“十校百人”实习活动得到了全国众多高校学子的热烈响应,共有来自171所高校的约400余人参与报名,经过层层筛选,最终确定了100名入围学生,分别加入到东莞市的25家企业参与实习工作。 食宿全安排,实力莞企鼎力支持 本次“十校百人”实习活动,得到了众多实力莞企的鼎力支持,这些企业不但为实习生们提供食宿,还提供丰厚的实习补贴,甚至一些企业与正式员工“同工同酬”,可谓诚意满满。 东莞实业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是东莞市属国有独资企业,实施投资、建设、运营“三位一体”模式,现已形成城市综合运营、产业投资运营、环保产业三大主营业务。本次“十校百人”实习活动,东莞实业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拿出了15个优质岗位供实习生来莞实习。“我们针对实习生开出的条件还是很不错的,不仅有实习补贴,还有良好的住宿环境,而且吃得也不错,此外还有丰富的工会活动等着同学们来参与,十分欢迎学生来到东莞实业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实习。”该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 据记者了解,本次“十校百人”实习计划,共有84家东莞优质企业报名,通过层层筛选,最终确定了入围的25家企业。除了企业给到的实习补贴,主办方也为实习生们提供一定的交通补助、保险购买等服务。此外,学生也可以申请来莞实习人才补贴。 政府搭台,助力青年逐梦大湾区 本次“十校百人”实习活动,东莞市相关部门也做好了充分的准备,将竭诚做好服务保障,为实习生工作生活、施展才华提供良好条件;并以此次活动为契机,倾听实习生的心声和意见,以求才若渴态度,改进工作机制、继续为广大优秀学子创造更好的平台。 近年来,东莞市立足自身经济发展,不断优化人才结构,东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青年发展工作,将青年发展相关内容以专节形式写入东莞市“十四五”规划纲要,并纳入东莞市党代会和市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要依托青年发展型城市建设集聚更多高学历青年人才打造青春之城、活力之城、梦想之城、成长之城。 据中共东莞市委组织部副部长姚家庆介绍,目前东莞的人才总量约为280万,广东省创新团队、创新科研团队数量和质量一直位列广东省地级市前列。但是目前面临的主要问题是东莞市人才总量虽然达到一定的规模,但是质量和结构还有比较大的差距,留住人才的软硬件环境还需要进一步提升和优化,此外,人才与产业升级和科技创新有机结合也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东莞市希望以“十校百人”计划为引子,提升广大青年研究人才对东莞的关注度,进一步扩大东莞引进人才的影响力吸引力,从国内外一流名校引进一批高学历、高素质的学历型人才,改善东莞人才结构,夯实东莞人才基础,为东莞建设大湾区创新极点城市提供坚实人才力量。 据悉,东莞市将以此次“十校百人”实习招募活动为契机,力争完成“十百千万百万”人才计划首年目标,即推动2万名硕士以上人才、15万名本科学历人才到东莞工作,确保“双一流”等名校毕业生占一定比例,不断优化东莞人才结构,推动新时代东莞人才工作再上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