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时新闻

广东第十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公布

南海狮山2处文物入选

来源:羊城区域     2022年08月02日        版次:FA14    栏目:    作者:吴泳

  

  羊城晚报讯 记者吴泳报道:近日,广东省人民政府公布第十批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共计132处)、与现有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合并的不可移动文物(共计3处),位于佛山市南海区狮山镇七甫陈氏祠堂及叶正简墓入选,取得了镇内省保文物“零”的突破。

  据介绍,位于南海区狮山镇的七甫村陈氏祠堂始建于明朝弘治十二年(1499年),重修于清乾隆五十八年(1793年),再次重修于1995年。相传宗祠是为纪念七甫村先祖明朝嘉靖甲午举人陈度所建。

  该宗祠为坐北朝南,纵轴线布局,三进院落,总面积470多平方米。祠堂的建筑木雕、石雕精美,前风水塘的栏杆为七块雕刻有精美吉祥图案的石栏杆,故当地又俗称其为“栏杆祠”。

  祠堂头进为与佛山祖庙正门一样的木质斗拱结构的皇帝赐誉“恩荣”牌坊,二进和三进为硬山顶结构,其大梁保存完好,均刻有明清始建重修时的年份,同时,后殿东西两侧墙壁上写有“忠”“孝”二字,这是明代理学大师陈白沙的真迹,十分珍贵。陈氏宗祠是佛山南海目前仅存的两座明代祠堂之一,代表了当时建筑的艺术水平,拥有非常高的文物价值,曾于2006年10月25日公布为佛山市文物保护单位。

  而此次入选省保文物的还有叶正简墓。据悉,叶正简原名叶颙,是南宋著名的清官,因“一门八进士”而被后人称颂。叶正简墓是佛山市南海区狮山镇大圃颜峰的文化古迹,为南宋时期的古墓葬。

  叶正简墓依山而建,坐西北向东南,呈太师椅状。材料虽已改变, 但护岭、垅环、山手、挂榜、踢靴等形制尚在,保留有宋代的墓葬特色。其形制规格、布局设计,具有一定的艺术价值。墓葬前面及两侧柏树苍翠,后面榕树成林,环境幽静,气势恢弘。墓身占地面积约160平方米,历代均有修葺,近代曾重修,墓葬主体形制规格基本完整。

  该墓葬于1994年7月5日被南海市人民政府公布列入首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10月佛山市人民政府公布列入佛山市文物保护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