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时新闻

非遗之夜享“文化大餐”

“梦回汉唐”赏七夕活动在东莞市文化馆上演

来源:羊城区域     2022年08月05日        版次:DA13    栏目:    作者:余晓玲、利民

     精美的七夕贡案

     七夕快闪活动现场

  

  文/图 羊城晚报记者 余晓玲 通讯员 利民

  

  8月3日(农历七月初六)晚,一场“梦回汉唐”的穿越时空爱之旅在东莞市文化馆上演,“我们的节日——非遗之夜‘梦回汉唐’赏七夕暨2022非遗在四区七夕专场”活动巧妙融汇各种传统文化元素,以“爱”为名,精心炮制多道“非遗大餐”,创意传承传统文化。

  当晚活动现场,最引人关注的是一件凝聚着东莞人智慧和国家级荣誉的非遗作品——七夕贡案。代表着望牛墩七夕风情文化节精髓的七夕贡案《仙凡缘》曾获得中国民间文化最高奖——第十届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民间工艺美术作品奖”。

  据史料记载,早在五代时期,望牛墩就有过乞巧节的习俗,被誉为是岭南著名的传统风俗。望牛墩人制作的“七夕贡案”布景独具匠心,贵在精巧、贵在想象。融汇了雕刻、刺绣、绘画、手工制作等传统民间艺术手法,具有很强的观赏性和艺术性。

  值得一提的是,七夕贡案制作的原材料全部来自生活废旧物品或农作物品,废物利用,变废为宝,如用谷粒、米粒、彩纸、彩布、泡沫、胶片、珠片、珠粒、瓜子等制作传统手工艺品。整台贡案所有作品均为手工制作,慢工出细活,制作上融汇了雕刻、刺绣、绘画、粘、贴、手工制作等传统手法,一针一线、一物一品,费时费工,极具观赏性和艺术性。制作一台完整精巧的“七夕贡案”少则几人数月,多则数十人半月。缩微版的仙境、牛郎织女相会的场景,更配以声光电技术,使得贡案作品更显心思。

  在非遗展厅内,省级非遗传承人陈杰芳做客非遗课堂,手把手教大家制作七夕贡案。“七夕贡案”一般分五个部分:一是茶酒斋饭、二是龙狮贺节、三是五谷丰登、四是鹊桥相会、五是拜祭香烛。此外,现场还有粤剧脸谱、木屐制作、茶山公仔制作体验等非遗民俗体验。

  木偶剧、黄梅戏、古琴演奏、七仙女巡游……市民仿佛穿越到古代的市井街头,快闪表演随时在身边上演,吸引大家驻足。

  此次活动也是东莞市文化馆“非遗在四区”系列活动之一。2022年东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四区(景区、社区、小区、园区)系列活动自6月11日启动以来,先后在茶山、高埗、桥头、清溪、中堂,以及常平的隐贤山庄景区、万科翡丽山小区、皇马郦宫小区、民盈国贸城等上演了一出出非遗大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