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医院管理局在粤患者复诊治疗服务 |
患儿接受港澳药械通新械“钛棒”植入手术 |
患者在港药通窗口取药 |
文/羊城晚报记者 郑明达 图/深圳市卫健委供图 “之前就听说在香港有这个降脂药,如今在深圳的医院就能用上,真的很方便。”今年48岁的于女士患有糖尿病及高血脂症,由于长期服用降脂药,出现肌肉疼痛并伴肝酶升高。前几日,于女士了解到香港大学深圳医院(以下简称“港大深圳医院”)刚刚通过“港澳药械通”政策引进了降脂新药英克西兰。经过新药注射后,于女士肌肉疼痛感大大减轻,症状逐渐缓解,对生活重新燃起了希望。 “港澳药械通”政策,旨在通过创新药品医疗器械监管方式,允许临床急需、已在港澳上市的药品,以及临床急需、港澳公立医院已采购使用、具有临床应用先进性的医疗器械,经广东省人民政府批准后,在粤港澳大湾区内地符合条件的指定医疗机构使用。该政策落地深圳一年来,引入28种港澳药械。其中,港大深圳医院已引入临床急需进口港澳药品16种、医疗器械9种,让900余名患者不用为药奔波,实现“患者等药”到“药等患者”的转变。 “药械通”利器首植惠及两名港籍患者 今年50多岁的居深港人戴先生,在九年前被诊断为“肥厚性心肌病”并被植入单腔心脏除颤器。今年年初,戴先生在港大深圳医院就诊时,被告知其植入的心脏除颤器电量仅剩余约半年时间,并被发现“三度房室传导阻滞”。 幸运的是,港大深圳医院引入了“港澳药械通”心血管新械——“可吸收抗菌封套”。它是一种完全可吸收高分子网状包膜,装载两种抗生素,与心脏植入装置同步植入,会在7天内缓慢释放抗生素,9周内被人体完全吸收,在很大程度上能降低患者感染的风险,这让戴先生看到了希望。 在港大深圳医院心律失常科主任李海鹰的建议下,5月28日,戴先生成功更换了心脏除颤器并植入了可吸收抗菌封套。术后他对医生竖起了大拇指,“现在感觉呼吸都很顺畅,整个人轻松了许多。”戴先生也成为植入“可吸收抗菌封套”国内首位获益患者。 无独有偶,香港居民黄先生今年70岁,由于疫情阻隔,已多年未回香港。他曾先后两次因“急性心肌梗死”住院进行冠脉介入治疗,因心梗后心衰发生室速室颤,通过多次心脏除颤器放电除颤挽回了生命。今年年初,黄先生在港大深圳医院进行常规随访时发现心脏除颤器电池即将耗竭,在医生的建议下黄先生顺利进行了植入式除颤器更换和可吸收抗菌封套植入。 “这两名患者属于植入器械的高危感染的病例,手术都非常成功。中国内地首例可吸收抗菌封套在粤港澳大湾区实现了临床应用。”港大深圳医院心血管综合内科主任姚启恒介绍。如今,两名患者已顺利出院,港澳药械的引进也将持续使更多患者获益。 全流程闭环管理保证进口药械质量 据悉,我国目前年植入心脏起搏器达10万台,心脏除颤器植入风险较大,术中一旦出现感染,医生须为患者尽快拔除整套装置。而再次择期重新植入前,患者需要进行较长时间抗菌药物治疗,这增加了患者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 “使用可吸收抗菌封套可以降低感染风险,并且能在一定时期内降低并发症发生。”港大深圳医院心血管医学中心谢鸿发教授表示,“随着‘港澳药械通’加速落地,该项药械应用将给内地居民及跨境患者带来新的救治希望,促进心血管医生进一步发展新技术与新研究,具有里程碑式意义。” 2020年11月,“港澳药械通”政策出炉,政策提出先以港大深圳医院为试点,引入临床急需、已在港澳上市的药品器械。经过试点工作,2021年8月27日,5家首批内地指定医疗机构公布,分别为:香港大学深圳医院(三级医院,试点医院)、广州现代医院(二级医院)、广州和睦家医院(二级医院)、珠海希玛林顺潮眼科医院(二级医院)和中山陈星海医院(三级医院)。 “港澳药械通”政策不仅在地域上横跨粤港澳三地,还涉及进口审批、境外采购、进口通关、储存配送、临床使用等多个环节。如何保证临床急需进口药械质量? 记者了解到,作为全国唯一的“港澳药械通”试点公立医疗机构,港大深圳医院紧紧围绕“来源可溯、去向可追、使用可控、责任可究”风险管控原则,成立了跨境药械专职小组,建立了全流程闭环管理模式,并制定了严格的临床使用监管流程,从多层面多角度确保内地患者的用药用械安全。 去年4月,通过“港澳药械通”政策引进的首例药品“抗D免疫球蛋白注射液” 在临床使用,为内地“熊猫血”妈妈及其家庭带来了福音;同年5月,引进的首个医疗器械“磁力可控延长钛棒”投入使用;其后,又有多个治疗晚期肿瘤、疑难复杂疾病的药品陆续获批。港大深圳医院向记者透露,“港澳药械通”政策正式扩展实施一周年,医院已引入16种急需创新药品与9种急需医疗器械,已有逾900人次享受试点政策福利获得及时救治。 深圳打破深港医师资质壁垒 7月26日,深圳印发《深圳市促进生物医药产业集群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提出要持续推进“港澳药械通”政策扩展实施,推动更多临床急需且已在港澳上市的药品在深圳符合要求的医疗机构使用,加快新产品上市进程。 近年来,通过探索“港澳药械通”,深圳跨境医疗健康服务创新发展迈上新台阶。深圳市卫健委持续稳步推进粤港澳大湾区药械创新发展及试点工作,港大深圳医院借助粤港澳大湾区卫生健康合作战略机遇,全面发挥“双区建设”和试点政策叠加优势,积极探索跨境医疗融合。 与此同时,深圳打破深港医师资质壁垒,开展境外医疗专业技术人员职称认定,与内地医师享受同等政策待遇,并持续优化港澳医疗机构审批流程,简化港澳医师资格认定、短期行医许可程序,大幅压缩机构设置与执业登记审批、港澳医疗专业技术人员执业办理的时限。 记者了解到,深圳围绕搭建平台、人才培养、机构设置等方面,正大力推动港澳医疗机构在深圳集聚发展,截至今年6月,全市已开设11家港资独资合资医疗机构。其中,2021年新批准设置6家港资医疗机构,占全省同类医疗机构5成以上。同时,已有348名涉外医师获内地医师执业资格,1098人次以短期行医方式在深圳执业,泰康前海国际医院、新风和睦家医院、禾正医院等一批高端社会办医疗机构在深圳发展。 2020年以来,深圳市卫健委以国家综合授权改革为牵引,大力推动“探索完善医疗服务跨境衔接机制”“放宽国际新药准入”首批2项卫生健康领域授权事项高质量落地实施,目前已形成了一批引领性、示范性改革成果。“我们将继续探索完善医疗服务跨境衔接机制,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医疗服务一体化。”深圳市卫健委相关负责人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