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时新闻

关注海洋垃圾处理,专家建议摸清海岸线垃圾分布情况并开展专项整治

共同守护湛蓝海水

来源:羊城区域     2022年08月23日        版次:ZA13    栏目:    作者:林园

     大梅沙海滨公园近年来垃圾减量工作成效显著 羊城晚报记者 王磊 摄

     大梅沙保洁人员正在打捞海洋垃圾 大梅沙海滨公园供图

  

  羊城晚报记者 林园

  

  近日,广东省发展改革委、广东省生态环境厅印发《广东省塑料污染治理行动方案(2022-2025年》)通知。通知中提到,组织开展海洋微塑料污染机理和防治技术研究,及时清理回收废旧浮球渔排、渔网、网箱等塑料渔业生产工具。到2025年,确保深圳湾、大鹏湾等重点滨海区域无明显塑料垃圾。

  官方的统计显示,目前我国的海洋垃圾中,塑料为主要类型。深圳临海而立,拥有260.5公里绵长海岸线。正值海滨旅游旺季,记者实地走访深圳热门海滩,探访目前沙滩的垃圾情况、寻求治理海洋垃圾污染之策。

  

  现状:有沙滩仍见被丢弃垃圾

  

  正值暑假期间,每逢天气晴好的周末,前往深圳东部看海的车流济济。连日来,记者走访了深圳多个热门沙滩。

  坐落于大鹏湾畔的溪涌度假村海滨浴场,收取20元/人门票,周边为深圳知名的婚纱摄影拍摄基地。周末,不少人驱车前往该沙滩。时至傍晚,临近浴场一两公里的道路,因为车太多,驱车走了约一个小时才能抵达。进入浴场后,沙滩上随处可见散落的垃圾。海风一吹,纸巾飘起来。沙滩上被随意丢弃的矿泉水瓶等塑料垃圾显眼。

  蓝色海洋协会秘书长梁海婵告诉记者,目前,深圳的沙滩分为有管理方和无管理方的“野沙滩”。去年,在协会的推动下,深圳将无人管理的沙滩,纳入了街道管辖的范畴。“近年来,深圳的海滩垃圾越来越少了。特别是一些收费沙滩或者公园式围蔽管理的沙滩,比如大梅沙海滨公园,垃圾减量成效明显。但是,仍有一些沙滩的清洁管理不到位。”梁海婵介绍,目前海漂垃圾以及未经开发的沙滩的管理,仍是难点,“特别是海漂垃圾,它可能来自全世界,随着潮汐漂过来。”

  

  做法:建常态化清理环卫制度

  

  在深圳,对海洋垃圾的关注由来已久。就在去年,为改善海洋生态环境,深圳率先在全国建立并全面实施海漂垃圾常态化清理“环卫”制度。自去年5月启动海漂垃圾常态化清理以来,海事部门在深圳东、西部海域持续组织了海漂垃圾集中清理,共出动船艇84艘次,工作人员342人次,车辆8辆次,打捞海漂垃圾15吨,并于“6·5世界环境日”前夕完成了深圳海域海漂垃圾清理首次全覆盖。

  除了官方治理,近年来,民间也有不少志愿者集结在海岸边,自发对海洋垃圾进行清理。深圳市蓝色海洋环境保护协会是国内第一家举办“深圳国际海洋清洁日”主题活动的环保组织,从2005年开始,该组织每年9月第三个周末蓝色海洋举办大型海洋清洁活动。该活动已连续举办17年,累计参与人数超过6万人。协会每月在深圳海岸线定期开展净滩活动,包括大众净滩、团队净滩、科研净滩等。协会的数据显示,2021年期间,协会开展活动共计79场,清理海岸线垃圾6999.118千克。

  海洋垃圾的危害巨大,而塑料垃圾降解通常需要几十年到几百年的时间,它们一旦被遗弃在沙滩或海洋,将造成难以挽回的伤害。比如,水底部分珊瑚礁因为垃圾覆盖、纠缠而衰亡,珊瑚礁面积大幅萎缩;许多珍稀、濒危鱼类失去产卵、繁殖的栖居地,部分幼鱼、虾蟹被困在网中;水中垃圾分解的微塑料、重金属等通过食物链传导到人,对人类自身健康也造成威胁。

  不仅如此,长期以来,受特殊地理位置和台风、暴雨、大风等恶劣天气因素的影响,漂浮垃圾随水流从上游或外海漂至深圳海域,并在近岸海域、海岸线附近聚集,还会危害航道安全。

  

  建言:开展垃圾大规模普查溯源分析

  

  守护这一汪湛蓝海水,已经成为共识。

  去年,蓝色海洋协会利用无人机对大鹏新区海岸线垃圾进行定期巡查监督,摸清海岸线垃圾的分布情况,综合整治情况,并以此为依据开展海滩垃圾专项整治。

  深圳市政协委员高海在今年深圳两会上,带来了关于海洋生态环境保护的相关提案。在深圳建设全球海洋中心城市的当下,高海认为,为了在落实海洋强国、生态文明战略上做好示范,深圳必须在顶层设计和制度创新上先人一步。他提出,加强海底垃圾处理、设立禁渔区、出台海洋洁净法规是较好的突破口。对海洋垃圾开展溯源分析和流动性分析,并利用特区立法权出台海洋洁净条例。

  高海建议,政府及时出手开展较大规模的普查、溯源分析,摸清底数、安排部门预算,重点搞清总量、分布特点、垃圾种类,开展溯源分析和流动性分析,搭建区域合作协商、共治平台。他提出,设立“深圳市海底垃圾清理日”,让公众充分了解海底垃圾的现状和危害。

  

  垃圾减量成效显著 大梅沙是如何做到的?

  

  身为珠三角的著名景点,大梅沙曾饱受垃圾困扰。2015年五一小长假期间,大梅沙海滨公园共迎来40万游客,三天产生195吨垃圾,令人咋舌。近年来,大梅沙海滨公园的沙滩越来越洁净,治理成果有目共睹。网红沙滩,是如何攻克垃圾治理这个痼疾的?

  公园管理处相关负责人介绍,管理方对公园垃圾进行常态化防治,向专业保洁公司购买来了清扫保洁及海上垃圾打捞服务,对公园红线范围内区域进行保洁。该保洁公司配有4轮驱动沙滩垃圾运输车6辆,进口专业沙滩车1辆,海上打捞垃圾船只2艘,对整个公园实行24小时巡回保洁。公园旺季时间(4月16日—10月14日)每天不少于135人,在公园内每座公共厕所各配备4名固定保洁人员,开展定岗、定员、不定时的保洁工作;淡季时间配备保洁人员每天不少于85人,在公园内每座公共厕所各配备4名固定保洁人员,开展定岗、定员、不定时的保洁工作。公园内配备司机5人、专业海上清洁打捞人员10人。

  不仅如此,公园还常态化对沙滩海域进行“拉网式”清洁,打捞近岸水面海藻及泳区漂浮物。“我们24小时派专人对海面情况进行监控,发现海面出现海藻及漂浮物时立即派人清理。在公园内设置了50个分类垃圾桶,加强对公园内生活垃圾的管控,完善垃圾分类、收集、转运、处理监管机制,促进再生资源循环利用。”该负责人介绍,垃圾清理还深入海底,比如,公园在救生队中成立海底垃圾清理小组,每月对海底垃圾进行打捞,同时每年都会举办沙滩清扫志愿活动,组织志愿者及员工进行沙滩清洁,累计清理垃圾8吨。

  宣传方面,大梅沙海滨公园在寒暑假期间开展“小小志愿者”活动,通过多媒体等方式加大社会宣传力度,树立爱护环境公益牌、宣传栏、发放宣传单张、讲解垃圾分类知识、劝导游客拒绝不文明行为等方式让青少年儿童参与到垃圾分类及文明旅游的宣传活动中,潜移默化中不断提高游客素质。

  接下来,公园还计划与保洁公司配合进行责任分工,给每个保洁员划分自己要负责的固定区域,根据公园实际情况,调整垃圾桶摆放位置,在客流密集区增加垃圾桶。此外,在沙滩救生岗亭准备免费的垃圾袋,提供给有需要的游客。管理方还将与园区内的商家进行联合,不定期举办垃圾分类知识竞赛等活动,通过免单、赠送小礼品等方式吸引游客,达到宣传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