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时新闻

暑期去乡村再建8座图书馆

深大“时光益读”把阅读的种子洒向广袤大地

来源:羊城区域     2022年08月23日        版次:ZA14    栏目:    作者:沈婷婷、赵崇毅、张弛、陈文真、易颖敏

  羊城晚报记者 沈婷婷 通讯员 赵崇毅 张弛 陈文真 易颖敏

  

  今年暑假,深圳大学共计派出15支队伍,81名师生志愿者,分别前往云南、西藏、江西、广西、广东五地开展“时光益读”高校服务乡村公益活动。深大学子们在各地乡村进行公益图书馆建设,开展趣味阅读营活动,把阅读的兴趣播种到广袤的乡村大地上。

  据了解,时光益读是一个专注于乡村儿童阅读推广的高校公益组织,以主题教育传播红色精神,通过时光图书馆、时光阅读营与时光共读三大模式,以阅读教育响应国家乡村振兴战略,该活动已经开展了5年。

  

  再建8座图书馆让书香浸润乡村

  

  到边远乡村“建造有用的公益图书馆”是时光益读项目的两大核心工作之一。今年暑假,时光益读在云南、西藏、广西、江西四地共新建8座时光公益乡村图书馆,分别为云南省罗平县的 “时光之梦”“时光之恰”“时光之纳”“时光之境”图书馆,江西省万安县的“时光之涧”“时光之晓”图书馆、广西壮族自治区全州县的“时光之柳”图书馆、西藏自治区墨脱县的“时光之珞”图书馆,共计配置图书约9000册。截至目前,时光益读项目建设的公益乡村图书馆总数量已达到31座,覆盖超过6000名乡村儿童。

  7月30日,云南省保山市隆阳区潞江镇“时光之粒”图书馆举行了揭牌仪式。8月9日,在我国最后一个开通公路的行政县——西藏自治区墨脱县,深圳大学的师生志愿者用5天时间完成了达木珞巴民族乡贡日村“时光之珞”公益图书馆的建设,成为该项目在全国范围内建成的第31座图书馆,在藏区建成的第10座乡村公益图书馆。

  新寨村“时光之粒”图书馆馆长赧明琴女士欣慰地说,“‘时光益读’不仅让乡村孩子学会阅读,常来读书,还喜欢上了阅读,这个良好习惯的养成可以让孩子们终身受益。村寨有了图书馆,村民有了读书的地方,更多了一个学习文化知识的地方。”

  

  阅读教育陪伴乡村孩子成长

  

  除了建设公益图书馆外,以公益图书馆为基础“开展有趣的阅读营”,配套多元的社区成长活动,是时光益读项目的另外一项核心工作。今年暑假,时光益读项目为12个公益图书馆所在地的乡村儿童开展了为期三周的暑期趣味阅读营,超过400名乡村儿童参与了阅读营活动。

  志愿者们结合图书馆的丰富资源和自身所学,为乡村儿童开设了趣味阅读、趣味数学、趣味英语三门必修课,同时还带来了性教育、扎染、石头彩绘、摄影、舞蹈、音乐等选修课程,在轻松活泼的教学中进一步激发乡村儿童对阅读的兴趣,并从中学到精彩多样的文化知识。在云南省曲靖市罗平县九龙街道恩勒村“时光之林”阅读营中,小朋友们热情地向志愿者们展示了“扇子绘画课程”的成果。

  在“时光之青”图书馆中,阅读营老师带领孩子们排练英语戏剧节目《Little red riding hood(小红帽)》,通过生动的话剧场景让孩子们沉浸其中,感受语言的魅力。与其他队伍不同,“时光之青”的志愿者队伍里,还有两位深圳大学的国际学生志愿者,他们分别来自韩国和巴西。国际化的团队,不仅丰富了孩子们在阅读营课程中的体验,更加开阔了他们的视野。

  走进阅读,才能爱上阅读。走进“时光啡阅”图书馆,志愿者们与孩子们一同探索大自然,用一方白纸定格大自然的一花一虫、一草一木,用缤纷色彩描绘动人绘本故事。进入“时光之珞”图书馆,深圳大学副校长张晓红趣味讲解的“晓红绘本课”让人驻足,孩子们热切讨论绘本故事的场景同样令人动容……

  深圳大学副校长汪永成表示,希望乡村的孩子们要好好学习,在书籍中吸收养分,茁壮成长,成为国之栋梁,“时光益读”的老师和同学们,也会一直陪伴着孩子,一同阅读成长。

  

  公益项目为产业转化精准帮扶

  

  作为创新型的公益活动,时光益读项目着力于打造一个多元化的功能性自主平台,倡导由传统的“输血型”项目转变为“造血型”项目,将商业项目利润反哺到“时光益读”公益项目,让慈善公益与产业帮扶同频共振。时光益读项目通过阅读公益深入乡村进行深度调研,还充分挖掘和调动当地特色资源。

  7月30日,深圳大学副校长汪永成一行慰问阅读营团队,与被誉为“中国咖啡第一村”云南省保山市潞江镇新寨村签订了双创实践基地和“时光益读”项目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就教育帮扶、产业发展开展紧密合作。

  目前,以图书馆所在地特色产业为基础进行开发的“BeeBeeNice养蜂奶奶”“什粒咖啡”等品牌产品正稳步推广和运营中。“BeeBeeNice养蜂奶奶”蜂饮品牌将优质的云贵蜂蜜资源带到城市,携手助力乡村地区的教育扶贫和产业扶贫,为“时光之初”公益图书馆所在的舍恰村在蜂蜜上增收超过8万元,为图书馆建设再投入超15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