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博中心的红头船 邱一鸣 摄 |
潮博中心 受访者供图 |
参观的学生在潮州木雕前驻足 |
潮菜展示 |
华侨馆内播放潮人过番历史 |
“海湾漫游”生态绿道VR骑行装置 |
潮汕赋雕塑 受访者供图 |
文/图 羊城晚报记者 蚁璐雅 通讯员 周自航 魏青 8月,一场“万物之中 希望至美——2022年小林漫画汕头展”在潮汕历史文化博览中心(以下简称潮博中心)举办,幽默风趣的短句、流畅的水墨线条、诙谐生动的人物形象治愈着读者与观众的心灵,悄悄消解生活中无处不在的压力,或传递别样的人文哲思,吸引众多市民游客慕名而来。 今年以来,潮博中心精彩纷呈的文化活动接踵而来,这张传播潮汕文化的“靓丽名片”热度持续走高。作为潮汕文化对外展示的门户与窗口,潮博中心如今不仅为潮汕地区开展高层次的文化交流活动提供了绝佳场地,亦是汇聚了数不胜数的潮汕历史文化遗产的宝库。随着汕头市城市规划展览馆的全新面世,潮博中心成为潮汕人民周末亲子游的首选地和来汕游客必打卡的“网红点”之一。截至目前,潮博中心试运营近十个月,共计接待游客约55万人次。近日,羊城晚报记者实地走访“寻宝”,近距离感受潮博中心的魅力,体验潮汕传统文化与新潮文化的碰撞交融。 文化强市 让“软实力”成为“硬支撑” “玉堂金殿,南滨新厝”——说的正是于去年10月试运营、坐落在汕头市濠江区的潮博中心。该建筑由中国工程院院士、建筑设计大师何镜堂先生领衔设计,总建筑面积7万平方米,高46.3米。远处观之,一面似绵延不绝的山脊、似出海巨轮的船头,一面似波涛汹涌的海潮,似红头船舷,俨然是一艘横屹于山海之间的红头船,在海浪声中诉说着潮汕人船漂洋过海的历史和滨海鮀城的百年繁荣变迁。 潮汕文化是岭南文化不可分割的重要部分,但是在粤东地区,一直亟待一个集中向全国、全世界展示潮汕文化的大平台。汕头作为副省级中心城市、粤东经济中心城市,就坚定地扛起了这个重任,这个粤东地区首个大型文化展览馆应运而生。 日前,汕头市委书记温湛滨接受羊城晚报专访时谈及奋力为广东建设文化强省贡献汕头力量,他提出,汕头要在文化惠民激发活力上持续发力,完善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规划建设美术馆、音乐厅等一批重大公共文化设施,把潮汕历史文化博览中心打造成城市文化地标。 与此同时,温湛滨提出,要在弘扬文化凝聚人心上持续发力,保护传承“老汕头”历史文脉,加快“红色侨乡”建设,大力弘扬潮汕优秀传统文化;要在文旅融合促进发展上持续发力,推动潮汕文化、华侨文化、民俗文化、美食文化与旅游业态有机融合。显然,潮博中心这座地标性文化建筑,正是汕头走好文化强市的一个重要阵地。 今年7月,2022年中国数字经济创新发展大会在汕头举办,在潮博中心开展的“潮汕夜话”活动就通过讲述红头船历史、观看潮汕传统非遗展、品尝潮汕工夫茶等,让院士专家、智库机构、企业代表们感受到浓浓“潮”味。不仅如此,潮汕籍侨领回乡参观等大型组织活动相继落地,也助力推动潮汕文化走出去、讲好潮汕故事。 “潮博中心是弘扬潮汕历史文化的重要载体、潮人对外文化交流的重要展示窗口、文化旅游的重要基地。”据潮博中心负责人林忠勋介绍,他们希望将它打造成高水平、有深度、有文化底蕴的博览中心,充分发挥城市文化客厅作用,让文化“软实力”成为城市高质量发展的“硬支撑”,让潮博中心成为推动潮汕地区文旅兴旺发展的鼎力担当。 科技加持 数字化技术制造沉浸式体验 在大厅中央,象征潮汕先民探索精神的红头船牢牢占据“C位”,围满了与之合影的市民游客,成为馆内潮汕文化最具代表性的符号。围绕红头船,展厅向两侧展区延伸开,形成了自然舒展、错落有致的波浪形平台,布局形式与潮汕传统民居“四点金”相似。 大厅空间延续了从南面笔架山到内海湾的人文景观中轴线,形成了从南面英歌广场——红头船共享大厅——滨海广场——观海平台的连续空间序列,起承转合、收放有度。漫步在潮博中心内,有潮汕华侨博物馆(以下简称华侨馆)、潮汕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馆(以下简称非遗馆)、汕头美术馆(以下简称美术馆)、市城市规划展览馆(以下简称城规馆)4个文化展馆可供“寻宝”,让参观者仿佛置身于潮汕文化的后花园,芬芳馥郁、沁人心脾。 记者在探馆中发现,各个馆内除了丰富馆藏外,数字化互动体验也成为点睛之笔。林忠勋告诉记者,展馆内多处引入动态音像光影、幻影成像装置、玻璃屏幕影像等多媒体体验增强功能,旨在增强游客的交互体验感,亦体现了传统文化与现代技术的有机融合,做到“内容原汁原味,形式改进创新”。 在非遗馆内的潮剧戏服试穿戴系统前,就围满了排队体验的大人小孩,只见站在机器前的市民手掌一挥、一划,很快就挑选到自己喜欢的角色,三两下一套精美的冠帽袍服就“穿”上了身,引得看客纷纷拍照发朋友圈分享。 一旁,林女士俯下身子给女儿讲解潮剧戏曲角色以及戏服上的花纹图案。小女孩兴致盎然地聆听后,也争相加入排队体验的行列。林女士告诉记者:“如今有很多的非遗传播与传承都面临较大的窘境,而这些智能体验设备能够为文化穿上新颖的外衣、焕发光彩,让孩子们更好地认识和了解,非常值得推广。” 在城规馆中,“海湾漫游”生态绿道VR骑行装置刚刚正式投用。参观者通过使用该骑行装置,就能模拟在汕头南滨、海滨、南澳三大特色沿海路段骑行的场景,身临其境领略山海交融的美景。 来自中山大学的小叶对幻影成像装置赞不绝口。他告诉记者,幻影成像装置改变了过去仅仅通过讲解员来讲述历史文化的方式,更好地增强了游客的视觉体验感,拉近了与历史文物之间的距离感,让他沉浸式立体感受到往昔汕头港的繁荣。 守正创新 打造年轻人的“潮博文创”品牌 靠文创盘活文化、以新潮带动传统,是当下文化守正创新的思路之一,也是摆在潮博中心面前的新课题。作为潮汕地区的文化艺术风尚标,如何读懂年轻群体、依靠年轻人的创造力打造爆款“国潮”,成了潮博中心下一阶段的关键。 今年6月,“潮博文创”品牌正式向社会公示征集选品,将整合大潮汕文创产业资源,打造一系列具有潮汕元素、侨文化、红色文旅等主题的文创产品。日前,“潮博文创”首批产品研发交流会在汕头工业设计城举行,一批富有潮汕文化底蕴与创新赋能的 “潮汕礼物”即将诞生。 “我们想通过‘潮博品牌’效益吸引更多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打造潮汕网红打卡点,创造潮汕独特文化IP。”据林忠勋介绍,接下来,潮博中心还将发挥馆内多个分散空间功能,搭建文创产品平台,以潮汕文化文创品、创意新式产品为主,设立产品或手作体验区域,推动“潮博文创”成为潮汕地区独具特色的文化品牌,打造传统文化传承与创新的新载体。与此同时,目前,潮博中心也相继引入小林漫画展、红色文化摄影巡回展、汕头市青少年海滨音乐会、开展潮博研学营等活动,陆续引进咖啡店、轻餐美食、书吧等配置,让游客看展和休闲两不误。 一方面,潮汕优秀传统文化是潮博中心的基础,展馆内的大量藏品和珍贵的历史史实、传统技艺展示需要通过该平台去传承和弘扬;另一方面,除了优秀传统文化外,年轻人喜闻乐见的“新潮文化”也是文化创新的重要载体和发展方向。下一步,市民音乐会、潮汕文化博览会、华侨文化节、城市公共艺术节等多样艺术形式还将亮相潮博中心,一系列潮博中心原创品牌活动也让市民备感期待。林忠勋认为:“我们更希望在这里能够有更丰富的展现形式,在文化的碰撞中,达到传统文化的‘活化’,让年轻一代也更喜爱和接受优秀传统文化,自觉成为潮汕文化的传播者。” 文脉一线 一艘红头船承载海边的梦 日前,潮汕小伙王以诺携自己的原创歌曲《红头船》登上了中国好声音的舞台,饱含激情的唱腔唱出了冒险拼搏、同舟共济、诚实守信的“红头船精神”,也勾起了海内外潮人浓浓的思乡情。一时间,演唱视频在潮人朋友圈中广泛转发、好评如潮,官方视频转发量一转眼便跃上10万+。 赛后,中国好声音官方微博发文感慨:“短短一首歌的时间,就带我们领略了潮汕的万千美景,彰显了潮汕精神。日升日落,潮起潮落,家乡是无论何时回忆起来都十分美好的地方。” 诚然,一艘红头船,是潮汕先民自强不息的精神象征,是潮籍华侨同祖国、同潮汕大地的纽带。在潮博中心的一楼大厅,同样屹立着一座巨型红头船,朱红色柚木板制成的船身,宽大伸展的叠帆,红油漆饰的船头……整体造型古朴,极具视觉冲击力。在潮汕华侨历史博物馆内,翻洋过海的侨批信件、海外潮籍华侨当年远过重洋的场景雕塑、潮汕海外移民史等,同样是近现代海外华侨生活的真实写照。馆内,众多潮人先贤纪念牌尤为引人注目,蚁光炎、谢易初、庄世平、林百欣等海外侨领的名字相继映入看客眼帘,不少人驻足跟前动情细读。 一位姓谢的教师深有感慨:“故土难离,落叶归根。这些游子年少时远渡重洋,浮沉商海,正是对家乡的眷恋使他们在事业有成后仍然愿意为故乡的建设发挥自己的光和热,这样无私纯粹的家国情怀让我内心感到极大的触动。” 2024年,第二十二届国际潮团联谊年会将在汕头隆重举办,届时来自天南海北的海内外侨胞也将跨越重洋、重回故乡共谋发展新篇章。为迎接这场盛会,汕头摩拳擦掌,一座联通世界的“侨”桥雏形已现,这场合作共赢的经济盛会、寻根圆梦的文化盛会、薪火相传的青春盛会、互助共享的团结盛会也必将成为汕头在新的赶考之路上的重要舞台。 文脉链接 潮博中心 镇馆之宝 潮博中心有什么镇馆之宝? 要说人气最高的馆,当属非遗馆——潮绣、潮剧、铁枝木偶戏、金漆木雕大神龛、美味的红桃粿和手打牛肉丸,一项项精美的传统非遗如繁星般琳琅满目,让人目不暇接;行至华侨馆,潮籍华侨为潮汕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力量的动人往事仿佛历历在目;还有汕头美术馆内,珍藏着众多明末以来的潮籍画家的名作,浓郁的岭南画风让人百看不厌…… 漫步多个馆内,藏品之丰富令人眼花缭乱。不过,对于时间紧迫的市民游客,潮博中心的讲解员也推荐了不可错过的重量级藏品: 潮汕胜景图 在潮博中心三楼长廊的墙壁上,陈列着大型“史诗级”国画长卷——《潮汕胜景图》。该作品由128名著名国画家历时四年共同创作,长60米、宽1.4米,以潮汕地区的“三山五江”为基本“骨架”,以汕头、潮州、揭阳三地的青绿山水等自然风光为“血肉”,以潮汕人文为“灵魂”,山海城融为一体绘于一卷之中,浓缩着潮汕八百里锦绣河山和人文风情,画面恢弘,磅礴大气。 潮汕赋 展馆以北,南滨之畔,屹立着一座形似“月牙”的“一叶扁舟”,是为《潮汕赋》。这座巨型户外雕塑艺术品,嵌入红,黑,金三种颜色,整合了代表“诚信”的侨批形式,并承载“赋”的内容,赋文由中国著名书法艺术家陈廷文奉书,月牙状的船体则代表着潮汕人勇闯四海的探索精神和爱家爱国的桑梓情怀,也寓意着今日的潮汕人亦秉承昔日先祖“海纳百川”的博大胸怀,在现代化的浪潮中,必能驾驶着一叶扁舟,追逐时代的浪潮,创造更美好的明天。 从熙公祠 走进非遗馆,迎面而来的从熙公祠门楼的石雕装饰堪称经典。据悉,从熙公祠位于广东省潮州市潮安县彩塘镇金砂村,由新马华侨巨贾陈旭年斥资建造。祠堂兴工于清同治九年(1870年),光绪九年(1883年)告竣,历时14年,耗资26万银元。从熙公祠是潮汕乡土建筑经典之作,以石雕装饰的精美著称,令人叹为观止。2006年,从熙公祠被列入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该馆中,接近1:1的比例把它仿制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