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堂镇文物智能安全监控平台 中堂镇文化服务中心供图 |
中堂镇古建筑内安装了智能云监控设备 中堂镇文化服务中心供图 |
可园博物馆 羊城晚报记者 王俊伟 摄 |
羊城晚报记者 余晓玲 文物是不可再生的历史文化资源,文物安全是文物保护的底线、红线、生命线。此前,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国现存最长木拱廊桥——福建宁德屏南万安桥突发大火,木制的桥体烧毁坍塌,再次给文物工作敲响了警钟。 东莞市现有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9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34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112处,459处不可移动文物。文物数量众多,保护工作责任重大。连日来,记者在走访中发现,东莞不少镇街及文保单位开始使用物联网、智网、无人机等先进技术手段,为文物保护注入了新活力。 中堂实现文物智能安防全覆盖 中堂镇初名“舂堂”,北宋立村,距今已有900多年历史,文物资源丰富,目前有各类古建筑及祠堂74处,其中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4处,市不可移动文物2处,镇级文物保护单位名录10处。古建筑及祠堂的防火尤其重要。 据中堂镇文化服务中心公文办主任邵学成介绍,2020年至2021年,镇文化服务中心联合中国联通公司,利用中国联通先进的4G物联网技术以及大数据管理平台,对中堂镇7处市级以上文保单位和10处镇级文保单位,合计17处文保单位安装了18套智能用电安全设备、23台智能云监控设备、300多个无线智能烟感报警设备,实现了24小时全天火患监测、电压电流监测及视频监控。 同时,组建了系统的智能安全监控平台,工作人员通过手机、电脑等客户端或小程序可实现随时随地实时查看,非常方便。一旦发生烟雾、火情、盗窃及破坏情况,系统将自动报警,通过短信提醒、电话通知等方式,逐级通知镇村多名安全管理人员,相关责任人可以通过视频监控查看现场情况,或者第一时间通知人员到达现场察看,极大地方便了文物的安全管理工作。邵学成表示,先进的物联网技术也大大提升了文物安全的安防工作效率,每年系统还可以自动生成安全报表,提示各文物单位发生警情的时间和频次,方便全镇科学调度消防设施设备。 这些设施设备实实在在地发挥了作用。今年6月18日,邵学成的手机收到报警短信和电话,他第一时间登陆监控平台,发现报警地点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陈氏宗祠,通过监控调查发现,是新人结婚拜祠堂,燃放鞭炮致智能烟感报警设备报警,随即通知村级安全管理人员第一时间赶往现场,对影响文物安全的危险行为给予了制止。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陈氏宗祠及胜起家祠位于中堂镇凤冲村二十二巷2号,是清光绪十八年(1892年)探花陈伯陶家祠,始建于清道光年间,2004年被公布为东莞市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重修。陈伯陶(1855-1930),授翰林编修,1908任江宁布政使,主编《东莞县志》。该建筑对研究陈氏家族沿革、凤冲村历史及岭南祠堂建筑发展史有一定价值。 “文物的安全非常重要,文物最怕的一个是白蚁一个是火,所以我们安装了这个烟感设备。此外,人不可能一天24小时看着文物,为了保护文物的安全,我们就想到了借用物联网设备,按现在的技术,不用拉网线,只需要用上网卡,不用在墙上打钉,避免了对文物的损伤,非常方便。烟感设备加监控平台在保护文物安全这方面是很好的应用。”邵学成表示。 大岭山将文物保护纳入智网工程 大岭山镇是著名的革命老区、东江纵队的摇篮,传承着宝贵的红色基因,现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处(大岭山抗日根据地旧址共9个点),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1处(大片尾游击队税站旧址1个点),东莞市文物保护单位7处共11个点、东莞市不可移动文物4处。 考虑到文物点多面广,为全力保护好文物安全,今年4月,大岭山镇在全市率先将文物保护纳入智网工程,联合镇智慧城市运营中心,借助数据智脑平台的高科技手段对各文物点实现网格化管理,将各级文物保护单位和不可移动文物纳入镇网格管理巡查范围,由各片区综管员根据文物巡查内容清单,对文物进行常态化巡查检查,确保文物巡查不留死角和盲区,极大提高了文物巡查工作效率。 “全镇的文物点全部纳入镇智慧城市运营中心,文物周边环境全部可呈现在平台上。一旦有影响到文物安全的情况出现,运营中心会及时告知我们,我们会立即派出人员处理。”据大岭山镇文化服务中心主任杨继春介绍,4月中旬,刚刚纳入智网工程不久,有一个文物点前被村民堆上了建筑垃圾,运营中心随即就通知他们,直到建筑垃圾被清运完毕,系统才显示正常。杨继春表示,人力巡查毕竟有限,将文物保护纳入智网工程相当于借用科技手段给文物再上了一道安全锁。 此外,大岭山镇还制定了《文物保护工作奖惩制度》,将文物安全保护工作纳入村(社区)两委干部年度工作量化考核内容,与村(社区)干部报酬挂钩,并设置逆指标。对出现文物管理等问题整改不力,最高可扣2分;发生文物违法案件和文物安全事故的,最高可扣10分,并追究相关责任。为强化督办督查,大岭山镇还将研究制定文物工作问责实施机制,对工作不主动、措施不到位、成效不明显的责任单位和个人进行全镇通报批评,由镇纪委约谈、提醒;对屡次不改或整改不到位、发生文物违法案件和文物安全事故的责任单位和个人,严肃问责追责。 可园安装近200支高清摄像机 作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东莞可园是清代广东四大名园之一,也是岭南园林的代表作,始建于清道光三十年(1850年),为莞城人张敬修所建。曾经的私家园林如今早已向公众开放,年游客量最高峰达近90万人次。游客量的增长也给古建保护带来了压力。 “今年新安装的人脸抓拍系统对馆区主要出入口、展厅出入口进行布控,实时抓拍人脸数据,生成行为轨迹,快速定位人员。”据可园博物馆开放服务部副主任张志锋介绍,除了人脸抓拍系统,还设有传统监控系统,监控中心的电视墙实时显示馆区的监控画面,监控中心硬盘机存储馆区摄像机的录像资料,重点区域有声音复核;客流系统,主要安装在馆区主出入口、展厅出入口、古建筑的出入口,实时上传人数信息至服务器及大屏幕,为馆方更好服务游客和古建保护提供数据支持。目前,可园博物馆整个馆区安装有近200支高清摄像机(不包含库房)。 可园博物馆还尝试拓展古建筑监测点和监测内容,开展了邀山阁变形监测和动力测试,以及古建筑水体及周边环境日常监测这两方面工作,致力于搭建古建筑维护和监测系统数据档案,推动古建筑科学监测、研究和保护。“在对古建筑的养护中,我们除了和专业的团队合作,也会借用科技手段如使用无人机巡视、利用现代电子技术进行白蚁检查和探测等。”可园博物馆古建管理部副主任郭译阳表示,科技手段的加持让古建筑的养护更加有效和精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