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玉娟正在为学生上课 |
文/图 杨雪薇 金璐 “每个孩子都是一本等待我们去阅读的书,理解他们,常常是教育的第一步”。近日,珠海市金海岸海华小学英语老师李玉娟荣获2021年度“最美金湾人”,回忆起自己在韶关南雄乌迳镇红军小学带娃支教的故事,每个细节都让人动容。 建立图书角 带去新教学方法 2020年8月,李玉娟前往韶关南雄乌迳镇红军小学支教,担任一个班的班主任,同时负责三个班的英语教学工作。为了提高学生学习能力和当地的教学水平,她发动海华小学的孩子们举行“爱心捐书”活动和支教学校购书行动,建立了班级图书角,并且利用各种方式激励学生阅读。 此外,她还通过示范课、公开课、“送教下乡”和“结对帮扶”等方式,带去新的教学理念和方法。经过一年的努力,红军小学的英语教学水平得到了整体提高,李玉娟带的班级,英语平均分也从50多分、60分,慢慢提升到了80分。 关注留守儿童 走访学生家庭 而教育往往有比成绩更深的维度。乌迳镇给李玉娟最深的印象之一,就是留守儿童数量之多。“父母长期不在身边,有许多孩子是非常孤单的,心理问题也很多。”李玉娟说,在她任教的班里一共有47个孩子,其中留守儿童42个。 为快速了解孩子的家庭、生活以及学习状况,她经常利用中午或下午的休息时间,走遍各村,走访完班上所有同学家庭。整整一年时间,她都坚持为双亲留守孩子每月做一次探访、一次面对面辅导,给单亲留守儿童每月一到两次信访或电访,并做好记录和跟踪。 “在这个过程中,我慢慢理解了孩子们和他们表现出来的叛逆,这背后其实是渴望被理解,是与孤独的对抗。”李玉娟叹了口气。为了尽己所能改变现状,李玉娟坚持不懈地与家长沟通,分享家教信息和正确的教育观念。“有一位家长比较固执,我给他打了30多次电话,终于说通了。第二个学期他就回来陪孩子了。”李玉娟说。在她的努力下,一年时间内,她班上留守儿童的数目由42人减少到25人。 舍小家顾大家 边支教边带娃 除了在留守儿童问题上下足了功夫,李玉娟的支教故事还有另一个与众不同的地方,那就是她的女儿也跟随她来到了乌迳镇。 据了解,赴韶关支教之前,她的丈夫已赴外地扶贫,夫妻两人舍小家顾大家,只能将5岁多的女儿留在家。女儿总爱打电话问:“妈妈,你什么时候回来啊?”“妈妈,我想你了。”这让她满怀愧疚,她想:自己在做留守儿童的工作,自己家小孩怎么成了留守儿童呢?她毫不犹豫,毅然把孩子接到了身边。这个从珠海来的小姑娘,也在支教过程中成为了妈妈的好帮手。 “这段经历给了我很大的感触,无论面对怎样的孩子,只要多点理解,多点耐心,多点爱心,多点用心,多点坚持,孩子的改变就一定会让你感到欣慰和感动。”李玉娟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