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时新闻

让历史风貌留痕于修缮活化中

来源:羊城区域     2022年09月15日        版次:ZXA15    栏目:读城·人文广州    作者:黄士

     修复后的沙面南街28号露台

     建筑首层用于展览区域

     沙面南街28号(合筑·中法建筑文化交流中心)

  

  文/羊城晚报记者 黄士

  

  漫步广州沙面,一幢幢西方元素建筑无声诉说着百年历史,光影斑驳间满是岁月的痕迹。

  今年7月,沙面南街28号以合筑·中法建筑文化交流中心的身份全新亮相。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副总建筑师、华南设计中心执行总建筑师李敏茜,见证了两年来这幢欧式建筑的修缮活化过程。作为广州土生土长的建筑师,李敏茜怀揣着老广的情怀,与其团队在融合现代设计理念的基础上,不断发掘这幢老建筑的历史碎片,溯源百年前的沙面生活印记。

  

  溯源:重新拾起历史碎片

  

  沙面南街28号,曾作为宝隆洋行而久负盛名。百年沉浮间,保存完好的建筑外墙让游人过客流连,但与小岛内其他的欧洲风格建筑一样,常年紧闭的大门,甚少有公众得以一览它内部的真容。

  2020年年初,法国让·努维尔建筑事务所与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携手修缮沙面南街28号。正是此时,李敏茜第一次跨过铁门,赏析这幢历史风貌建筑的内部,兴奋之余却也伴着错愕。“历经两次改造,岁月蹉跎后的它难以窥见当年模样”。

  溯源建筑本身的历史痕迹,呈现原汁原味的旧时故事,是这两个设计事务所的共同期盼。“在修缮过程中,我们决定敲掉新改的墙体,还原建筑本身的设计空间和历史风貌。”李敏茜回想起保护性修缮这重要的一环。而后在施工清场的过程中,他们惊喜地寻觅到藏在墙体里面的壁炉,饱含旧时文化的墙墩,发掘百年建筑历史痕迹的过程让他们着迷。

  庄重的圆拱门、被壁炉烧过的墙面、富有历史感的圆顶玻璃窗……这些在沙面南街28号被岁月打开而又放下的旧时碎片,在溯源的执著中被重新拾起。

  

  活化:建筑文化交流新地

  

  如今,重新整饰后的沙面南街28号,内部整体素洁的墙面在灯光的点缀下,显得干净优雅,既有历史的厚重感,又兼具现代的摩登感。

  活化后的三层百年建筑,成为一个多功能复合文化空间。置身一楼,各种常设和临时展览浮于眼前。二、三楼则分别用作建筑设计事务所的办公区,若用目光细心捕捉,精心保留的拱门、壁炉等历史碎片就藏于办公区的各个角落里。

  在李敏茜看来,现在这个建筑空间正展开一场关于时空的对话,颇具人情味。“开放的展览不再把市民拒之门外,与历史共处的现代办公环境赋予了百年建筑新的内涵。中西方建筑文化在这里碰撞融合,拉近了人与建筑的距离,真正展示老建筑的新活力。”

  洒满阳光的午后,一群建筑设计师现身合筑·中法建筑文化交流中心的露台,一场有关过去和未来的思想沙龙悄然上演着,更多未完待续的故事在沙面南街28号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