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许川 山村里客家人的房子门口都会留一个门坪,收稻谷的时候就在门坪里打谷子、晒谷子,所以这门坪又叫禾坪。 老家就有这样的禾坪。 每年夏天到秋天,是南方最热的季节,也是禾坪最热闹的时候。 只要天气晴朗,特别是有月亮的晚上,大人们就会在门口摆上一张小茶桌、几张小凳子,邀唤左邻右舍过来喝茶。然后,一群人就围坐在桌前,喝着茶“讲三国”。说着说着,总会有人惊叫一声:唉呀!豆腐要烧锅了,忘了家里还有事!急匆匆起身离去,惹得禾坪上响起一阵笑声。 我小时候最喜欢这样的夜晚,这样热闹的禾坪。因为很多时候,太婆(曾祖母)都会把藏在谷仓角落里的那些好吃的东西拿出来,有萝蒂饼、瓜片、豆花糖,给大家“绑茶”,这些东西大人们平时都舍不得给孩子们吃,说是要留着招待客人或去走亲戚时作“等路”。现在我和弟弟妹妹领着分到的好吃东西,心满意足地回去做作业,或是搬一张小板凳坐着一小口一小口地吃糖,一边听大人们“讲三国”。 夏夜的禾坪,山风阵阵吹过,不知不觉间,月亮已从树梢头悄悄走到了半空中。大人们走了,往往弟弟妹妹也在大门槛上或是椅子上睡着了,手里还抓着一颗或半颗舍不得吃完的糖。 记忆中最美好的,是夜晚在禾坪上,太婆给我们兄妹仨讲故事、讲《增广贤文》的情景。家里有一张竹床,夏天的夜里,只要没有下雨,我们都会把这张竹床搬到禾坪上,用两张条凳把竹床架好,刚洗完澡的兄妹仨就齐齐躺在竹床上乘凉。屋里实在太热了,那时候还没有通电,照明用的是煤油灯,驱热全靠扇子。这时,太婆就会搬张凳子坐,一边给我们摇着那把大蒲扇,一边讲她年轻时的事,讲她去安南(现在的越南)找太公(曾祖父)的经历,讲她被村里的叔公头“打落”(鄙视、轻视)的过程;有时,也给我们讲《增广贤文》,什么叫“相识满天下,知心能几人”,什么叫“责人之心责己,恕己之心恕人”…… 凉风习习,太婆的话谆谆入耳。 一个夏天过去,又一个夏天过去,我渐渐长大,太婆日渐老去。那年夏天,我那年仅6岁的妹妹,高烧不退,找遍了方圆十几里的医生给她看病开药,病情一直没有好起来,反而越来越严重,妈妈急得都哭了,太婆更是急得一遍遍在妹妹滚烫的额头上不停地用湿面帕贴了又贴。当时,村里到县城没有公路,要走十多里山路,到韩江上坐船两个小时到高陂镇,那里才有一天两趟到县城的班车。“背着去县城也要把我的‘鬼嫲子’送到县医院救回来!”太婆说。 于是,那天凌晨,爸爸妈妈和堂叔等几个人在太婆的催促中,背着已经开始讲胡话的妹妹出门了。我至今仍然清晰地记得那天的情景,爸爸他们出门后,太婆呆立在禾坪上,一直目送他们离开村子,那深邃的眼眶,沾满了泪水。整整一天,太婆来来回回从禾坪回到屋里,又从屋里走到禾坪,午饭没吃,晚饭也没吃。太阳下山后,太婆就搬了张椅子,在禾坪上呆坐着,眼睛盯着村口的方向。那天晚上,明月当空,照得村子洁白如洗。九点多的时候,村口回来了一群人,有爸爸、妈妈、堂叔、姑姑……没有妹妹!人群中隐隐传来了抽泣声。“我的鬼嫲子啊……”我听得太婆一声大叫,接着便看到她瘫倒在禾坪上…… 那年,还是夏天。已瘫痪三年的太婆,对守在床头的父亲说了声,她要去找她的“鬼嫲子”了,就永远地闭上了眼睛。 从此,老家夏夜里的禾坪,再没有了“讲三国”的大人,没有了乘凉的竹床,没有了兄妹仨的嬉闹声,没有了太婆蒲扇扇出的习习凉风……
-
即时新闻
凉风习习,太婆的话谆谆入耳
夏夜禾坪
来源:羊城区域
2022年11月03日
版次:DA11
栏目:
作者:刘许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