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时新闻

以美食为媒传承“南国红豆”

走进德艺双馨“粤剧伶圣”千里驹的戏梦人生

来源:羊城区域     2022年11月04日        版次:FA09    栏目:    作者:杨苑莹

     千里驹粤剧文化巡游活动 三洲天伦万家群益中心供图

     故居内为中西结合的建筑风格

     故居内还保留着当时的陈设

     千里驹故居

     千里驹粤剧文化社团的小朋友们带来一首《荔枝颂》 三洲天伦万家群益中心供图

     小小导赏员正向游人介绍千里驹的故事 三洲天伦万家群益中心供图

     在秋日墟的摊位,青年们带来独特的驹式美食 三洲天伦万家群益中心供图

  

  文/图 羊城晚报记者 杨苑莹 (除署名外)

  

  顺德,是世界美食之都,也是中国曲艺之乡,粤曲、粤剧的发源地之一。这里诞生了炒牛奶、伦教糕等众多美食,也诞生了千里驹、薛觉先、白驹荣等粤剧名家。美食与粤剧,看似互不相关的两个领域,实际上联系紧密。被粤剧界公认为“花旦王”的千里驹,自幼丧父家中贫困,饥肠辘辘之际幸得一碗炒饭,由此开启戏班生涯。在成名之后,他又用这道美食激励自己、激励同行。而如今在千里驹的故乡,有一群致力于传承粤剧文化的社工,又以美食为媒让更多的人再次了解这位粤剧伶圣的人生。

  

  童年困顿   一道烧鸡烩炒饭开启戏班生涯

  

  1888年的某一天,静谧的乌洲乡里一户人家的婴儿呱呱坠地,此时他的名字是区家驹,宇仲吾。千里驹的父亲是一名不得志的秀才,家中并不富裕。雪上加霜的是,在千里驹尚未独立成人之时,他的父亲便匆匆辞世。家中的顶梁柱倒下了,孤儿寡母的生活甚是艰难。

  为减轻母亲的负担,年仅11岁的千里驹投奔舅父,在木器店当小伙夫。12岁那年,千里驹经人介绍进入戏班,师从赫赫有名的刀马旦扎脚胜。也有一种说法提到,千里驹认识扎脚胜源于一次沿街乞讨,还和一道顺德美食有关。

  在书籍《食典寻源:顺德名菜的美味故事》中提到,千里驹在酒楼讨饭时遇到了刀马旦扎脚胜,扎脚胜在了解其身世后,便把桌上的烧鸡和炒饭让给千里驹果腹。即便饥肠辘辘,千里驹也坚持把饭带给母亲,这份孝心和人品感动了扎脚胜,当即便收其为徒弟。成名之后的千里驹,还专门把烧鸡烩炒饭定名为“争气鸡饭”,以此激励同行为粤剧界争气争光。

  自此,千里驹正式开启艺人生涯。当时的艺人地位低下,而千里驹加入的更是条件最艰苦、规模最小的“过山班”,这些戏班常在交通不便、道路崎岖的农村和山区活动。

  面对简陋艰辛的环境,千里驹选择潜心学艺,而后又远赴惠州,拜小生架架庆为师。在一番锤炼后,千里驹以艺名“大牛驹”登台。所在的戏班要求一专多能,生、旦、净、丑各行当都会演,他也从中练就了扎实的基础。在一次演出中,饰演花旦同僚因急病无法上台,千里驹临时顶替出演花旦,其细腻的表演赢得了台下所有人的掌声,他便专心扮演各式花旦。

  1905年,17岁的“大牛驹”迎来了人生的转折。一次演出让香港著名戏班公司——宝昌公司老板何萼楼相中,何萼楼当即用3000元买下“师约”。自此“大牛驹”改名为“千里驹”,从“过山班”跃进“省港第一班”,开启粤剧宗师之路。

  

  艺术卓绝  自成“驹派”,粤剧第一班正印花旦

  

  在清末的很长一段时间里,男女不可同戏班演出,因此诞生了众多著名的“男花旦”。直到1933年,香港取消禁令,男女艺人可重新同台,男花旦才逐渐被淘汰。而20世纪初,恰好是男花旦的黄金时期,同时也是千里驹最辉煌的时期。因此有学者评价千里驹“是站在粤剧男花旦向女花旦过渡的分界线上的人物,也是男花旦最高艺术成就的代表者”。

  千里驹刚到宝昌公司时,进的是中下等规模的凤凰仪班,演的是三帮花旦,多是“反派女配角”。但千里驹总能把令人厌恶的角色演得细致入微,扮相、身段、唱腔都令人赏心悦目,逐渐在演艺界崭露头角。

  不久,千里驹被提拔到省港第一班人寿年班,担当二帮花旦。当时的正印花旦是肖丽湘,身姿风姿绰约、唱腔动听悦耳,其出演的悲剧《金叶菊》令人泪流不止,“肖丽湘读家书”的戏码甚至成为宣传的噱头。千里驹充当副手时经常请教前辈指点,在合作中潜心揣摩,技艺逐渐得到提升。后来肖丽湘因病不能登台,千里驹顶替而声名鹊起。

  在他30岁时,千里驹已成为宝昌公司中最有名气的演员,场场爆满,极受观众喜爱。而在这段时间,千里驹在表演风格、戏码选择发生了极大的变化,从早期擅长风情戏,到中年出演悲情剧成为雅俗共赏的“悲剧圣手”。

  当时,业内人士认为千里驹不适合演苦情戏。千里驹不服,硬是把悲情的角色研究透彻,在台上演得丝丝入扣,台下观众眼泪涟涟,就连乐师也在一旁泣不成声。千里驹擅于设身处地体验戏中人物的思想行为,并真切地表演出来,梅兰芳评价他演戏“处处不肯放松”。

  正是这种“为艺术献身”的思想,让千里驹在粤剧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千里驹天生的嗓音略带沙哑,但他避短扬长,多以中音区运腔,所唱的“滚花”“中板”与众不同,创造出独树一帜的“驹腔”,引领着粤剧唱腔流派的发展,后来的薛觉先、白驹荣因而又称他为“中板王”、“滚花王”和“花旦王”。

  不仅如此,千里驹还敢于打破粤剧界的偏见,灌制粤曲唱片。当时,唱片还属于新鲜事物,一些名伶认为录下唱片后会把声音收走,另外一些人担心自己的唱腔会被模仿。千里驹不介意别人模仿自己的唱腔,主动录制了唱片。正是有了唱片,驹派唱腔传遍海内外,并推动粤剧传播。直到今天,人们依然可以在千里驹故居里听到相隔百年的动听歌声。

  

  德艺双馨   尊为“伶圣”,严于律己扶掖后进

  

  京剧大师梅兰芳曾说:“千里驹是我最崇拜的一个人,因为驹伶演戏时,七情能够上面,且能剧中人化,处处不肯放松,认真去做,绝无欺台之弊。唱曲能露字,口法极佳,又能咬线,是一个完全领会演戏要领的艺人。”据说,梅兰芳每到广州必找千里驹切磋技艺。

  在当时群星闪耀的年代,千里驹能独得梅兰芳的崇拜和惺惺相惜,除了过人的艺术造诣,还得有无可挑剔的艺德人品。

  旧时演艺圈如同大染缸,很多艺人沾染了“吃喝嫖赌”等不良嗜好,但千里驹是出了名的严于律己、洁身自好,对爱情忠贞。不仅如此,他还经常规劝吸鸦片的同行戒烟戒恶习,为此还专门发起组织“守礼会”,让艺人们都参与,养成文明礼仪。

  千里驹对待自己热爱的戏曲更是全神倾注,从不欺场,无论演什么戏,都会与同台演员细心琢磨,甚至连一个锣鼓点也不肯放过。而在演出中,即便遇上狂风暴雨等恶劣天气,或是台下没有多少观众时,他都依然恪尽职守。即便成名后,别的名伶都拒绝的日场演出,他都依然坚持领衔主演。

  作为德高望重的“老叔父”千里驹,却从不摆“大佬倌”的架子。不仅如此,在那个教会徒弟饿死师傅的年代,他对提携后背、指点迷津毫不吝啬,促成了薛觉先、马师曾、白玉堂等多位后起之秀。据统计,凡是和千里驹搭档过的艺人,百分之九十都能稳坐主角之位。

  比如“粤剧四大天王之一”的白驹荣。白驹荣不是“科班出身”,基本功不扎实,两人合作时,千里驹总会无私地讲述表演的秘诀,针对戏中角色给白驹荣分析。后来,小生行当的白驹荣要扮演武将安禄山,因未有经验而十分焦虑。千里驹便每天教授一些武打技巧,让白驹荣每天跟着练习,最后演出大获成功。

  千里驹还是一位慷慨大方、热心公益的人。据与他有过交往的作家梁俨然介绍,当时千里驹的年薪可达两三万元,按照当年购买力可一口气买下十栋房产,但他所居住的房子十分简朴,倒是经常对有困难的亲朋好友解囊相助。

  可以说,千里驹无论是艺术造诣、待人接物、精神思想等各方面都堪称楷模,也难怪会被称为“粤剧伶圣”。

  

  粤剧传承  以美食为媒,传播名人典故粤剧知识

  

  沿着一条蜿蜒流淌的溪流,从一户户平房间悠然穿梭,拐弯经过一个绿意盎然的街心公园,走过约为半米的简易小桥后,与一幢灰白色的庭院擦肩而过。游人穿过保留完整的石板路,便可来到一个名为“载兰园”的古宅前。这里便是千里驹故居。

  据了解,这所房子是千里驹成名后修建,用来奉养自己的母亲。每逢休息,他都会坐着小船回到顺德伦教乌洲乡看望自己的母亲,院子里至今留存着当年亲手种下的黄皮树、杨桃树和龙眼树。园内主体建筑为西班牙式楼房,中西结合、白净淡雅。

  2006年,千里驹故居被佛山市定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由于年久失修,伦教街道办与千里驹后人区锡铿先生等协商,由顺德区政府和伦教政府出资修缮并代管20年,并于2011年11月修缮竣工。2019年,千里驹故居被列为第九批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

  如果足够幸运,游客会在故居里遇上“小小导赏员”,小朋友们会热情地向每位参观者介绍千里驹和粤剧的内容。而这些小小导赏员都来自“粤韵千里,文脉三洲”传承粤剧文化计划项目。

  “粤韵千里,文脉三洲”传承粤剧文化计划项目,是北斗星社工从2020年6月启动的社区系列活动,旨在挖掘三洲社区的粤剧文化底蕴、千里驹名人故事,让居民更了解和认同自己社区,更积极地参与传承粤剧文化。

  “目前,我们选择从与居民生活息息相关的衣食住行入手,拉近粤剧、名人与大家的距离。因此我们想到了用美食来科普相关知识。”三洲天伦万家群益中心的社工李楚倩介绍,本地居民对烹饪很有研究,而恰好千里驹故居内有三种水果树。从“杨桃、龙眼、黄皮能做出什么美食”出发,逐渐把粤剧知识融进互动里。通过几场“千里驹·美食记”的活动,不少年轻人和老年人都对千里驹的故事了如指掌。

  除此之外,“粤韵千里,文脉三洲”传承粤剧文化计划项目还通过组建千里驹粤剧文化社团、征集千里驹文创形象作品、举行粤剧文化体验之旅等活动,激发各年龄层居民的好奇和兴趣,更好地挖掘、梳理千里驹粤剧文化。

  “未来,我们在梳理好的千里驹故事库基础上,招募小朋友成为画手,一起创作故事绘本,让这些故事走进社区、走到学校。我们也计划在明年3月举办一场千里驹粤剧文化节,用驹式美食摆摊设宴、让粤剧团一展歌喉。”李楚倩表示,举办活动不仅限于增强本地居民的文化感知和价值认同,还希望能扩大千里驹等文化品牌的知名度,传承弘扬粤剧非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