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时新闻

承载千年古城兴盛发展史 惠州海盐文化该如何重振?

“专家+记者”调研团队建议:古村落联合盐业营销推广旅游,打造惠州茶盐古道文化名片

来源:羊城区域     2022年12月16日        版次:ZHA13    栏目:    作者:陈骁鹏、马勇

     还坚守在盐田的盐农采用古法技艺制盐

     各专家学者围绕惠东文明建设建言献策

     调研团队走街串巷,深入了解当地古村落文化

   

  统筹策划/羊城晚报记者 陈骁鹏 马勇   文/图 羊城晚报记者 林海生 通讯员 王小虎

  

  惠州濒临南海,自古深得渔盐之利,其中盐业历史悠久,一度贵为历代朝廷经济命脉。旧时作为“海防军事重镇”的惠东平海古城因盐业发达而迎来商贸繁荣。作为淡水盐场重心所在,平海承载了惠州盐业厚重的发展变迁历史。

  随着科技发展,传统晒盐方式逐渐被淘汰,但这门古老的技艺,是研究当地历史文化的“活化石”。如今惠东平海等地沿海村落仍有少量盐田,大多数村民也有晒盐的记忆。逐渐荒芜的盐场带着历史的温度,记载着千年盐都的兴衰。

  自2019年《惠州文脉》创刊以来,推出的盐业系列报道,11个整版讲述了惠东沿海村落旧时盐业发展的印记,重启了尘封在那些沿海村落里的盐业记忆。

  近日,在羊城晚报惠州全媒体传播中心、惠州市惠东县委宣传部联合主办的2022年惠东县“双创”系列宣传专题调研活动(下简称“调研活动”)中,“专家+记者”团队在调研过程中发现,在惠东这座山海之城,古时“盐业”不仅带来了商业的繁荣,还带动了人口的迁入,各地文化在此碰撞,形成了“军声”等独具特色的文化,也催生了范和古村等传统古村落……专家们实地深入调研,为惠东旅游的发展以及惠东文明建设提出不少好建议。

  

  晒盐技艺成了文化“活化石”

  

  日前,调研组一行在东海村看到,一片平坦空旷的盐田里,一位盐农正忙碌地穿行在盐田间。调研团队走近细看发现,此地产出的盐与其他地方的差别很大,颗粒呈六边形,入口有清甜感。

  据介绍,盐业生产主要有晒沙和晒水两种方法,该盐田采用的是晒沙法。涨潮时,盐农把海水抽进来,经过第一格池停顿,再进入第二格池,层层过滤。海水在盐池中经日晒风吹,水分渐渐蒸发,最后结晶成盐。

  惠东濒临南海,自古得渔盐之利,盐业有悠久的历史。新中国成立后,惠东盐业发展迅猛,1978年达到鼎盛期,原盐最高年产量达8.7万吨,盐税成为当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上世纪90年代开始,规模日渐萎缩。据不完全统计,现在惠东平海等地沿海村落仍有少量盐田,约只剩几十亩。

  惠东沿海,昔日各家各户忙着晒盐的场景,早已湮没在时代的浪潮中,目前仅剩个别老盐民坚守着。惠州市委原常委、军分区原政委、作家肖红说,晒盐这门古老的技艺,将会成为人们的记忆,也成为研究当地历史文化的“活化石”。

  

  淡水场盐产量曾居广东第一

  

  据清乾隆《归善县志》载,平海(古)所城有十景,“江天晴雪”为其一。令人困惑的是,平海古城地处北回归线以南,何来苍茫的雪景?

  原来,此“雪”非彼“雪”。古诗云:“盐田蓄海水,赤日凝晴沙,描述的就是晒盐的场景。据平海镇平海社区党委书记汪洁介绍,“江天晴雪”呈现的是平海古城在盐业鼎盛时期的丰产盛况:大面积的盐田结满雪白的盐花,远远看去,海天相映,盐田如雪地一般。

  据史料记载,宋太祖建隆年间(960—962年),平海地区已有盐业生产,距今有 1000 多年历史。成书于北宋年间的《元丰九域志》中有“惠州归善淡水一盐场”提法,所指就是平海盐区。

  记者了解到,明、清时期,平海盐业丰盛,商贸活跃。据《平海镇志》载,在“盐引”和“商屯”驱动下,明朝初年平海的商贸市集不断扩大,逐渐发展成繁华的商埠。康熙年间,平海率先改盐场为商办,在政策促进下,平海的商业贸易进入长达150多年的鼎盛时期。晚清至民国时期,由淡水盐场分出的碧甲和大洲两栅升级为场,盐业生产开始具备一定的规模性和系统性;到了民国时期,平海淡水场盐产量居广东第一。

  

  盐业催生千年墟市“淡水墟”

  

  北宋年间,惠州淡水已设有大盐仓,大量“贡盐”经淡水河运至都城汴梁。至清乾隆初期,淡水形成了较大的集镇,改名“淡水墟”。可以说,千年墟市,因盐而盛。

  根据《惠阳淡水邓氏族谱》,“淡水墟”实位于惠州市惠阳区的淡水街道的淡水老城,也是宋代盐场场署所在地。在淡水老城入口处,“千年墟市—淡水老城”模拟场景中,勤劳的男人袒露上身,挽着裤脚,挑着一担盐走在前头,妇女手提水壶,背上带着斗笠紧跟其后,身后的小孩拿着球,逗着小狗玩耍,一家人其乐融融……从中可想象当年淡水老城因盐繁荣的盛景。

  位于淡水老城的邓承修故居内,墙上的展览讲述的是淡水邓氏经营盐业起家的故事。据记载,淡水邓氏通过承办东江埠务,成了晚清民国东江流域最大的盐商之一。其后代子孙相继于晚清民国百余年间承担东江埠务、充任两广盐政要职,清末民初交游孙中山、廖仲恺等广东政要,是晚清民国广东地方横跨政商界的地方大族。

  “如今惠东沿海现存以‘灶’‘盐’‘围’等为名的村落和镇街,基本上就是在不同历史时期参与过盐业生产,比如港口镇古灶村、稔山镇的盐灶背、惠城区的盐仓街等。”汪洁认为,惠州沿海发达的盐业对沿用至今的地名产生了重要影响。

  众多盐业古村中,位于稔山镇的范和村是最具特色的一个。据考证,范和村形成于元末明初,迄今已有600多年历史。清朝至民国时期,范和村保持着相当繁荣的盐业生产和贸易活动。随着盐业扩张,淡水场分出碧甲栅和大洲场(栅),其中碧甲栅的场署曾设在范和。范和村至今保留着颇具规模的围屋、庙宇、古戏台、古祠等文物古迹,系惠东保存较好的古村落之一。

  

  平海城孕育出独特“军声”文化

  

  平海所城的军户以及因从事农渔业、手工业、商业等生计而定居于平海的人群,同样是淡水盐场社会结构中重要组成部分。

  14世纪以来,中国沿海一带饱受倭寇、海盗侵扰,平海临海,又有盐业厚利,少不了受其侵扰。为保卫海疆安定社稷,明洪武二十七年(1394年),广东都指挥同知花茂请设沿海二十四卫所,其中有平海守御千户所,隶属于碣石卫。城内百姓生活渐渐不受倭寇侵扰,再加上海运的发展,平海这个天然的海港成了当时小有名气的商贸集散地,各地的将士、客商云集,他们操着不同的方言土语,彼此间的沟通只能依靠当时通用的官话。在长期交流中,方言间相互影响和渗透,形成了混合型方言土语——平海军声,堪称汉语的“活化石”。

  据介绍,平海地区不少村民保存有与盐史相关的族谱、分家书。这些资料从侧面呈现了平海地区的盐业从生产到运销的完整链条,对研究两广地区盐史有重要意义。

  

  文脉建言

  打造茶盐古道文化旅游名片

  

  盐业与盐文化的价值如此之高,惠东该如何利用好呢?

  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医学博士许岸高建议,应赋予盐产品文化内涵,以文化故事将其包装起来,借力惠州手信工程,方便游客带出去、文化故事传播开。

  平海镇镇委书记方洪军表示,此次调研古淡水盐场,希望能整合“专家+记者”的力量,进一步重组和完整历史片段,为进一步打响惠州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金字招牌”添砖加瓦。

  方洪军说,平海将以这次调研为契机,联合沿海各地打造制盐示范基地,展示海水制盐流程及淡水盐场越千年的制盐工艺,并将其发展成为稔平半岛旅游的新亮点。“同时,我们也在作进一步研究,或将晒盐技艺申报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对海盐文化遗存进行整体保护。”他说。

  惠东县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按照全县打造全域旅游示范单位、建设宜居宜业宜游的优质生活圈的规划,该县计划将古村落、晒盐业、疍家、元宵舞龙、赛龙舟等传统文化的挖掘和旅游联合营销推介。“挖掘高潭古道‘茶盐古道(包括古驿道、水航线)、红军路’历史文化,规划建设茶盐风光与红色旅游段、户外拓展段、东江红都体验段,争取打造广东南粤古驿道红色文化主题示范段,成为中央苏区文化遗产传承新路径、广东东江纵队红军路重点段、惠州茶盐古道文化旅游名片。”

  

  文脉链接

  将发布“惠东文脉”蓝皮书

  

  作为调研活动重头戏之一,“传承优秀传统文化 助力惠东文明建设”座谈会于12月9日举行,各专家学者围绕惠东文化溯源、基层文化建设、文明城市等方面展开头脑风暴,献言献策。

  在现场,羊城晚报报业集团(羊城晚报社)副社长、副总编辑孙爱群介绍了羊城晚报品牌建设之路。他说,在推进媒体融合向纵深发展的探索实践中,羊城晚报紧紧围绕高品优质的全媒体生产传播,搭平台、建渠道、拓资源、强服务,创造性地闯出“新闻+文化+服务”媒体融合转型发展之路。“羊城晚报文脉系列是其中重要部分,2019年我们从《惠州文脉》开始,到现在文脉在全省遍地开花。《惠州文脉》大胆割舍同质化地方新闻束缚,秉承‘新闻为眼,文化为脉’理念,立足惠州本土,找准定位和兴奋点,3年共出版刊物130期,佳作精品频出,为惠州文化强市建设贡献了智慧和力量。”

  “惠州文脉源远流长,但文脉不单是纵向的,也可以是横向的,不管在城市的文明建设中还是媒体的融合转型中,都应该考虑如何实现‘文化+N’。”惠州学院东江文化研究院院长关建人说。

  惠州市开放大学党委书记、惠州市记协主席蒋勤国认为:“‘多元(源)融合、个性鲜明、富有特色’是惠州文化的主要特点,我们要把握好这几个特点,做好文化脉络的梳理。”

  许岸高表示,蚝是补锌的佳品,惠东蚝非常出名,现在市民格外重视健康饮食,在生蚝收获季节借助饮食文化带动其他产业的发展或可成为一个思路。

  “调研中我发现,不管是在范和古村还是皇思扬古围村,名门望族都有好的家风。”惠州市东江书院院长黄伟才认为,在当下文明建设中,家风传承工作非常重要,不仅要讲好名人故事,还要讲好名人背后的家风。

  据介绍,自2019年创刊以来,羊城晚报《惠州文脉》团队深入惠东古城遗迹、街头巷尾、田间地头……以敏锐的新闻触角、“上下求索”的文化态度,深入挖掘惠东藏在“深闺”中的文化基因,从“新闻+文化”的层面深度透析惠东历史与现状的关系,推出专题报道56篇,最终汇编成“惠东文脉”蓝皮书,不日后将正式对外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