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时新闻

客家围屋意象说的文学观念

来源:羊城区域     2022年12月16日        版次:ZT15    栏目:链接    作者:高珊、董譞、董作荣、陈伊凡、曾芯悦

  文/高珊 董譞 董作荣 陈伊凡 曾芯悦

  

  客家围龙屋的基本构造如下:围龙屋不论大小,门前必有一块禾坪,坪前有半月塘,门内中轴线上分设上、中、下三堂,上堂为“祖堂”,堂屋左右设厢房为横屋,一直向后延伸,在横屋的尽头筑起半圆形房屋,正中一间必设“龙厅”。“龙厅”之下均有一处“胎土”,其位置在中轴线上的祖堂之后,形如半月,高于祖堂地平。若其后无围龙屋,则呈土丘状;若后有围龙屋,则呈龟背状。“胎土”乃客家民居的“龙脉”和风水要点。完整的围龙屋从高空看去,就像是一个“蛋形”,具有深刻的文化内涵和文学思想。

  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多用形象来表现抽象的事物,比如用方象地、用圆象天,所以才有了“天圆地方”的说法。《易·说卦》中说道:“乾者为天,者为圆。”徐整在《三五历纪》中有言:“天地混沌,似鸡。”可见中国古代以卵代表天,为宇宙,而蛋又是宇宙未分之时的混沌形象。蛋形是道教宇宙中的一种形象,代表着宇宙的循环。《庄子·寓言》:“先卒若环,不能有其伦,故曰天平。”天倪,便是天均。客家围屋的卵形形象正是将“天”与“地”的概念融入自己的“建筑”之中,从而体现对“道”的认知。半月塘和“化胎”是客家围屋的象征,塘与“化胎”构成圆形布局,代表天;上堂、中堂与下堂及两侧的横屋构成方形布局,代表地;人居其中,形成了“天人合一”的和谐画面。

  (注:高珊、董作荣、陈伊凡、曾芯悦为嘉应学院土木工程学院“围屋建筑”研究团队成员,董譞为日本工学院大学在读硕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