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海举办纪念香山建县870周年专题研讨会 秦小杰 摄 |
长南径古驿道,古时中山、珠海、澳门往来的重要通道 受访者供图 |
唐绍仪故居 |
香山县志图 |
文/图 羊城晚报记者 钱瑜 郑达 珠海香洲区是香山县的发源地。南宋绍兴二十二年(1152年),香山镇提升为香山县,县址最初便设在如今的珠海山场村。香山县由此登上了历史舞台,成为珠江西岸历史发展进程中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在跨越870年的历史长河中,香山留下了悠久的历史文化和宝贵的精神财富。 文承一脉,岁月铭香山印记;史越千年,湾区涌岭海潮音。中山、珠海和澳门三地融合而成的香山文化,在中华民族史上书写了灿烂一页。珠海,作为大香山的重要组成部分,在870年的风风雨雨中始终扮演着重要角色。尤其是在近现代史中,这里开风气之先,在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与时俱进,走出了海外留学先驱容闳、洋务运动杰出实业家唐廷枢,也走出了中国工人运动的著名领袖苏兆征、新中国第一个世界冠军获得者容国团…… 香山建县对后世产生了哪些影响?香山文化为何历经沧海仍能熠熠生辉?今年以来,珠海举办多场文化活动纪念香山建县870周年,存史资政,以史铸魂。 回眸 地位日益重要,香山镇升格为香山县 香山县从香山镇升格而来,而香山镇的设立,又与这一地区海盐生产密不可分。据清《香山县志》光绪本记述,唐代以前就有人在这里聚居,围海煮盐。现代考古证实今珠海山场一带原“濠潭”地方有唐宋时期的遗址。 广东省文物保护专家委员会委员、珠海市文物保护协会名誉会长肖一亭称,在安史之乱发生后,唐朝立即着手对南方一些重要的经济单位,如盐业进行保护,提升岭南驻军首长的级别,增加营镇设置,加强边防部队的力量。香山镇即是其中之一。 北宋《太平寰宇记》记载:“东莞县香山在县南隔海三百里,地多神仙花卉,故曰香山。”唐代香山属东莞县,当时五桂山名为香山。嘉靖《香山县志》记载: “唐至德二年更名东莞,其地顓属焉,是为文顺乡香山镇。”唐肃宗至德二年(757年),朝廷在东莞县五桂山所在的岛上设镇,即以山名,称香山镇,驻地濠潭(今珠海市山场村)。濠潭,意即濒海边。一千年前,今山场附近的山峰尚属珠江口外伶仃洋上的岛屿,大海环其外,故这一带地方(包括中山市坦洲镇)又叫金斗湾。那时,在山场、坦洲、拱北、下栅等地都出产海盐。 肖一亭称,香山地区当时的制盐业已经发展到了一个相当的水平,有了一定的规模。为“防止海盗的滋扰,保障对外的正常交通”“为防止海盗对香山地区盐场的滋扰,保障盐制品的正常运输”,设置香山镇就水到渠成。 香山镇设立后的大香山地区人口、经济都得到发展。除了几千年海岛居民赖以生存的渔业经济,制盐业有了大的发展,嘉靖《香山县志》记载:宋元时期的香山,“鱼、盐为广郡之冠” 。再就是北宋时期在珠海地区开发银矿,并进行了开采。 经济呈现繁荣景象,文化方面也开始兴起。地方上已经出现一些考取功名的邑人。北宋元丰五年(1082年),广东运判徐九思采纳香山进士梁杞请求,向朝廷请求立县,虽然没有得到批准,但是在香山镇增设寨官一员。宋朝的镇寨官,是各州在人烟繁盛之地设的监官,兼管火禁或兼管征收酒税之事,在险要要冲之地,设寨官,招收乡兵,教练武艺以防盗贼。“南宋高宗时期,鉴于财用匮乏,高宗接受高卫等人的建议,临时印发广南盐钞二十万贯,招诱商人算请,以弥补被阻隔的淮浙盐利。南宋绍兴二年(1132年)设置广西茶盐司,广西卖盐钱也较前提高。广东盐产、课利迅速增加。广东盐产、课利需求的增加,势必带动各个盐场的食盐生产。在这种情况下,香山盐场的地位日益重要,仅设‘寨官一员’的行政格局已经不能应付日益增加的产盐区人口管理和课税任务”。于是立县之事又开始提出来了。 南宋绍兴年间,香山金斗盐场的产量,达一万一千五百石。据嘉靖《香山县志》记载,南宋绍兴二十二年(1152年) “邑人陈天觉建言改升为县,以便输纳。东莞县令姚孝资以其言得请于朝,遂割南海、番禺、东莞、新会四县濒海地归之,因镇名为香山县,属广州”。当时东莞县令姚孝资,根据香山镇寨官陈天觉的陈述,拟订好奏折。以香山地方“役属东莞,以船输役,江上经常被盗,输役往来不便”为理由,请求朝廷将香山岛的役属东莞改为役属广州,“以便输役”。陈天觉提出的理由非常充分且合理:香山场生产的盐,银坑开挖出来的银,如果运到东莞再转运广州,不仅不方便不安全,还大大增加成本,所以他“建言改升为县”。而此时的朝廷也正需要增加财政收入,“绍兴和议”之后,朝廷财政困难,听到有盐和银输纳的一个地方申请建县,很快就同意了,“遂割南海、番禺、东莞、新会四县濒海地归之”,“因镇名为香山县,属广州”。 由此,建立于唐至德二年(757年)的香山镇,到南宋绍兴二十二年(1152年)升格为香山县,历时395年,华丽转身,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 影响 得全球化风气之先,推动时代发展 肖一亭认为,香山县的设立标志着珠江西岸经济社会发展进入一个新的阶段,是珠江西岸历史发展进程中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如今“香山地区”已经发展成为珠海、澳门、中山等组成的城市群,香山的历史文化像绵绵春雨一样润物无声,深刻影响着这一区域人们的思想,养成了这块土地的人文特质。香山地区独特的发展历史,长久留在人们记忆中,成为珠江西岸城市中的一种共同记忆,这种记忆就是文化符号。 广东省人民政府文史馆馆员、广东省作家协会副主席丘树宏认为,香山文化就是“咸淡水文化”,咸水是南海海水,淡水是珠江水。珠江有八大出海口,其中五个是在香山地区。淡水珠江水,代表了中华传统文化,咸水南海水代表海洋文化。两种文化在香山地区交融、碰撞,于是形成了一种中西结合的新文化。 珠海市委宣传部原副部长、珠海市妇联原主席徐惠萍在《回眸与展望——纪念香山建县870周年座谈会》上就表示,香山文化发展深深影响中国现代化进程。“香山县在近现代诞生了很多对中国近代化进程有重大影响的名人,其中包括大众所知的中国民主革命先驱孙中山,‘中国留学生之父’容闳,洋务运动先驱、实业家唐廷枢,清华学校(清华大学前身)首任校长唐国安等,《辞海》收录的2000多条名人词条中,香山县就占了30多位。在某种程度而言,香山文化不是小香山的地域文化,而是影响中国近现代进程大格局的一种厚重文化。” 徐惠萍介绍,15世纪开始的大航海时代发现,人类第一次建立起跨越大陆和海洋的全球性联系,全球化进程的序幕徐徐拉开,香山因缘际会,一跃而得全球化的风气之先。1553年,葡萄牙人取得澳门的租住权。在此后近300年至鸦片战争初期,香山地区形成中国近代史上唯一一段从未间断的对外开放通道,即“香山文化走廊”,西方文化通过走廊源源不断地渗透和影响中国内陆,中国传统文化也经由这里辐射海外。香山地区成为东西方两种文明对话与沟通的桥梁,而且成为中国思想启蒙和社会革新的重要发源地,对推动中国近代文明的进程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香山文化走廊”既是西方商人、冒险家和传教士进入中国的第一站,同时也成为中国知识分子了解世界的一扇窗口。中国社科院研究员雷颐评价称,15世纪地理大发现之后,全球化的过程已经开始。香山是全球化中国进程的起点站,是全球化大潮打向中国的第一朵浪花。 珠海是中国思想启蒙与社会革新的发源地。近现代史上,珠海产生了许多著名人物。从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到实业家、文学家、教育家、艺术家,他们影响和推动了中国近现代历史进程。珠海出现了一系列堪称全国第一的开创性人物,可谓“繁星满天、光彩熠熠”。 香山地区是中国留学文化的发祥地,中国第一个留美学生容闳、第一个留英学生黄宽、第一个留日学生唐宝锷,都是珠海香洲人。中国近代史上的两次官派留学运动,均由珠海人所倡导:容闳促成了120名幼童留美,产生了中国铁路之父詹天佑、民国首任总理唐绍仪等中国近代史上的著名人物;珠海香洲人唐国安先后选送100多名学生用“庚子赔款退款”留美,产生了梅贻琦、竺可桢、胡适等中国现代史上的著名人物。 珠海梅溪村人陈芳于1849年随伯父到夏威夷,开办“芳植记”公司,专营中国货物,后转向糖业,成为当地华侨首富,被誉为“商界王子”,曾任夏威夷王国国会议员、中国第一任夏威夷商董,中国驻夏威夷领事。珠海唐家人蔡昌于1912年在香港集股创办大新百货公司,并在广州、上海等地建大新百货公司。他还热心公益事业和家乡建设,是中国近现代有影响力的实业家。此外,珠海还走出了近代工商业的开拓者唐廷植、文武兼资的清末民初政要蔡廷干…… 苏兆征、杨匏安、林伟民被称为珠海“红色三杰”。苏兆征是中国工人运动的先驱和著名领袖,中华全国总工会的主要创建人和领导人,国际工人运动活动家,中国共产党早期重要领导人之一。杨匏安是华南地区新文化运动和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先驱。林伟民是中国工人运动领袖,1922年1月和苏兆征等领导了香港海员大罢工。他们都是从珠海走出的革命先驱,为中华民族的独立和解放作出了卓越贡献。 展望 立足香山文化,讲好珠海故事 “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香山走廊”的历史充分证明,合则共兴。徐惠萍称,“香山文化走廊”的第一次融合,缘起于澳门开埠后中西文化的荟萃交融,使这里成为中国最早连接世界的桥梁,推动了近代中国的思想启蒙与社会转型。“香山文化走廊”的第二次融合,缘起于经济特区建设,这里成为中国改革开放最早的试验田。“香山文化走廊”的第三次融合,缘起于当下正在轰轰烈烈进行中的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一个世界级城市群可期可待。“香山文化走廊”的每一次融合,都会为该地区带来腾飞。 在谈及传承弘扬香山文化的现实意义时,徐惠萍认为,《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提出“共建人文湾区”。“人文湾区”是对粤港澳大湾区发展更深刻、更具体的定位。即坚定文化自信,充分依托粤港澳三地的文化基础和发展优势,继承并弘扬粤港澳三地文脉相亲、人文相近、同根同源的历史纽带,充分发掘大湾区文旅资源,繁荣发展粤港澳大湾区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中山、珠海、澳门三地作为香山文化长廊的连接地,有着共同的文化基础。同时,三地还是粤港澳大湾区内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推动香山文化的传承、弘扬,将有助于推动人文湾区的建设,助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世界级的城市群。” 广东省人民政府文史馆馆员丘树宏说,正因为香山地区人文历史的特殊性和重要性,对香山建县870周年的纪念就与对其他一般地区的纪念有着很大的不同,意义十分重大深远。他建议创建香山文化学,推动澳门、珠海、中山三地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制度化研究和利用香山文化。他强调,我们绝不是为纪念而纪念,而是通过回望,发掘香山人文精神的内核,予以继承和弘扬,目的是促进今天的发展。 据了解,今年以来,珠海举办了“香山文化的内涵及外延”专题研讨会、“回眸与展望——纪念香山建县870周年”座谈会、“纪念留美幼童赴美留学150周年座谈会”、“千年香山 诗韵绵延”诗会等多场文化活动,全力推动香山文化发展,让香山人身在“香”中也知“香”。 珠海市政协副主席彭洪表示,香山县870年的历史留下丰富的文化遗产,亟待我们进一步挖掘、保护和宣扬。她强调,我们要深入挖掘香山文化底蕴,传承历史文脉,持续提升香山文化的保护利用水平;我们要立足香山文化,讲好珠海故事,鼓励以香山文化为主题的学术研究、文艺创作、图书出版、创意设计、旅游开发和展览展示,引领高品质文化生活、丰富高水平文化供给,不断提升珠海文化生活质量水平,让城市看得见历史、留得住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