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时新闻

压腰金跨越山海 思乡情牵动亲邻

旧时春节来临,潮汕华侨在过年批中向家乡的亲人朋友寄回压腰金、家用和问候,蕴含着浓厚的家国情怀

来源:羊城区域     2023年01月20日        版次:SA11    栏目:    作者:张晓宜、汕宣

     侨批文物馆内的雕塑重现当年批局内拣批的场景 张晓宜 摄

     侨批文物馆中收藏着不少过年批 张晓宜 摄

     侨批文物馆中收藏着不少过年批 张晓宜 摄

     张美生收藏的多封过年批 张美生供图

     过年批 张美生供图

  

  文/羊城晚报记者 张晓宜 通讯员 汕宣

  

  压岁钱,是春节的传统年俗之一,在潮汕地区又称“腰金”“压腰金”。曾经,无数的潮汕人远渡重洋谋生,平时向家里寄来侨批(海外华侨通过民间渠道汇寄到国内的汇款及家书);每逢春节来临,他们还会依照潮汕习俗,从千里之外寄来腰金,表达祝福和思念之情。

  “兹邮上港币一百八十元请分送与下列亲戚作为腰金:全盛兄港币叁拾元;有松叔港币叁拾元……”“是天火轮顺便付去大银壹元,以为贤若木声三人腰金之需……”在过年批中,尽管往往分到个人的金额不多,但华侨也要将腰金尽可能地分发给每位亲邻。在目前收藏的汕头过年批中,一封批款最多分发给46人。

  随着腰金寄来的,往往还有春节期间的家用,以及对家乡亲人的简短问询和关怀。只言片语蕴含着满满的思乡情意,体现了潮汕人的责任、担当与诚信。本期汕头文脉,羊城晚报记者走进汕头侨批文物馆,翻阅一封封过年批,重温潮汕华侨的奋斗历史与温情记忆,感受侨批中的纸短情长。

  

  侨批中的一抹喜庆红色

  

  在汕头侨批文物馆,琳琅满目的侨批映入眼帘。在一张张斑驳的信纸中,时不时有一抹红色点缀其中,这些便是侨批中的“过年批”。其中的批款与文字,蕴含着海外华侨来自千里之外的美好春节祝福。

  “过年批在侨批档案中是很常见的,这也跟春节习俗息息相关。”汕头市侨批文物馆名誉馆长林庆熙介绍,旧时除夕夜或岁首,长辈会给儿女“压岁钱”。敦崇《燕京岁时记·压岁钱》曾记载:“以彩绳穿钱,编作龙形,置于床脚,谓之压岁钱。尊长之赐小儿者,亦谓之压岁钱。”

  压岁钱,在潮汕称为“腰金”“压腰金”,给压岁钱的行为又称“压腰”。 潮汕人在实际操作中已将适用范围扩大,凡春节给红包,无论老少都叫“压腰”。即便远渡重洋,每逢春节来临,海外潮侨仍不忘给家里人寄去腰金。在汕头侨批文物馆收藏的逾10万份侨批中,就有不少“过年批”记载着腰金。

  在馆藏的侨批中,有一封来自旅居马来西亚麻坡华侨郑裕潮的过年批。该封侨批写于1961年1月20日,郑裕潮在这封致母亲的家书中写道:“兹邮上港币一百八十元请分送与下列亲戚作为腰金:全盛兄港币叁拾元;有松叔港币叁拾元;三姨母港币叁拾元;姑母港币拾元;作木老婶港币肆元;芳骏叔港币肆元;二嫒婶港币肆元;另外六十八元请大人收为家用。”

  广东省档案馆民间档案征集鉴定专家张美生向记者展示了一封海外潮人林思猷寄给其母亲的“过年批”。这封侨批使用了喜庆的红色信封,封面上印有麻雀戏梅图,并印有“恭贺新禧”四字。

  这也是过年批与其他侨批的不同之处。在清末民初的过年批中,可以看到不少使用红信封、红信纸的侨批,有些信封上印有麻雀戏梅、喜鹊登枝图、牡丹花等喜庆图案。信中的文字也会使用一些“三阳开泰”“新春如意”等吉祥如意的祝福话语。在一封从新加坡寄给女儿郑丽卿的侨批中,批款分发给23人,可以看到在侨批末尾还附有“新春快乐,万事如意”的祝福。

  据介绍,压腰金有祝福之意,往往金额不多,但是要尽可能地分发到每个人手上。在一封新加坡潮人林宋发的母亲寄给其在潮安的儿子的侨批中,批款寄了港币150元,分给46位亲友作为新年腰金。其中,分得最多的有10元,最少的有1元。

  在晚清,新加坡林炳和寄给潮安大寨上官路乡内新厝“家有若兄台”的新春批信中,一元腰金更是被一分为三,充满穷困潦倒的无奈。批信内写道:“是天火轮顺便付去大银壹元,以为贤若木声三人腰金之需,幸得二地均安,喜之胜也,余无别言,手书并请近安,林炳和辛巳完月初四书。”

  “一船目汁一船人,一条浴布去过番”“火船始过七洋洲,回头不见俺家乡”……一首首潮汕民谣反映了海外华侨的艰辛。张美生说,不少海外华侨赚钱艰辛,尽管如此,每到年关也要想尽办法,将腰金寄给家里的亲人,“哪怕是向身边朋友借钱或是向批局赊账,也要尽量寄回腰金,钱少情意浓,这也体现了潮汕人敢于担当、懂得感恩的精神。”

  

  腰金依照先亲后疏列明顺序

  

  在潮汕的俗语中,有“月批捷(潮汕话中表示‘经常’的意思)寄,年批厚寄”的说法。春节来临,华侨在过年批中给家乡人送上腰金,有时不仅寄给亲戚,也会寄给村里的朋友。侨批中的腰金,从直系亲属到旁系亲属,甚至到乡邻朋友,几乎无所不及。

  张美生介绍,很多潮汕人要出海过番谋生,出去前需要乡里的亲戚朋友一起凑出过番费用,所以过年的腰金会尽可能分发给更多的亲人朋友,“大榕树下的阿婶,邻居家的阿伯……只要认识的都给上一份腰金,这体现了旧时潮汕农村地区的邻里情谊,以及过番的人对自己家人和乡邻朋友的责任感,表示自己如果在外面赚到钱,一定不会忘记你们。”

  过年批内分款的顺序,一般都是上下有别、内外分明、先亲后疏。华侨林思猷在寄回的过年批中写道:“现年关又将至,兹奉上港币三十元整,以作家费之需。内十元为二姐所寄,到时请抹二元与姑母,二元与表兄,二元与国士婶以作茶菓只用。”

  除了分发给每一位亲朋好友的腰金之外,经常还有一笔作为家用的“过节费”或是留作祭拜祖先的费用。旅居马来亚华侨王益成先生在寄给东溪村女儿王惠贤的批信中写道,总共寄回港币80元,除了20元给外祖母、10元给冠山老妗之外,剩下的50元写明了“充作家用”。

  据介绍,许多潮汕侨眷的日常开支,大部分依赖华侨从海外寄来的金钱。过年亦是如此,通过过年批寄来充足的金钱,意味着一家人可以过个好年。

  除了金钱以外,华侨还会从海外寄来过年物资,货品清单放在侨批里,货物则通过轮船运送。这些物资往往跟压腰金一样,会在春节前后送给亲朋好友。华侨谢南清在一封寄给家乡儿子谢昭璧的侨批中写道:“抹白米十五斤,尤(鱿)鱼二个,猪肉三片,猪朥二斤,白糖三斤与尔外祖母收,其他如尔岳(父)及姑母,尔自酌量送给。又者,车珠车心寄在九仔兄身边,儿尔向它(他)领取可也。”从这些物资中,也可看出潮汕的过年习俗细节。

  侨批不仅寄款,更是传情。“迢递家乡去路迟,断肠暮暮与朝朝。风光梓里成虚梦,惆怅何时始得消。”在侨批中,经常能看到华侨的思乡之情。在过年批中,表达关心慰问的文字较少,但从遍及每位亲朋的腰金及简短的祝福话语中,仍然能看出华侨对家乡的眷恋和对家乡亲朋的思念之情。

  

  一批两投:原批未到,批银先还

  

  年关将至,一封过年批让许多侨眷翘首以盼。“振盛兴”批局的经营者后人曾益奋回忆,当时批局最忙碌的季节就是春节前后,考虑到运输时间等关系,许多华侨都会提前半个月或一个月写好过年批,以期在家乡的亲属能够及时收到钱款过年。批局工作人员更是加班加点,争取在除夕夜甚至大年初一之前将侨批送到侨眷家中。

  为了让侨眷尽早收到过年的钱款,批局往往会采取“一批两投”的方式。当批局收到侨批之后,会先将其中的钱送到侨眷家中,侨批则会通过接批、配批、选批、分批等流程,经过两三天之后才能送达。张美生介绍,在提前送给侨眷的侨批通知书上会盖上“原批未到,批银先还”的印章以作说明;当原批送到之后,原批也会盖有“批银先还,原批补送”的印章。

  笃诚守信是批局的立身之本。长期以来,批局保证侨批一封都不能丢、一天都不能迟,批脚们确保如数、如期,将侨批分毫未损地送到翘首以盼的游子亲人手中。“一批两投”的投递方式,更流露出批局急侨属之所急的温情。林庆熙说:“在社会动乱的年代,侨批晚到几天,汇率或许就会出现波动。如果钱款送晚了批局可能会赚,但华侨就亏了。”

  潮汕人的诚信,不仅在水客、批局中得以展现,不少更见诸过年批内。据了解,潮汕的习俗,在过年之前要尽可能把欠款还清,以免影响第二年。在不少信批中,除了腰金、过节费之外,还可见到部分款项是留作还款之用。

  华侨宝钦在1935年农历十二月初六寄给母亲的批信中,寄去国币30元,批信中列明寄给各人的“腰金”:“大人贰元,古惜胞姐壹元,林氏壹元,天元壹元,锡鑫壹元,英学老婶壹元。”此外,批信中还特地补充说明,自己曾向姐姐借了一元钱,现在“一元送还,一元与她作腰金”。

  华侨卢亦章于1934年农历十二月初六写给家乡大嫂的侨批中提到,寄去光银52元,其中50元是还借款的,另外2元是“送嫂大人压腰,希尔晒纳勿却”。

  记者了解到,对于一些收入微薄、生活拮据而又希望按时给家眷寄钱的华侨,为了让他们能过好春节,水客或批局通常还会“赊”账,由水客或批局先垫付,当华侨有足够金钱时再还款。对于这笔赊欠的款项,许多华侨一直放在心里,无论生前死后都记挂着归还。

  原泰国银信公会秘书长张鸣山在讨论“侨批与诚信”的文章中,曾回忆一段亲历的“赊账”往事:“这帮新唐(此处“唐”代指海外华侨)善恶分明,最讲信用,我从来不曾遇到食言拒还批款的人。有一位常客是任职某米行的厨夫,回批来时已重病入院,临终前他念念不忘,拿出身上一页回批,告知身边的人:此封回批之款尚未还给批馆……像这样死后还有人代还钱的,我见过好多宗,这是千真万确的事。”

  “侨批蕴含着家国情怀、诚实守信等丰富内涵,我们不能让这条根脉断了。”林庆熙说,研究过年批,不能简单地看华侨寄了多少钱,要挖掘其中侨批文化的内涵,积极推动侨批文化进校园、进社区,让这些优秀品质在青少年一代中得到传承,促进全社会的诚信建设,真正推动侨批档案“收进来、活起来、走出去”。

  

  文脉观察

  

  侨批成历史

  家国情永续

  

  侨批,是海内外潮人跨越山海的情感寄托。春节的一封封过年批,更是华侨对家乡关心关怀的温情见证,凝聚了华侨对亲朋好友的脉脉深情。

  改革开放后,电话、手机、电脑等诸多通联工具逐渐普及,通话、发电子邮件取代寄信,思念之情在指间即可瞬时传达,纸质的批信和传统的批局日渐式微。如今,华侨可以通过线上转账的方式将钱款寄回家乡。随着交通日渐便利,除了与亲人通电话、视频聊天之外,华侨还会回到家乡寻亲访友,将腰金亲自送到家人手中,与家人一起置办年货,一起制作并品尝家乡美食,过一个浓浓的潮汕味春节。尽管华侨已经不用再寄递侨批,但侨批中蕴含的赤子深情却是历久不变的。

  在张美生编著的《侨批档案图鉴》一书中,记者还见到一封2010年的侨批。这也是他收藏的最近的一封侨批,实属罕见。侨批没有外洋寄批人的地址,但形制上仍保留了传统批信的格式,批信内书写工整,纪年明确。据他介绍,如今的批局已不复存在,但有些老华侨仍会通过旅行社,将侨批送到国内亲朋手中,这是老华侨多年寄侨批的习惯延续,也是出于对批局的一贯信任。

  尺素渡海,纸短情长。如今,侨批已退出历史舞台,但作为潮汕地区的时代印记,侨批记录着无数海外华侨的奋斗史、创业史,阅览一封封侨批,既能看到华侨在外奋斗的不易与艰辛,也能感受到他们的赤子思乡之情,这也是传承与发扬侨批文化的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