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时新闻

东莞市人大代表、常平镇党委书记刘裕昌:

努力塑造更多支点和动力源 

挺起东部现代化建设产业“脊梁”

来源:羊城区域     2023年02月10日        版次:DA14    栏目:权威访谈    作者:秦小辉

     刘裕昌

  

  文/羊城晚报记者 秦小辉 图/羊城晚报记者 王俊伟

  

  东莞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了2023年东莞市GDP增长“5.5%以上,争取达到6%”的目标,明确了要重点实施“十大行动”,加快推动东莞高质量发展。东莞市人大代表、常平镇委书记刘裕昌在东莞两会现场接受羊城晚报记者采访表示,作为东莞东部片区中心镇、传统产业大镇,常平知重负重、实干担当,找准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切入点,聚焦大平台、大产业、大项目、大环境四个方面,努力塑造更多的支点和动力源,挺起东莞东部现代化建设的产业“脊梁”。

  刘裕昌表示,常平的经济底色依然没有变,发展底气还很足。2022年全镇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30.41亿元,排名全市第7。地区生产总值、固投、进出口总额、社消零等主要指标增速高于全市平均水平,市场主体总量、高企数量、省专精特新企业数量稳居上游,全社会研发投入强度达到2.45%,市场创新创业活力竞相迸发。当前,全省全市掀起了轰轰烈烈的高质量发展热潮,常平找准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切入点,聚焦大平台、大产业、大项目、大环境四个方面,努力塑造更多的支点和动力源。

  一是坚持打造大平台。全力推进两个站场TOD项目建设,用好“两区”建设政策红利,积极引进港澳优质企业总部、现代服务业,将其建设成为东莞智能制造高地和串联香港、深圳、东莞市区、惠州的“新平台”。加快常平国际创新港、常平智创产业园两大创新节点建设,推动创新资源开放共享,打造创新要素快速流动通道。依托莞民投云谷产业园,引进电子信息、智能装备、新材料、新能源等核心产业,吸引产业上下游企业进驻,构建东莞辐射湾区的智造产业生态圈。以东莞理工学院常平学院为平台,助力校企联合开展技术攻关、协同创新和成果转化,推进教育链、创新链、产业链深度融合。

  二是坚持培育大产业。依托常平镇快捷达、乔锋、王氏港建等优势企业,推进产业链延链补链强链,加快发展机械设备、电子信息产业,着力打造700亿级支柱产业集群,推动机械设备、电子信息两个产业集群率先突破200亿规模。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集群发展,加快打造新能源汽车核心零部件、半导体及集成电路、高端精密制造等产业新立柱,重点锚定万亿元市场规模的储能装备产业风口,加快市场布局,打造新增长引擎。

  三是坚持招引大项目。鲜明树立“全员招商、主动出击”导向,以半导体及集成电路、高端精密制造、新能源汽车、储能为主要招引方向,瞄准龙头产业项目和高潜力“专精特新”项目,用更大力度攻坚招大引强。利用莞民投、时代地产等知名企业的资源优势,强化链条招商、以商引商,形成“引进一个,带来一串”的招商效应,争取年内引进1宗超30亿元龙头产业项目和15宗亿元以上产业项目。

  四是坚持做优大环境。全面强化产业空间保障,打响零散闲置土地整备攻坚战,改革创新拓空间体制机制,年内新收储土地480亩,完成黄泥塘等片区约500亩旧工业园改造,推动全镇31个村实施“工改工”,提速新建项目进度,争取年内建成过百万平方米的优质产业空间,吸引优质企业“拎包入驻”。全面美化城市综合环境,谋划推进朗贝旧村、智创产业园卢屋旧村片区更新改造,打造产城融合范例;年内完成寒溪河“一河两岸”改造工程,深入实施人居环境整治,持续提升城市品质魅力。全面优化政务服务效能,树立“项目为王”工作导向,落实项目全周期“保姆式”项目服务,推动企业开办、工程建设审批、用电用水用气等更加便利,保障优质项目引得进、留得住、发展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