鸟瞰“乡见之艺术地” 受访者提供 |
高文毅是这群年轻人心目中的大家长 |
“乡见之艺术地”成员在做陶 |
“乡见之艺术地”施工中 |
幽一正在做陶 |
文/羊城晚报记者 黄松炜 杨苑莹 图/羊城晚报记者 王泽宝(除署名外) 今年3月27日,随着“乡见之艺术地”动工,几位原在幕后耕耘的90后年轻人在前辈高文毅的召集下,来到佛山三水欧南村,推开厂房、仓库和旧屋前一扇扇紧闭着的门。用三年青春,在80亩土地上表达自己的艺术畅想。他们的作品将陆续和当地村民、外地游客见面。 “我一直把文化和艺术放在生活之上,因为过日子要有一定的美感。我在佛山、广州等地策划过许多文旅项目。我现在最大的一个情怀就是聚一班有意思的年轻人,一起做有意思的事情。”“乡见之艺术地”总策划高文毅说。目前,“乡见之艺术地”项目预计在6月举行开业活动,届时将在建设地其中一展馆中,举办“红头巾”艺术展和乡村振兴展,邀请艺术家前来参与主题创作。 “乡见之艺术地”旨在发掘三水乡村记忆和地域特色元素,建设一片艺术家+非遗+自然的“艺术地”,引导美化乡村人文风貌,使乡村和村民受益。项目团队中,主理人是幽一,她是一名舞蹈老师和陶艺爱好者;陶艺师若琼负责整体规划;服装设计师伊思负责文创产品开发;宪冰负责建筑空间设计及创意落地。 “要说整个项目的话,我们最大的出发点就是情怀。”若琼说。 敬畏 村民是乡村的灵魂 在欧南村村口,树荫之下,一群爷爷奶奶坐在石凳上聊天、打牌。这是幽一每天见到的场景。“他们的生活好像只有两件事,就是吹牛、打牌。”她开玩笑地说。 这种状况将会改变。在幽一的设想中,欧南村的村民们很快就可以在“艺术地”里跳舞、可以看电影、可以跟着美术老师画上几笔等等。总之,他们的生活会丰富起来,“有东西可玩。” 与此同时,团队成员有着一个共识。在欧南村,他们要做的不是改造,而是提升。“尽量留住岁月痕迹,留住一砖一瓦”,去激活旧屋等原本沉睡着的空间。 “乡村的灵魂是村民,我们想和村民们和睦相处。假如不尊重当地习俗和村民们的生活方式,那我们的到来对于他们而言只是一种‘打扰’。”幽一说,他们所挖掘的本地特色和艺术资源,来自村民们祖祖辈辈的积累,因此“要感恩他们,回馈他们”。 若琼在执笔规划方案时,查阅了许多乡村振兴的相关资料。她认为,艺术如果太“艺术”,就容易和村民们产生距离。“要和村民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让他们感到日常就是这样子的,再慢慢引导他们接触我们想要表达的东西。” “村民本身就是村庄的一部分,我们非常希望、非常欢迎他们参与进来。”若琼说。 敏感 讲述乡村要对味 “在欧南村,我们要用自己的表达方式来讲述本地的历史和文化。如果没有深入了解本地,那么村民可能会觉得,你表达得‘不对’。”若琼说。 1934到1938年之间,约19万名女性从中国南下,当中好些到了新加坡。为了谋生,部分女性当起了建筑工人,工作时用红布作头巾。“红头巾”因此成为这群劳动妇女的象征,而这些早期为新加坡立下汗马功劳的妇女,大多来自佛山三水一带。 在幽一看来,一些纪念“红头巾”的戏剧、音乐等艺术作品,显得刻意“美化”。“我可能有点打抱不平,就觉得工地上的女性没那么矫情。”她认为,走进工地,在工地观察她们,那种感受直击内心,比其他各种艺术形式更加直观。 3月27日,“乡见之艺术地”开工那天,幽一发现工人中不少是来自贵州铜仁的女性。在她眼中,这些女性的精神品质与当年的“红头巾”们无异。“干的活和她们一样,一样是背井离乡、吃苦耐劳。我称她们为当代‘红头巾’。”她用手机镜头记录下了这群工地女性。 “红头巾”市集将是“乡见之艺术地”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欧南村,他们找到部分“红头巾”的后代们,收集了当年“红头巾”从新加坡寄回国内的书信、生活用品,将来会用这些物件办展览。幽一希望,未来在团队所策划的“红头巾”节中,可以请工地里的这群女性们回到欧南村。“她们大概很少有机会接触艺术,但她们建设了这片土地,应该得到一个窗口,感受一下其他生活方式。” 学艺 一站一站去追寻 幽一出生在贵州六盘水,初中时爱上舞蹈,请求父母让她学舞。“家乡是一座被山围绕着的小城,高中时,我每天站在教学楼6楼,想着外面的世界是什么样的,我打算高中毕业后就走。”高三那年,当地新开了一家陶艺体验店,幽一走了进去。“泥在我手心里转的时候,我闭上眼睛去感受它,嘴角会不自觉地微笑,这个东西一下子生根到我的心里,我就想我一定要去追,追到陶的根在哪。” 毕业后,幽一先后去了云南昆明、江西景德镇、广西北海等地,学习舞蹈和陶艺,以教舞蹈等为生。舞蹈、陶艺,一动、一静,成为她生活的主线。 佛山是她的最新一站。在石湾,她接触了一项陶艺技法,名为“水番流”,心生喜爱。“它很自由,纯手捏,不用机器,用的工具很少,就可以做一个壶、一个碗。”这几年,她到新疆等地旅行时,总带上陶艺工具出发。取一幅美丽的景,走进画面中做陶;再换上好看衣服,在风景映衬下起舞。“这是我的一个表达方式,带上陶艺和舞蹈去旅行。” “我们团队的特色就是每个人都很有特色。”若琼读书时,学的就是艺术陶瓷设计。目前,她在石湾有一家陶艺工作室,周末就回工作室做作品。她还喜欢画画,尤其是画朋友们的猫。幽一、伊思的猫,她都画过。 开着服装工作室的伊思同时是一名博主,平常喜欢打卡、拍照,在小红书等平台上分享生活,最多时日更3到5条,现在因时间有限,转为一周一更。 团队成员们的多才多艺,为彼此间的“相交”创造了空间。“我们团队不是传统的那种‘一个萝卜一个坑’,大家合作的地方很多,很需要团队协作。”若琼说。 自由 每到一地深度游 “不觉得老在一个地方工作,会腻吗?”若琼问。在旁的伊思笑着点头。 近年来,若琼先后到山东、深圳、广州等地工作,接连开启“深度游”。“去一个地方只是旅游三五天的话,我觉得没什么意思,你要在那里工作,交到一些朋友,了解他们的生活习惯。”身在三水欧南村,若琼觉得很享受。她认为,人生这个阶段就该到处去开眼界。“假如下一个人生阶段我觉得专心创作比较好,可能会专注做陶艺也说不定。” 伊思表达了类似的看法。此前,她放弃了在深圳的工作机会,因为在欧南村“乡见之艺术地”,她可以提出自己的想法,再让想法落地。“这里每个人的工作不一样,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思路和想法,每个人呈现出来的东西都不一样。”她形容说,在三水的“慢生活”带有一种艺术氛围。“我们这群人虽然是在奋斗,但是好像远离了城市的那种急急忙忙的生活。” “艺术应当是生活化,同时可以让生活更美好的一个东西。”若琼留意到,当下的年轻人出门会讲究穿搭,喜欢咖啡就去钻研咖啡,诸如此类。“我觉得现在这个时代有一个好的氛围,大家都忠于自己的想法,出发点是我喜欢什么、我想要做什么,然后就很认真地去做自己喜爱的事。”